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別緻的驚喜,超前的學院制度
武媚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精美的木箱,說是箱子,準確來說更像盒子,因爲外觀被打磨得很好,不僅有着配飾,上面還有着花紋,即便是材質,都是用黃花梨木打造出來的。
從正面望去,武媚頓時驚訝了,捂住小嘴,頓時轉頭看向李元吉,直接撲在了李元吉身上。
楊清婉與武順都有些發愣,不過就是外包裝看上去精美罷了,至於這樣?
兩人隨即來到桌前,兩人頓時發現了原因,只是見了之後,心中似乎都有些惆悵。
武順既是失落,又是高興,而楊清婉的鳳眼則是柔情似水的看着李元吉,目光有些幽怨。
這一刻,楊清婉都有些喫醋了。
在那個木盒上,側面都還看不出來,但從正面,可以清晰的看見,上面是一副畫像,而畫中人,正是武媚。
畫像中的武媚,在一丫桃花前,右手扶着桃花至鼻尖,穿着青色的錦衣,笑容掛在臉上,若隱若現一般,雖不說完全就是,但是非常的相像,一眼就能看出來。
李元吉看着楊清婉那幽怨的目光,咧嘴一笑,對於這個情況,他早就有準備了。
“婉兒,每個人的我都有準備,只是我確實不知道你們都在這裏啊,你們的我還準備過後給你們送來呢。
伱們在這裏等一會,我去將你們的拿來,保證你們都喜歡。”
李元吉說完,楊清婉才收起眼神,頓時展顏一笑。
李元吉看着抱着他的武媚,揉着武媚的秀髮。
“媚兒,可以放開了吧,我去給你婉姐姐她們拿過來,不然待會你婉姐姐可是要生氣了。”
武媚這才紅着臉擡起頭,但很快又埋了下去,似乎很是害羞一般。
一旁的楊清婉白了李元吉一眼。
“媚兒妹妹,快來,大王一天就挑撥我們的關係,不和他在一起。”
武媚捂着臉跑到楊清婉這裏,繼續埋着臉,似乎一點也不敢見人了一般,一句話也不說。
李元吉看着這個樣子的武媚,頓時笑了,隨即走了出去。
沒一會的時間,李元吉就帶着兩個一樣的木盒回來了,這些木盒,每個的款式都是一樣的,唯獨顏色不一樣。
楊清婉的是紅色的,武順的是粉色的,武媚的則是青藍色。
這些顏色,都是圖像上穿的衣服顏色是差不多一樣的。
“怎麼樣,喜歡吧?這是我早早就讓人開始做了,如今才做好,我就帶來了。
你們也別隻看這個木盒啊,木盒裏面的小物件,纔是真正的好東西,你們都不打開看看?”
李元吉看着三女就看着這個木盒,滿臉的笑容,滿眼的癡迷,李元吉不得不提醒三女。
然而這一提醒,不僅是楊清婉,武媚和武順都齊齊給了他一個白眼,李元吉頓時無語了。
李元吉直接愣了,這是爲啥?憑什麼?他提醒錯了?還是這三女看得太投入,被他打亂了?
三女逐漸打開木盒,在裏面整齊擺放着的,有着平日裏上妝所需要的,有着眉筆、口紅、胭脂水粉等等,在左側凹槽裏,還放着一塊香皂。
而在右側凹槽內,則是放着一些首飾,有玉做的耳環、髮簪、項鍊等等,頭上的裝飾品,就有三種,除了玉做的,在上方凹槽內還有金與銀做的些許首飾。
打開的木盒背後,也就是連接着上方凹槽的那一面盒子,則是放着一塊鏡子,看得格外清晰,比起之前所做的琉璃鏡,清晰度都要清晰許多。
鏡子爲圓形,而在鏡子的四角,還放着兩個吊墜,兩個香囊。
這個吊咀,是用在別在腰間的。
而香囊,也是李元吉特意調製的香味,一種香味較淡,以蘭花爲主的清香,香囊外表,則是以青藍色爲主,搭配點點綠綴,顯得淡雅。
另外一種相對於香味濃一些,外觀也是用的深色爲主,顯得高貴一些。
三人看着木盒之中的種種,都被驚呆了,楊清婉看着裏面的種種,有一些是她都不認識的,尤其是這裏面的首飾與鏡子,她更是格外的喜歡。
楊清婉不斷觸摸着每一個物件,不管是什麼,楊清婉都是格外的喜歡,無論是外觀還是實用性,楊清婉都是喜歡到了心裏。
另一邊的武媚,更是已經開始上手,頭飾已經開始往鼓搗起來,正好面前就是清晰的鏡子,試了頭飾,又是試首飾,隨後又開始鼓搗戴好香囊、吊墜。
不斷欣賞着鏡子中的自己,隨後又開始自由搭配,搭配好了之後,又開始用胭脂水粉塗抹着,忙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李元吉呆呆的看着,見三女沒有一個人搭理自己,紛紛都在打扮着自己,嘴角一抽。
無奈的李元吉找個椅子坐下,然而剛碰着椅子,楊清婉的聲音就傳來了。
“夫君,你快來看看,這個該怎麼用?”
