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李靖之謀,向現實低頭的李二
但李二心中依舊存在僥倖,他想用更短的時間,更少的大軍覆滅吐谷渾,將吐谷渾納入大唐的疆域。
李元吉那裏咄咄逼人,不是他李二想要去爭,想要去攀比,但看看李元吉,原本只是一個嶺南爲封地,而且還是在嶺南沒有任何根基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
如今李元吉打下的疆域,鏈接起來差不多都快有大唐一半疆域那麼大了,李元吉的擅自之名,爲大唐開疆擴土之名,如今都快要蓋過他李二了。
年初他又經歷突厥之敗,現在的他,儼然有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名頭了。
看看李元吉,內戰不行,但打的這些外戰,無一敗績,全勝,每次出兵,都能收穫大量的疆域。
他自己擁有整個大唐的基礎,對外第一戰,卻是失敗了,被人直接打到了國都城下,在外面都快傳瘋了,都是他李二不行了的話語。
有着李元吉的存在,他與李元吉經常被拿來做對比,儘管沒有人在他面前說,但天下流傳的流言蜚語,他李二也不是瞎子、聾子。
李二很想有對外大戰的大勝,將大唐疆域再次擴大的渴望,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李元吉之前不行,現在不行,以後也不行,他李二,纔是那個翹楚,是李淵這三個嫡子中最優秀的。
本身作爲兵變上位的他,極爲渴望天下人的認同,極爲想要將大唐打造成歷朝歷代最爲強大的帝國王朝。
如今對外的第一仗,李二不得不慎重,這次對外戰事再敗,他與李元吉的爭鋒,就真的不得人心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向着李元吉靠攏了,這是他無法接受的。
對突厥的失敗,倭國的失敗,對他聲望的打擊,已經不小了,對外主動出擊再不行,底下的人,人心就快要散了。
李靖此刻同樣滿心沉重,李世民與李元吉的爭鬥他雖然沒有參與,但不代表他不知道如今的局勢,李二成爲了皇帝,那他自然就要對李二效忠,這是李靖的忠誠。
他只忠於皇帝,李淵在位時忠於李淵,如今李二在位,他就忠於李二。
正是因爲他知道當今的局勢,對於李二所說的,他非常清楚其中失敗和勝利分別的後果,如今的李二,經不起敗了,是必須要勝。
李靖沉思許久,緩緩看向李二。
“陛下,若是滅國吐谷渾,臣需要至少十萬軍,且盡皆披甲,其中騎兵不得少於一萬,且糧草充足。
至於時間,臣無法給陛下具體的時間,但臣可以肯定的是,一年到兩年之內,必滅吐谷渾!
但這個時間,必須得是臣率領所有大軍就位後,纔開始算,中間行軍的時間沒有計算在內,若是加上,起碼增加半年。”
李二聽着這個時間與兵力,眉頭一皺,果然跟他想的差別不大,在他的設想之中,也是出兵十多萬,時間兩年左右,這同樣是沒有將從大唐到吐谷渾之間的行軍時間計算在內。
就在李二眉頭緊皺之時,李靖的聲音再次傳來。
“陛下,其實這是一個機會,按照陛下所說,如今突厥內亂,那麼陛下可以趁機扶持親近大唐的人,然後挑起突厥內部更大的叛亂。
而若是征伐吐谷渾,糧草以及大軍的準備,起碼也需要三個月以上,甚至會達到半年時間。
那麼在這個時間內,突厥的情況必然更加不好,屆時臣可率軍向吐谷渾前行,大唐發國書言明吐谷渾所犯之罪,讓突厥各部都知道,大唐要對吐谷渾出兵。
而臣所率領的大軍,可以在行進半途,然後轉道向突厥行進,到時陛下再聯繫好突厥親近大唐的部落,那時頡利必然沒有任何準備,臣只需要率領騎兵,直接突入至突厥深處,直奔頡利本部。
到時擒下亦或者斬殺頡利,則大局可定。
在滅了突厥之後,隨後再接着出兵吐谷渾,行軍稍慢,同樣能夠讓大軍進行休整,並不會有任何影響。
如此一來,突厥與吐谷渾,兩個大唐的外患,都能一同消除!”
