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兵變爆發,李淵退位

作者:下棋只玩心之鋼
時間一晃,兩個月就這麼過去了,秋收的時刻再次到來,包括李元吉在內,所有人都在爲了秋收而準備着。

  這個時間裏,真臘國都被謝叔方與扶南的聯軍攻破,國王巴法瓦爾曼被擒,正在運往海康,真臘其餘各地,相繼被平。

  扶南王巴法瓦斯頓去世,範同在李元吉的臂助下,正式成爲扶南國王,扶南與堂明兩國,徹底成爲李元吉屬國。

  而在呂州府與宋州府的劉仁軌,也正式將整個島嶼,包括羣島盡皆攻下,也就是菲律賓,徹底成爲李元吉的封地。

  這種情況的出現,直接讓嶺南一不小心成爲了北方,李元吉的封地再次擴大,對周邊的影響力進一步加深,同時貿易的擴展,越來越大。

  大唐之內,以及海外商人,不斷向着海康聚集,大量的交易,使得海康越發的富庶,徐聞與湛江跟着逐漸受益,其次發展最好的,便是廣州府,天然的優勢,使得廣州府的發展一點也不比雷州府差。

  再後則是南州府,四面環海,逐漸的開發,使得各方面都在逐漸發展,逐漸成爲嶺南第三大府,再其次則是交州府、越州府,柳州府的發展,因爲道路問題,反而成爲了相對較差的府。

  於此同時,倭國的內亂越發嚴重,推古天皇額田部行將就木,朝堂越發混亂,剛繼位大臣的蘇我蝦夷無法像其父蘇我馬子一般掌控朝堂大勢,政敵鏡部臣摩理勢在韋挺的支持下,倭國內戰不斷。

  李元吉的軍火生意,在因爲真臘消亡而停止後,再度在倭國開始進行,除此之外,新羅也是成功購買李元吉的軍械,一度抵擋住了百濟的攻勢。

  而在百濟之中,百濟無敵,八大姓與扶余璋無敵的聲音越來越高,對新羅大戰的聲音越發高昂,百濟逐漸加大對新羅的攻勢。

  於此同時,百濟武王扶余璋與八大姓的衝突也在加大,扶余璋本欲遷都益山被阻後,如今衝突進一步加深,內耗逐漸增加。

  李元吉的封地悄然擴大,長安之中,如今卻是依舊無人得知,此刻的長安,本是晴空萬里,但大部分人卻都是在打着冷顫。

  太極宮內,李淵本欲在李世民出征後,外出避暑,讓李建成監國,然而如今,一切都晚了,在李淵面前,站着一將,手中提着長劍,長劍之上還在滴着血水。

  而在李淵兩旁,已經死了兩人,盡皆是太監。

  李淵此刻瞪大着眼睛,滿是不可置信的看向眼前的猛將。

  “尉遲敬德!你難道想弒君嗎?朕命令你,立即出去,否則,朕誅你九族!”

  李淵面前之人,正是尉遲恭。

  尉遲恭聞言,面色無懼。

  “陛下,宮內出現反賊,末將貼身護衛陛下安危,請陛下莫要走動,以免被賊人所殺!

  秦王正率軍平叛,請陛下在此稍等。”

  李淵聞言,怒不可遏的看着尉遲恭,這個時候,他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那他這個皇帝,就真的是白當的了。

  “哈哈,哈哈!好伱個尉遲敬德,好一個秦王啊!朕倒要看看,他所滅的反賊,究竟是何人!朕就在這裏等他!”

  李淵很是憤怒,心中怒火萬丈的同時,又無比的淒涼,他是怎麼也沒有想到,李世民竟然真的會走這一步,他更是沒有想到,李世民竟然敢發動兵變。

  而淒涼的是,自己的兩個兒子,骨肉相殘,以及殿外的禁軍,卻是沒有絲毫絲毫動靜,就這麼讓尉遲恭走了進來,李淵怎麼能不感到悲涼。

  過了不知多久,殿門打開,數道身影走了進來,李淵看去,走在最前的,正是他的天策額上將軍、秦王李世民。

  此刻的李世民,一身戎裝,盔甲之上滿是鮮血,闊步向着他走來。

  “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進入,當即行禮,然而跟在李世民身旁的一衆將領,卻是無一人行禮,全部看向李淵。

  李淵一雙眼睛緊緊盯着李世民,心中無比複雜。

  “秦王,當真不愧是你啊,當初你能對三胡下手,朕就應該能夠想到的啊,終究是朕一時心軟,讓你如今做出這等事來,現在你告訴朕,太子,可還活着?”