李元吉頓時來到楊清婉身前,看着香皂與眉筆,隨即給幾女講來,然後就被無情拋棄了。
不知過了多久,楊清婉率先將盒子收好,來到李元吉身前。
“夫君,此次準備的,妾身很喜歡。”
看着楊清婉那快要融化的眼神,又看着還在房內的武媚與武順,也只得忍了下來,如今不僅是武順與武媚還在,而是他們就是在武媚的房間裏面。
“夫人喜歡就好,也不枉費我準備了這麼久。”
本來想要上手的李元吉,礙於武媚與武順都在,只得忍住。
這時武媚直接衝了過來,一把抱住李元吉的右臂。
“大王,這些我都好喜歡啊,謝謝大王。”
揉了揉武媚的腦袋,李元吉笑道:“行了,既然喜歡,那就好。”
武順此刻也是走到近前:“謝謝大王。”
李元吉無奈的點了點武順的額頭。
“說什麼謝,這些不是已經跟你們說好了的嗎,以後這個,就是你們要做的生意了。”
三女聽聞都有發愣,片刻後,哪怕是楊清婉,都有些臉紅了。
“夫君,兩位妹妹還小,怎能如此不正經,木盒上的畫像,就這樣傳出去了不好,妾身不同意。”
李元吉頓時一臉黑線,將幾女的樣貌放在售賣的這些木盒上?那怎麼可能!
“婉兒你想多了,怎麼可能會畫你們的畫像在上面,這幾個梳妝盒,是特意給你們每人準備的,纔會有畫像。
拿出去售賣的,是沒有這些畫像的,到時你們可以添加一些山水畫,亦或者其他畫像,哪怕不增加畫像都可以。
至於這個梳妝盒,你們都看見了,用料是非常好的,這種用料,是賣給富貴人家的。
另外還有一些材料比較差的做的,那種價格會低一些,梳妝盒裏的各種物件,可以分開賣,梳妝盒這種裝在一起的,也放一起賣。
這是梳妝紡腰牌,順兒,你來管着,今後這個梳妝紡,就交給你和媚兒一起管理了。
至於該怎麼做,多問問你們婉姐姐,她對這些已經熟悉了,不懂的就多問問。”
將這件事情安排好,又待了一會,李元吉才起身離去,在李元吉離開之後,楊清婉也匆匆走了。
李元吉彷彿知道楊清婉會跟上來一般,特意等了等,果然楊清婉就來了,隨即兩人向着楊清婉的寢殿走去。
清晨,做完規律運動的李元吉,躺在椅子上小憩着,昨夜可是來回折騰,導致他睡得非常不好。
不知睡了多久,隱隱間聽着有人在耳邊呼喚,李元吉睜開眼,就是看見了一個熟人。
“楊建河?這麼快就回來了?”
楊建河摸着頭憨笑着:“參見大王,李響那裏穩定之後,末將就開始返回了,今日拂曉到的,聽聞大王身前沒有人使喚,末將就自告奮勇來了。”
李元吉聽後也是笑了:“既然你這麼有心,那就先兼着做吧,如今這裏確實沒人,你將大軍都給操練起來。”
楊建河應下後,立即說起了正事。
“大王,教育部尚書孔穎達來了,在正殿等着呢。”
李元吉一愣,孔穎達?這傢伙不去教書育人,制定教育規劃,來找他做什麼?
