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包容

作者:見月明
第136章包容

  事實證明,偉人的思想是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在聽完陳景恪的這一番闡述衆人心中的大石頭徹底落地。

  甚至可以說,紫霄觀提出的這幾條原則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好,道門完全可以把它作爲以後相處的基本規則。

  同時對陳景恪他們也不禁刮目相看。

  之前就聽說過孫思邈的弟子不一般,但聽說畢竟只是聽說,親眼見到才知道傳言不虛。

  潘師正和李淳風儘管早就知道他是天才,可還是忍不住感到驚訝。

  田仕文在讚賞之餘也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雖然這個徒弟是皇后硬塞過來的,可確實是一位天才還孝順有禮,他非常滿意。

  成玄英再次讚道:“名師高徒,孫真人有如此佳徒真是羨煞旁人也。”

  他是態度轉變最大的人,比起道士,他更像是一位道學家。對道門的仙神符籙體系並不怎麼關注,更多的是在研究道家思想。

  事實上前世史書給他的標籤也是道家學者、道家理論家,道士的身份反倒沒怎麼提。

  因此他對佛教沒有什麼敵意,反而主動學習吸收佛家的精髓,融入道家思想中去,開創了重玄派。

  對於紫霄觀的革新他持無所謂態度,對西遊記是發自內心的不喜歡,只是迫於身份不得不來。

  本來他以爲紫霄觀在思想上應該是極端激進派,可是聽完這幾條原則態度大爲改觀,對方非但不極端反而非常具有包容性。

  不具有包容性的人,是絕無可能提出這些原則的。

  他唯一有些想不通的就是,胸懷如此寬闊的人,爲何要寫出西遊記針對佛教呢。

  說到西遊記,最感興趣的還是田仕文。在聽過那幾條原則確定要合作之後,他主動把話題轉移到了西遊記上面:

  “西遊記上的署名爲陳景恪小道友,我想知道是真如此,還是孫真人假借小道友之名所著?”

  西遊記太敏感了,孫思邈假弟子之名發表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他纔有此一問。

  孫思邈正色道:“此書確爲小徒所著,我也只是在成書之後幫他覈對過,除此之外再未插手。”

  潘師正亦道:“我可以做作證,此書確爲陳師侄所著。我曾經也和你有同樣的疑問,因《太上感應篇》的緣故,我的疑問比諸位更多。”

  “所以在紫霄觀借住這許多天我數次與他論道,獲益良多,也確定西遊記爲其所著。”

  李淳風也適時出聲道:“我與三清觀的相學真、空正平二位真人相熟,從他們那裏得知西遊記確爲陳道友親筆所書。”

  “書中許多涉及到佛道的地方,他還向二人請教過,還和他們探討過部分故事,此事應做不得假。”

  孫思邈自己否認,又有兩個人作證,加上陳景恪剛纔的表現,衆人再無懷疑。

  什麼,你說一個十一歲的孩子寫出西遊記不符合邏輯?

  確實不符合邏輯,可問題是在座的幾個人倒是有一半不符合邏輯的。

  孫思邈、田仕文、成玄英、李淳風都是天才般的人物,幾歲就通讀數部經典。

  尹文操幾歲就通讀《老子》《孝經》,十歲出頭讀《靈寶》《西升》等經領悟道家真諦,十五歲道法穩固。

  要不然長孫無垢也不會親自給他頒發度牒,並把他送到宗聖觀給田仕文當徒弟。

  古人重視經學輕視小說,寫西遊記固然值得驚歎,可是和悟道比起來就顯得很正常了。

  有這麼多例子在,衆人很輕易就接受了他寫西遊記這件事情。

  在確定了原作者之後,田仕文把目光看向了陳景恪,問道:“小友爲何會生出寫西遊記這個想法的?”

  陳景恪知道他爲什麼會這麼問,西遊記的核心和《老子化胡經》的核心一模一樣,而老子化胡經則出自樓觀派祖師之一王浮之手。

  如果兩者能聯繫在一起,對樓觀道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事實上陳景恪魔改西遊記的靈感,也確實來自於‘老子化胡’的傳說,這沒什麼可諱言的,所以他直言道:

  “這個想法來自於《老子化胡經》,結合了師父革新後的道門綱領所做而成。”

  田仕文露出欣慰的表情,又問道:“除了老子化胡,你對佛教如何看?”

  陳景恪知道最難的一關來了,斟酌道:“在說佛教之前,我想先說一說我中土華夏。”

  田仕文饒有興趣的道:“哦,你說。”

  陳景恪道:“毋庸置疑的是,我華夏文明是傳承最爲久遠也最燦爛的文明,身爲華夏子孫我深以爲榮。”

  田仕文的胸膛下意識的挺的更直,臉上露出驕傲之色。

  “然華夏文明能如此優秀,與我們虛懷若谷有直接關係,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一直在吸收外界文明的精華爲己所用。”

  “三代之時的犬戎、鬼方等部族,春秋戰國之時的胡服騎射以及吸收百越之精華……”

  “秦漢之時徹底征服百越,又鑿穿西域從極西之地傳來許多新事物新思想,佛教也是在那個時候傳來的。”

  其實說到這裏衆人已經明白了他的態度。

  成玄英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他就知道能想出求同存異原則的人不會那麼狹隘。

  田仕文臉色則變得有些不好看,不過也並未出言打斷。

  “自佛教進入中原以來,我華夏就有無數先賢在對它進行解析改造,使之能爲我所用。”

  “發展到今天,我華夏佛教的教義與天竺佛教已然大不相同,道一聲華夏佛教也不爲過。”

  “如果就這樣把它們驅逐,對我華夏是巨大的損失。既浪費了先賢的心血,也有違我華夏文明包容一切的優勢。”

  “且經過數百年發展,佛教已經紮根在民間。說句讓大家臉上都無光的話,它們在民間的影響力要遠遠超過道教。”

  “如果讓百姓自己選擇,十之六七都會選擇佛教,而不會選擇道教。”

  聽到這話,衆人的臉色都有些不自然,在傳教這方面道教確實不如佛教。

  陳景恪繼續說道:“還有就是,陛下和娘娘都是信佛的,朝中諸公許多也是信佛之人,想要說服他們驅逐佛教幾無可能。”

  “所以與其驅逐佛教,不如想辦法把它吞下去,使之成爲我華夏文明的一部分,西遊記就是爲此而作。”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