  李世民緩緩起身,雙目注視着李淵,渾然不懼。

  “陛下,太子李建成謀反,意圖除掉兒臣,直接登位,所幸東宮率更丞王眰悄然告知兒臣,若不然,兒臣此刻,已然被太子所殺!

  太子謀反,兒臣身爲天策上將軍,理應有剷除叛賊之責,今太子已伏誅!”

  李淵神情瞬間呆滯,睜大眼睛看着李世民,指向李世民的手指,甚至都在顫抖着,眼中滿是不敢相信。

  李世民沒有畏懼,坦然和李淵面對着,有的事一旦做了,那就必須要對面,這個時候容不得他有半分退縮,如今他已沒有任何退路可言。

  過了片刻,李淵通紅的雙眼驟然掉下淚水。

  “哈哈!哈哈哈哈!好啊,好得很啊!秦王,你好狠的心啊,那可是你大哥,你就這般容不得,一定要殺了你大哥嗎!他是你親大哥!

  朕是真的沒有想到啊,你竟然這般鐵石心腸,朕悔啊,朕當初就應該殺了你,不該留着你!

  之前你動手殺三胡,朕都沒有追究,沒想到你今日竟然如此喪心病狂,怎麼,殺了大郎,現如今你是要準備殺朕了嗎?

  哈哈,當真是好得很啊,怎麼,你動手啊,秦王!

  朕倒是要看看,一個弒兄殺父的人,如何能夠統御天下!

  還好啊,還好三胡在嶺南,秦王,有三胡在嶺南,你不會得手的,終有一日,三胡定然會帶着大軍,將你這個弒兄殺父的孽子除掉!朕,等着你!”

  李淵此刻儼然已經瘋了一般,李建成的死亡,讓李淵一顆本就憔悴的心,直接無法承受,此刻李淵的心痛與憤怒,沒有人能夠體會。

  李世民靜靜的看着李淵,並沒有絲毫的激動,無比的平淡。

  “父皇,兒臣怎麼會殺父,永遠都不會,只是父皇已經老了,該退一退了,還請父皇下詔,立兒臣爲太子,由兒臣監國。”

  李淵看着李世民淡然的樣子,心中徹底的死心。

  “想讓朕下詔,你休想!今日,你大可以殺了朕,朕絕不會下詔!朕告訴你,三胡還在,朕即便是立三胡,都絕不會立你這個孽子!”

  李淵憤怒又不甘的話音落下,杜如晦從後面站了出來。

  “陛下,大勢已去,又何必呢,陛下立秦王爲太子,秦王必然不會再殺齊王,不過還請陛下再下一封詔書,詔齊王回宮,到時有齊王在宮中陪伴陛下,也能讓陛下享受天倫之樂,又何樂而不爲呢?

  若是陛下依舊這般,到時秦王與齊王大戰,天下再次滿目瘡痍。

  且最爲重要的是,一旦有有心人在中間起歹心,將來若是便宜別人,這剛建立的大唐,可就沒有了。

  陛下建立大唐,難道就願意眼睜睜的看着大唐又如此之快消失嗎?

  到時秦王與齊王俱亡,難道這就是陛下願意看見的嗎?

  亦或者陛下以爲,齊王憑藉嶺南之地,能夠與大唐相抗衡嗎?”

  杜如晦話音落下,李淵沉默了,他現在的倚仗就剩下在嶺南的李元吉,他現在又有些後悔,當初就應該更加的支持李元吉,只要李元吉的實力能夠與李世民相抗衡,這個天平就依舊不會破。

  至於讓李元吉回宮,他更是完全沒有想過,李元吉一旦入長安,那就真的沒有一點機會了。

  就在這時,程咬金直接站了出來。

  “陛下,再遲疑,就莫怪我手中的槊認不得陛下了!且即便陛下不寫詔書,自然會有其他人寫,這個詔書,必須要下!否則別怪臣大開殺戒了!”

  李淵看了一眼程咬金,再看向李世民,李世民此刻也是開口。

  “父皇,只要您肯下詔,並且讓齊王回長安,兒臣可以保證,絕不殺齊王,讓齊王在宮中陪您。

  若是父皇不願,那兒臣只有集結大軍,將這個天下再平一次了。

  還望父皇不要讓兒臣爲難,只要父皇下詔,大唐依舊是我李氏的大唐,兒臣有信心,能夠治理天下。

  父皇,下詔吧。”

  李淵深深的看着李世民,過了一會,慘然一笑。

  “所有人都小覷你了啊,朕也小看你了,朕告訴你,今日你兵變奪權,弒兄囚父,將來,這些一一都會在你的身上應驗!