隨即整理好衣襟,就向外走去。
“走,要是晚了,又要被這個老頭子唸叨了。”
孔穎達這個迂腐的老頭子,原本一開始來這裏的時候,是極爲不願的,沒少給他講大道理,自從接手教育以及學院事務,才總算是消停了些,直到後面,對這裏的瞭解熟悉後,突然變得熱衷起來。
現在孔穎達管着他整個封地的教育,學院建立,培訓等等事務,按道理應該很忙纔是,畢竟好多地方,都在等着他去培訓呢,要打通語言。
李元吉來到正殿,孔穎達見後當即莊嚴行禮。
“參見大王。”
李元吉將孔穎達扶起,笑道:“非正式場合,衝遠不必行禮,坐。”
李元吉來到上方,孔穎達又是站了起來。
“大王,禮不可廢,此乃自古規矩,君上而臣下,君坐而臣立,還請大王勿要壞了規矩纔是。”
李元吉頓時一抽,他是真想抽這人幾耳刮子,難道這人就看不出他是客套嗎?看不出他是覺着這貨年紀不小了,才讓他坐着的嗎?
隨即也懶得再去理會這事,他要是跟孔穎達鑽牛角尖,孔穎達這傢伙能夠喋喋不休,但凡他要是說贏了,這貨就會下去翻閱古今典籍,一定要找出他說出話的破綻來。
這事李元吉是切身體會過,當時把孔穎達給說服了,孔穎達硬是沒有說過他,然後接下來半月時間,他都被孔穎達給纏着,不斷找出理論。
李元吉能咋整,有的方面,他還真說不過這個真的滿腹經義的人,他肚子裏的墨水,是真沒別人的多。
李元吉臉色一正,道:“衝遠有心了,如今各府都需要衝遠負責,衝遠此來,是爲何?”
李元吉是真的好奇又擔心,孔穎達同樣是沒事絕不會來找他的,能夠找岑文本解決的,都不想來見他,然而這次卻是罕見的主動來了,肯定是有大事發生。
孔穎達肅然說道:“稟大王,臣這教育部,如今人手不足,請大王能夠調配一些人手前來,不然各府事宜無法有效展開。”
李元吉怔然看着孔穎達,他很想知道這人是不是在開玩笑?
“衝遠,我讓你負責教育部,就是讓你來培養人才出來的,以便分配到各府爲官、爲吏,現在你讓我給你調配人手,你認真的?究竟發生什麼事了,你給我說清楚。”
李元吉是真的無語了,他要是真有那麼多人才,他又何必着急,如今海康成立的天唐學院,可以這麼說,只要進了這個學院,畢業之後直接就會步入仕途。
至於考覈?
不好意思,現在是真沒有,直接分配到地方上就任,做得好,那就好好培養,做得不好,那就繼續調離,返回教育部,若是連教育部的事都幹不好,那就真的不適合爲官了。
當然,若是犯下什麼罪,並不會因爲之前沒有做過什麼的,該懲處的就直接懲處,嚴重者,該砍的一樣砍頭。
他這裏也是沒有辦法,是真的缺人缺得緊,原本勉勉強強夠嶺南五府的,現如今他有多少個府了?平均分配下來,那點人哪裏夠啊。
孔穎達彷彿沒有聽見一般,完全沒有在意李元吉的前半句話。
“大王,臣與教育部同僚,如今制定了在雷州府、廣州府、柳州府、交州府、南州府、泉州府等六府籌建學院,因爲許多問題,臣最終決定,要建立從小到大的培養方法。
那便是在六府建立啓蒙學院,凡是年滿五歲,亦或者六歲以上者,進入啓蒙學院學習,啓蒙學院就是負責給這些孩子啓蒙。
隨後則是建立一種學院,名州院,這個學院,就是建立在各州,在啓蒙學習三到五年後,根據學習進度轉入州院學習。
州院之中將會學習一些經義,就是將規定書籍,進行大量的閱讀,老師進行教導,讓學生理解其中含義。
而在州院之後,設立府院,便是一府只設立一所學院,在府院之中,便是要學習政要,如何治理,觀看歷代治理書籍,同時提供當下重要的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理論,擴展自己的能力。
府院之中,學習書中知識相對較少,更多的則是提升學生的地方治理能力,挑選出學生擅長的一面,進行教導。
而要進入到府院之中,需在州院學習至少滿五年,且需要在州院之中有良好表現,同時需要通過府院測試,方可進入府院。
府院之後,則是國學,進入國學者,盡皆各府優秀學子,同樣需要測試,擇取優秀之人進入,以供大王能夠直接有人才可用,源源不斷補入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