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給李二上強度,反制!

作者:下棋只玩心之鋼
與薛萬徹聊了許久,總算將薛萬徹安撫好,李元吉心中也是鬆了一口氣,他帳下,如今又是多出一員猛將,他是非常喜聞樂見的。

  “這些人,到底是重氣節啊,李建成都死了,第一個想法還是爲他報仇,看來要接收他的勢力,還是得小心,真收來不顧全大局的人,那纔是真的頭疼。”

  這一次被薛萬徹弄得,李元吉都很是頭大,還好他有一手,將事情搞定了。

  隨後李元吉也不再去想,不自覺的開始想起了大唐的事情,如今什麼都是在防備李世民,李元吉越發的覺得自己很是被動,這種感覺,不是那麼好。

  手指敲打着身前的桌子,雙目緊閉,眉頭時緊時鬆,過了不知多久,李元吉轟然睜眼,眼中逐漸露出笑意。

  “李二,既然你這麼能,接下來我可就要給你上上強度了!反正大唐都已經夠亂,那就再亂一點!”

  李元吉面露冷笑,他和李世民是敵非友,他是一點都不想留手了。

  隨即讓人將岑文本叫來。

  “大王,事情剛佈置好,盡皆是用飛鴿傳書,相信時間能夠縮短不少,但是大王,如今我們的信鴿不夠了,必須要進行補充了。”

  李元吉的心情頓時不好了,信鴿倒是沒有什麼,但是兌換信鴿要貢獻點啊,想到這些就心疼。

  通訊問題,一直是一個難題,在他的這些封地內,即便是騎馬,速度都真不怎麼快,如今最快的,除了信鴿,反而是帆船,也就是走海路傳遞消息。

  一想到通訊問題,李元吉更是頭疼,信鴿總不能一直兌換,不然貢獻點是真的支撐不住,然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除非他能夠把電報機搞出來,而且最好還是無線的。

  需要埋設電纜的那種使用起來難度都非常大,實在是他封地的跨越,東西兩個幅度太大了。

  然而想要兌換這玩意,工業基礎這些都可以先不說了,電與磁,就這兩塊,導致他現在兌換了也造不出來,就像給他一個火箭、飛機的圖紙和工藝,他就能造出來了?

  連零件都搞不定,還想造那些?

  也就是現在他想要兌換那些高科技的,都得先從基礎的兌換上去,不然兌換出來也只能看着。

  李元吉很是無奈,他算是發現了,好的是他有掛,不好的是,他這個掛沒有那麼直接。

  隨即看向岑文本:“如今信鴿還缺多少?”

  捏着眉心,李元吉知道,這筆貢獻點,是跑不了了。

  “大王,當然是越多越好,信鴿若是足夠,消息的傳遞會更加快速,若是不足,那就至少要上百隻。”

  聽着這個數量,李元吉更是頭大,李二強度還沒上,岑文本就開始給他上強度了,按照如今的疆域,他知道岑文本說的這個數量,都已經是非常保守的了。

  默默打開系統,看着那三十貢獻點兌換一隻的價格,又看了看信鴿的訓練手冊,還是一萬貢獻點,李元吉猶豫了,這個貢獻點,也是當初他沒有選擇兌換訓練手冊的原因。

  但如今他不得不考慮了,通訊的這個問題,在工業基礎沒有完全鋪開,電與磁沒有弄出來前,這玩意是真的需要。

  看着如今的貢獻點,以及想要兌換的,李元吉是真的陷入了糾結,本來他是準備等待這個任務完成,直接兌換那個好東西的,以此來解決工業基礎的問題。

  但是如今隨着李二當家,他對於火器,也想要兌換,然而無論是哪一種,需要的貢獻點都非常巨大,如今他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方向進行兌換,若是選擇火器,那麼信鴿就顯得尤爲重要。

  因爲代表着新的通訊工具必然會推後,但他又想先解決工業基礎的鋪墊,那麼新的通訊工具後面就可以提前。

  想了一會,李元吉最終有了決定。

  “信鴿的問題我知道了,過後我補充過來,兩百隻,足夠了吧?”