  你的兒子,你的孫子,你的子子輩輩,都將會通過兵變奪權,你開了這個頭,永遠也不要想安寧!”

  李世民雙手緊握,李淵的這番話,不可謂不毒,縱然是李世民,也有些承受不住。

  過了許久,李世民才從太極宮而出,隨後一道詔書傳遍長安,太子李建成謀反,已被秦王伏誅,隨後又立秦王李世民爲太子,國之要事,盡皆由太子李世民做主。

  一道詔書,徹底讓大唐換了一個天。

  李世民此刻召集着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幾人卻是皺眉商議着。

  “父皇就是不願意下詔讓齊王返回長安,你們有什麼辦法?”

  李世民沒有辦法,李元吉必須要回長安他才能夠放心,不然他一顆心都不踏實,尤其是李元吉在嶺南,李建成在外的那些心腹,可都有投奔到李元吉那裏的風險。

  他雖然不懼李元吉,但到時費一番功夫才能平定李元吉,好不容易平定下來的天下,又要重燃戰火,這不是他想看見的。

  李世民話音落下,杜如晦陰沉着臉出聲。

  “太子,陛下雖然不寫詔書,但可以找人寫便是,以詔書傳給齊王,若是齊王不回,那便是逆賊,以兵伐之!

  到時太子佔據大義,齊王在嶺南,翻不了天!若是齊王願意回,屆時便讓他與陛下作伴,又有何妨!”

  這個時候,長孫無忌也不敢說直接討伐李元吉,因爲如今他們最爲重要的,是要穩定朝堂,解決李建成的餘黨,李元吉都只能算小疾,畢竟遠在嶺南,朝堂的穩定以及李建成餘孽,纔是最爲緊要的。

  李建成在外的勢力,在他們眼中依舊要比李元吉大得多,李建成的優先級依舊在李元吉之上。

  李世民沉思片刻,當即同意了下來。

  “好,便按克明說的辦,現在最爲重要的是,穩定局勢,不可讓局勢升級,同時傳詔天下,務必要注意前太子餘孽的動作!

  尤其是幽州,以及徑州的李藝,這兩處手握大軍,又在北地,務必要注意!”

  幾人應下,如今北地的事情是最多的,不僅有李建成大將控制的大軍,還有突厥侵犯,最是讓人頭疼。

  這時長孫無忌的聲音傳來。

  “太子,應當派人前往嶺南,打探嶺南情報,待長安局勢穩定下來,接下來最爲重要的便是那位齊王了。”

  李世民看向長孫無忌:“這事輔機你來負責,弄清楚齊王的實力如何,待局勢穩定之後,再處理此事!”

  隨後幾人相繼走出,如今事情很多,容不得他們有絲毫耽擱。

  而這時尉遲恭走了進來。

  “太子,敬君弘被馮立斬了,而那馮立也已逃走,不知去往何處。

  末將以爲這馮立必然會逃亡嶺南,可否派出大軍追擊?”

  李世民聞言搖頭。

  “不必了,他若是逃亡嶺南,你知道他會從哪裏去嶺南嗎?如今最爲重要的是穩定局勢,只要局勢穩定下來,馮立即便去了嶺南也無用。

  一嶺南之地,如何能夠與大唐相抗衡,不能分不清主次。”

  李世民話雖這樣說,但心頭的沉重,只有他一人知曉,別看只是一個馮立,但絕對不僅僅只是一個馮立,這纔是他最爲無奈的,因爲他沒有任何辦法。

  現在他的重心,就是穩定局勢,然後收服李建成的勢力,爭取世家大族的支持,其他的,都得往後靠。

  而李建成被殺,李世民成爲太子之事,如同颶風一般,迅速開始向外擴散,凡是聽聞之人,盡皆震動,秦王府一脈的人,無不歡喜,東宮一脈的人,盡皆絕望。

  除此之外,世家中人同樣受到不小衝擊,押注李世民的世家歡喜,而跟隨李建成的世家盡皆惶恐,所有家族都開始調整方向。

  而從長安之中,一支白鴿腳上幫着一張書信,從長安飛出,往嶺南而去。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