李靖說得斬釘截鐵,滿是自信,至於這個策略失敗的可能,李靖從來沒有想過,只因爲他是李靖,只要李二能夠補足他的大軍,他就有這個信心。
別的他沒有把握,但打仗這塊,李靖自認自己不差。
李二聽着李靖的話語,眼中精光閃爍,他確實沒有想到,李靖竟然還能這樣給他驚喜,他一直想的都是先滅誰,但從來沒有想過,還可以兩者同時給滅了。
有了李靖的這番話,李二整個人都變得容光煥發,別的不說,滅了吐谷渾與突厥,他李二的聲望,將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到時李元吉和他相比,都差遠了,不爲別的,李元吉滅的那些小國,基本沒有什麼可說的,但突厥與吐谷渾不一樣,人人都知道這兩國,是真正的強國。
就在這時,李靖的聲音再次傳來。
“陛下,對於吐蕃,僅靠羊同臣認爲還不夠,從軍事的角度而言,讓蘇毗趁機復國,攪動內亂,是可行的,同時陛下言吐蕃王實行新政,那必然會引起不少人的不滿,同樣可以聯繫,讓吐蕃內部亂起來。
同時再聯繫東女國、党項小國,對吐蕃形成東、西夾擊,東女國、党項等小國與蘇毗本就同根同源,只要陛下能夠說服他們,必然可行。
最後則是將吐蕃南部的盤越、迦摩縷波等國全部拉上,屆時四面夾擊,加上吐蕃內亂,縱然齊王已經對吐蕃派兵支援,但想要幫助吐蕃解決內外,絕非易事。”
李二聽到這裏,當即讓人拿來地圖,看着吐蕃周邊的地圖,李二越發的欣喜,雖然這些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至少,李靖提供的這個方略極爲不錯。
李二這次是真的興奮了,李靖沒有提出真正的操作方法,但提出的這個戰略,無疑是非常好的,他都不用出兵,就能將李元吉的勢力從大唐西側壓制下去。
而這個戰略能不能行,那就需要看他,以及底下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謀劃了,只要謀劃得當,這些未必是不能實現的。
縱然這些小國與李元吉有着貿易往來又如何,貿易往來得利的不僅是這些小國,還有李元吉,那只是正常的交易往來,但涉及到國本,生死存亡,可沒有人會去在意這些貿易。
李二隨即看向李靖。
“藥師所言,當不失爲一個極好的戰略,此事朕過後會詳細考慮,如今藥師便是去準備吧,便按照你說的,先滅突厥,再滅吐谷渾。
藥師,如今局勢你也知道,能不能成功,朕就交給你了,待伱得勝歸來,朕率領滿朝文武,出城二十里相迎!朕,親自爲你慶功!”
李靖單膝跪地:“臣,竭力而爲,必滅突厥、吐谷渾,以顯大唐國威!”
李二扶起李靖,對於李靖,如今他只能相信,整個大唐,已經沒有人比李靖的軍略以及統軍更好了,哪怕是李勣,對比起李靖都要差了些意思。
待李靖下去後,李二隨即再次叫來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
東宮,顯德殿內。
李二坐在上方,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盡皆在列。
“代國公此言,當真巧妙,陛下,臣完全認同!”
下方杜如晦等人一臉敬佩,李靖與李二說的話,李二與幾人說來商議,幾人此刻是真的不佩服不行。
李靖所說的這些戰略,杜如晦都歎爲觀止,不得不佩服李靖的用兵的能力。
說出來之後或許覺得也就這樣,但沒有說出來前,誰又真的敢這樣瘋狂的去這樣想?