  李元吉最終選擇的,還是先以工業爲重,如今他的軍械裝備本就是處於領先,只要革新工業,他的裝備還能達到更進一步的領先,這些也暫時夠應付了。

  岑文本頓時高興起來:“夠了,有了這些信鴿,以後各府、甚至是各州之間的消息傳遞,也會更快,大軍的軍報傳遞,同樣也能第一時間內進行傳達了。”

  看着岑文本高興的樣子,李元吉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整整六千貢獻點啊,想想他都心疼。

  隨即李元吉開始說起正事。

  “夠了就行,這次找你來,有另外的事情,伱稍後傳達下去,今後我們這裏所有的貿易,包括今後我們使用的錢幣,全部使用白銀,不再使用銅錢。

  在各州各縣,設立銅錢與白銀的兌換,一貫銅錢兌換一兩白銀,今後逐漸開始廢除銅錢使用,統一開始使用白銀。

  至於大唐以及海外的商人,告訴他們,以白銀進行結算,本王只認白銀,銅錢、糧食,或者以物換物,盡皆不許!

  同時,爲了推廣白銀,在價格上,可以進行一定的降低,給他們更大的利潤。

  今後在本王的封地內,銅錢逐步進行廢除,用銀子開始替代市場!”

  李元吉話音落下,岑文本整個人都被驚住了,取代銅錢貨幣?這可是一個大決定,涉及的方面太多,尤其是還要考慮到民間,他更是沒有想到李元吉這麼果決。

  “大王,此事可否再慎重考慮一番?大唐之內,盡皆使用銅錢,我們貿然使用白銀,是否不太好?而且百姓能否接受?

  更爲重要的是,我們的白銀儲備,雖然有,但並不是那麼多,就封地之內,我們的白銀恐怕都不夠啊。”

  李元吉卻是笑了,直接將兩封絕密書信交給岑文本,岑文本看後,瞳孔一縮。

  看着岑文本震驚的神情,李元吉收起笑意。

  “這是在愛州以及西州發現的,兩處均發現了銀礦,而且我可以告訴你,銀礦絕對不止這些,會有更多,另外在倭國,同樣有着大型銀礦山,等會我會傳信正平,讓他注意。

  至於大唐如今使用的是銅錢,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與我們這裏使用白銀,並不衝突。

  至於民間,百姓必然同意。

  景仁,一貫錢有多重,你應該很清楚吧?

  那還是一貫錢的重量,若是數十貫、數百貫、數千貫呢?

  往來行商的人,他們的大船,有時候需要一艘甚至是更多的船,單獨攜帶銅錢,陸地上行走的商隊,因爲銅錢的攜帶問題,同樣極爲不方便。

  而白銀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想必所有人更加喜歡用白銀交易,尤其是海外他國的商人,不少人都更加喜歡用白銀。”

  如今大唐使用的是銅錢,李元吉非常清楚,但現在他就是要改變這個問題,只要白銀侵入足夠洶涌,大唐的白銀市場定價,完全是他說了算。

  他有這個自信,就是因爲他的商品,別人沒有,只有他這裏纔有,而且還能賺大錢,沒有人會忍受得住這個衝動的。

  至於大唐商人白銀很少,他會設立針對商人的兌換的啊,比如三貫錢才能兌換二兩銀子,或者兩貫錢兌換一兩銀子,大唐之內的那些商人依舊會同意,因爲即便這樣做了,他們依舊有很大的利潤。

  而且他們也可以在大唐之內自行兌換啊,大唐之內又不是沒有銀礦,只不過不少都是世家掌握着罷了,而且大唐之內同樣也有白銀的。

  只要白銀逐漸流入,不斷興起,市場自然會逐漸淘汰銅錢,因爲市場的認可,都是人來認可,到時李二國庫裏面收的那些銅錢,全部都得爛掉。

  想要白銀?得找他,或者找那些世家,但無論是他還是那些世家,這麼一個趁火打劫的機會,不僅他不會放過,世家也絕對不可能放過,不僅是商人重利,世家同樣重利。

  而且國庫那龐大數額的銅錢,一般人可是喫不下,這麼一折騰下來,變相的等於李二的國稅降低,到時他又該怎麼應對資金運轉卻資金不夠的問題?

