1930 以力證道(下) 作者:未知 有時候,對於某些從未曾經歷的事情,從沒見過的景色,會感覺到似曾相識。 蘇辰認爲,這是靈魂的殘餘記憶,未曾消磨乾淨,更或許是其他世界的自己,經歷過相差無幾的事件。 心靈感應之下,就會有所察覺。 各方世界之中,做爲有着靈魂有着智慧的生物,其實有着各種各樣的身份。 如李元化和秦長風他們,進行位面穿越之時,有時候是主動附身奪舍,轉換身份……有時候順其自然,會出現在一個與自己契合度極高的人身上。 或許是販夫走卒,或許是王孫公子。 或許是老人小孩,更有可能是一個女人,正在生着孩子。 反正,一分心念,化爲諸天,每一個印記都可以對應爲每一個生靈。 甚至,蘇辰還能體驗自己成爲山林間的一頭孤狼,從幼年艱辛成長,到壯年挑戰狼王,坐擁後宮的感受。 到最後年老體衰,被後起的成年大狼咬傷,再被趕出狼羣,瘸着腿在默默等死。 這狼不是別人,而是浮黎世界之中,蘇辰的投影化身。 是那士子書生,那王孫貴子,甚至那青樓名妓…… 各種光怪陸離的生活經歷,一一流淌在心中,每一道白影出現,都是一段紅塵。 大羅金仙,金性永恆,羅天諸界,唯心唯我。 這是諸天唯一的奧妙所在。 每個人並不是孤獨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中,是同時存在於千千萬萬個紅塵俗世之間,朝生暮死,迷迷茫茫。 當生命走到盡頭,記憶化爲虛無,靈質散歸天地,會再次重來,週而復始。 永遠不得解脫。 這就是天道運行。 而成爲大羅之後,這些屬於自己的所有靈魂烙印,以及龐大的記憶光流,全部收歸自我。 從此,天地之間就只剩下唯一真我。 …… 傳聞中,那觀世音菩薩,在轉投佛門之前,其實是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金仙之一,名喚慈航真人。 問題來了,當初的慈航真人可是男的。 也不知什麼時候,她就變成了女身,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成爲了端莊嬌媚的觀世音菩薩。 蘇辰本來不怎麼理解對方這是什麼愛好,或是有着什麼特別的深意,如今他成就大羅之後,就立刻明白了。 這其實是一個巨坑。 就拿蘇辰自己來說,收歸己身的投影分身,也就是俗稱的平行世界之中的自己……八千多個分身之中,就有兩千多位女身。 若非自己本尊心力強大,佔據絕對主導地位,肯定也會被這種種心念所污染,很可能會把自己當成女人。 不問可知,觀音菩薩成爲女人,肯定是在某一世修行之中,以女身成就大羅,女人的心念成爲主神念。 其他的包括慈航真人的記憶也化爲資糧,充入菩薩法身。 無數光影化入靈臺,蘇辰的心念越來越強…… 明珠內部世界,轟轟隆隆,越來越是廣大,長鯨吸水一般的消化着天道氣運。 諸天世界的種種或熟悉或陌生的記憶一點一滴化爲道行,蘇辰對天道規則越來越是理解。 他的身體,在不爲人知的情況下,一點點壯大着。 這一次,再沒有元神和肉身之分…… 潔白如玉的軀體內部,無數星星點點的光芒生成無限星空,化爲諸天世界。 有一個巨大人形立在黑暗虛無之中…… 這人影手持巨劍,玉冠白袍,吐氣成雲,眼中射出雷電,正在蓄勢。 無窮無盡的灰濛濛氣流,一點點匯入這具身體之中。 隨着一呼一吸,萬千星光組成光流,在身周旋轉,化爲星河…… 以明珠世界,化生體內世界,燃燒氣運力量,元神肉身凝爲一體。 諸般力量全都統化純一,再去打破虛空,再創乾坤……這纔是超脫之路,唯一證道之途。 一道道破碎影像從明珠之中傳入靈臺。 蘇辰知道,當初有着某位大能,也是走出這條道路。 可惜的是,那人是摸着石頭過河,開闢世界之時,竟然力不從心,累死了。 後來,他的骨肉化做山川大地,血液化爲河流江海,元神散成清靈一氣,真元鑄就無邊罡煞。 好吧,那是盤古。 他從混沌之中創造世界,也正是此方世界的由來。 不知這顆明珠到底是什麼來頭,竟然記錄瞭如此了不得的東西。 這也正是蘇辰棄了元神清氣修練法門,從而把九轉玄功當成主修法門的原因所在。 他發現,如今自己的功法,一路修持下去,元神無論怎麼修練,終究被這諸天世界所壓制。 在天道面前,無從超脫。 最大的成就,只能卡在大羅金仙巔峯。 看到了前路何方,蘇辰又怎麼可能忍受得了,被限制不得超脫的結局。 只有打破這方天地,從不可能中獲得可能,纔是生路。 纔可超脫諸天世界,跳出天道掌控。 而想要達到這種目的,什麼技巧和神通都是沒用的,反而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有着希望。 無論什麼規則,唯有力量可以打破。 單純的力量,是沒有止境的。 打破不了,只因爲力量不夠強大。 每發現一種力量,蘇辰就會將之融合起來,物質四大基本力、精神力量、陰極力、陽極力、心力、創造力……全都統合一體。 當那千千萬萬道心念都揉結一起,化爲至純心力,再把明珠世界之中億萬衆生靈性統合。 他就發現,自己的肉身越來越是強橫,境界也越來越是高深。 在外界看來,他的表象完全沒有什麼改變。 只有雪女,因爲靠得太近,隱隱的察覺到自家師尊氣息越發高深莫測。 時而有如大日橫空,時而有如永夜降臨,氣息瞬息千變,令人悚然心驚。 …… 蘇辰的實力無聲無自息的增漲,沒有止盡。 西行一路破關,氣運也如長江大河一般被吸收入明珠世界之中,化爲薪火資糧。 沒人知道這種蛻化代表着什麼意義,原來的故事卻是一直上演。 取經一行,也漸漸出現分裂。 離着蘇辰師徒兩人十里之遙,遠遠望去,那邊廂爭執越來越烈。 等到猴子再打死一個前來尋找女兒的老太婆和老大爺之後,矛盾已經激發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唐僧的緊箍咒念得猴子生死兩難,豬八戒一旁絮絮叨叨的暗裏挑唆,極盡陰險能事。 沙僧滿臉的我不懂,我看不明白,師父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白龍馬低頭喫着草,傷着春悲着秋,不知今夕何夕。 而唐僧呢,眼睜睜的看着一家三口的佛門善信死在自己面前,而那兇惡徒弟還使出障眼法來糊弄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 怒不可遏之下,他就要把猴子趕走。 再不想要這個狂徒追隨。 說來也怪,孫悟空此時也不知是不是被徹底迷了心神,還是被緊箍咒虐的次數多了,竟然捨不得離開,苦苦哀告着跪地乞求。 他請求唐僧千萬不要趕走自己,哭得那個傷心,如杜鵑啼血。 就算當初在方寸山三星洞之時,菩提老祖要趕他下山,都沒有這般傷心啊。 只能說,這是真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