杜如晦卻是很是興奮,但房玄齡與長孫無忌卻是在皺着眉頭思考着,他們所想的是糧草,如今局勢下,糧草是否夠用。
雖然現在已經秋收,緩了一大口氣,但民生依舊是一個大問題,許多地方,都需要用到錢糧,如今起碼要供給十萬大軍,差不多兩年以上所需的糧草,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如今的大唐想要負擔起這麼一筆錢糧,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就在李二同樣高興之時,房玄齡當即出聲打斷了李二的美好幻想。
“陛下,這個戰略,沒有任何問題,但唯一的問題是,大軍所需的錢糧,以及後勤。
如此長時間的錢糧供給,以及所需的大量徭役,短時間內無法完成,起碼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籌集,最好的是,明年秋收之後,纔能有足夠大軍食用的錢糧,不然難以供給。”
房玄齡話音落下,長孫無忌也在此刻出聲。
“陛下,除了錢糧及人力,還有大軍的組建以及操練,同樣需要時間去完成,中間的準備時間,至少需要一年,出兵事宜,至少要在明年秋收後,才能發起。”
長孫無忌可以說是李二的一衆臣子中最想出兵的了,但現實的問題,卻是讓大唐如今出兵這個規模,以及長時間的作戰,根本無法實施。
除非爲了打這一仗,讓整個天下都爛掉,不管了。
但這樣窮兵黷武,楊廣就是前車之鑑,更何況南方還有李元吉虎視眈眈,真那樣做了,便宜的就是李元吉了。
李二聽得眉頭緊皺,這一刻,他忽然有些後悔下場倭國去打那一仗了,投入南方府庫衆多錢糧,去幹那一仗,反而還幹輸了,憑白給李元吉漲了聲望,而他大唐的錢糧,卻是進一步消耗。
即便他從世家,以及對外貿易賺了不少,但依舊不足以讓大唐如今實施這麼大規模,以及這麼長時間打戰爭。
大軍規模都還好,大不了他節約用度,擠一擠還能擠出一些來,但最重要的是,根據李靖的戰略,一旦出兵,那就是滅突厥與滅吐谷渾幾乎是一起開始的。
說是準備兩年的糧草所需,但李二很清楚,起碼要準備三年的糧草所需,才能維持大戰的持續進行。
雖然不是一次性拿出這麼多糧草,但是先期準備,必須要準備一半以上,若是後勤物資沒有準備,那這個仗還怎麼打?
隨時出現一個疏漏,都能讓這個大戰無法進行,太容易出現意外。
殿中一時間極爲安靜,所有人都在等着李二的決定,這個決定,只能李二自己來下。
過了許久,李二驟然看向幾人。
“先準備吧,出兵是必須要出兵的,先按照這個戰略實行,至於出兵時間,根據準備情況而定。”
李二也清楚如今的現實,也只能這樣做了。
房玄齡幾人聽聞也是鬆了一口氣,他們是真的怕李二不管不顧,就要先打。
“陛下,其實局勢並沒有那麼困難,在扶持的同時,展開的貿易也能賺取不少回來,準備時間或許不用等到明年秋收。
只是無論如何,出兵之事至少都要明年才能達到。”
李二還能說什麼,只能這樣了,這一刻,他都有些羨慕起了李元吉,手中有錢有糧,想要出兵,隨時都能出兵,根本不用像他這樣考慮這麼多。
這一刻,李二突然發現,他這個大唐皇帝,實在有些窩囊了,還沒有李元吉這個齊王過得舒服。
看看李元吉出兵滅的那些國,滅林邑,說打就打了,哪怕那時候李元吉自己都艱難,但就這麼順利的給打下來了。
然後滅真臘、撩人各部、呂宋、琉球、倭國等等,李元吉哪次出兵像他這樣考慮這個考慮那個了?
完全就是說打就打了,雖然詳細的情況他知道沒有這麼簡單,但表面上看起來,就是這麼簡單。
李二不再去想,人和人比起來,他算是知道了,差距也是真的大。
尤其是李元吉的軍械,李二是萬般眼饞,要是他有這些軍械,哪裏需要這麼多人,哪裏需要這麼多時間,十萬大軍都可以讓他同時對突厥與吐谷渾發動滅國之戰了。
“便就這樣吧,不過針對吐蕃的事情,要立即安排下去,這件事不容擱置,迅速開始行動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