  即便李二出臺政策限制白銀,他也依舊無所謂,在利益的驅使下,世家必然反對這一政策,在李二上位初期,他是真的想要看看,李二有沒有膽子掀桌子,和天下世家大族反着幹。

  而且最爲重要的,哪怕真的通過,想要和他交易必須使用白銀的前提下,那些人只會用更多的銅錢來換取白銀,大唐境內銅錢減少,白銀增多,同樣會出現的。

  除非徹底閉關鎖國,斷絕一切對外往來,但如今的大唐,可能嗎?

  關隴世家能夠扶起一個大唐,天下世家就能再扶持起另外一個皇帝,這是矛盾的必然碰撞。

  而哪怕是白銀流入得到限制,大唐之內銅錢的減少,必然會引起物價的上漲,到時他再暗中動動手腳,大唐的物價直接要崩潰。

  要是李二大量鑄錢,那他更會高興,到了那時,他手中的銅錢可以說是非常巨大的,李二加大鑄錢投入到市場,他再將這麼巨大的一筆銅錢投入市場,到時會出現什麼情況?

  銅錢不值錢!

  這點,將會是他非常願意見到的,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可不認爲李二會處理,在後世都是難以處理的問題,在如今,他是真不相信有人能夠很好的處理好,到時白銀必然是趨勢。

  而白銀是他定下的貨幣,規矩就是他說了算了。

  這也是他爲什麼突然定下使用白銀的原因,只要這些運行下去,然後就是等,無非小几年的時間,到時李二發現問題想阻止都不可能了。

  他這裏,將會徹底成爲天下經濟的中心,而不是大唐。

  這就是他要給李二上的強度,現在他可是非常期待,李二能不能頂住,他是真的想看看那時李二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大唐體量大?如今他封地的體量,同樣不小了!

  而除了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極大的原因,那就是後面他想要發展火器,銅可是一個好東西啊,都離不開這個銅,需求量極大,一旦需求量大,就註定無法成爲貨幣了。

  岑文本看完書信,又聽着李元吉的話語,沉默了,他還在思考着,過了一會纔有了頭緒。

  “大王,若是使用白銀,臣也認同,但是如今最好先用白銀進行貿易,交易全部改由白銀支付,但是在民間的推廣,可以先推後,我們必須要先儲備一定的白銀。

  有了一定的儲備量後,可以先在嶺南實行,在嶺南全面實行後,再推向其餘府、州,逐步替代完成。”

  李元吉直接答應:“不錯,景仁想得很全面,雖然確定要使用白銀,但短時間內想要全部完成無異於癡人說夢,這事就這麼定下吧。

  稍後你給玄策、達和他們去信,此事若是無法在紙上說清,那就讓他們全部回來一次,這個事情事關至關重大,嶺南各府作爲第一個全面推行的地方,又有百姓信任基礎,必須要落實到位。

  隨後你就將在這裏的商人全部召集起來,將此事說清,隨後發佈庭報,進行通傳,記得要與這些人說清楚。

  若是有意見的,你根據情況,可以強硬一些,我們的商品,不愁沒有人賣,這是我們的底氣!

  不適合強硬的,你便給我說,我來處理。”

  庭報,也類似於報紙,只不過這是朝廷所掌握的,及早就有了的,只是明清時期更爲完善罷了。

  說到這裏,李元吉想起什麼。

  “另外,讓大唐之內經商的人,務必要對嶺南進行宣傳,如今大唐受災嚴重,且大唐暫時又無法處理,只會讓百姓餓死、凍死,亦或者死於疾病、瘟疫。

  大唐不能解決天下百姓負擔,那就將百姓遷入嶺南,本王來處理!

  還有,你稍後將印刷術、水車、曲轅犁等工藝,通傳天下,這是本王念天下人疾苦,特將這些傳播天下!”

  李元吉現在是越發想要看看,等到將來,李世民的反應了。

  經過這件事,他的聲望大漲,李世民恐怕會更加睡不着覺了。

  而且,他也並不是做好事啊,真以爲他將這些拿出去,就真的是對李世民好了?

  這也同樣是在給李世民上強度呢!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