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虎威
皇帝在早朝時候當着文武百官的面發病,這種事情是瞞不住人的。早朝剛結束就傳了出去,並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
自然是人心惶惶,即便諸位宰輔和大將軍親自出來闢謠都沒用。
不同的人對此事的看法也是不同的。
普通百姓大多感到惶恐,然後爲皇帝祈禱。雖然大家都說百姓不關心誰坐在龍椅上,只關心自己的飯碗。
這句話對,但也不完全對。
誰坐在龍椅上對百姓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皇帝能不能讓他們喫上飯。
能讓他們喫上飯的皇帝,就會獲得他們的擁戴。他們就會關心這個皇帝,祈禱他長命百歲。
因爲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皇帝是什麼樣子的。
李世民無疑是個能讓大多數人都喫上飯的皇帝,所以百姓很關心他,不希望他出事。
和皇室有隙的人則高興的直跳腳,不管皇帝最後死不死,這都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尤其是在得知,身爲外戚的高士廉竟然背刺皇帝,他們就更加開心了。
李家果然是暴發戶,連自己的親戚都背叛了,還想和士族比,無知。
而野心家們則祈禱着大唐和前隋一樣,二世或者三世而亡,他們就有機會坐一坐那個位置。
各國的使節們表面悲傷,心裏則樂開了花一樣。死了好啊,這種窮兇極惡的皇帝就該死。
當然,忠於朝廷的人還是更多的,畢竟大唐的建立產生了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這些人是不願意看到國家陷入混亂的。
還有一些雖然和士族千絲萬縷,但心繫天下不希望發生動亂的,比如房玄齡、魏徵等人。
所以爲李世民擔憂,並竭力想要維持局面的人更多一些。
在度過最初幾天的惶恐之後,見朝廷運轉正常,且皇帝那邊也沒有傳出進一步的壞消息,人心漸漸安定了下來。
只是今年的上元節慶典竟然是太子主持,又給大家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種擔憂一直持續到十六日,侯君集率軍出征的當天。
李承乾還是第一次送大軍出行很是興奮,爲了表示重視這天他還特意穿上了太子龍袍,早早就來到城外校場。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重重一擊,見到竟然是太子出現,將士們沉默了,氣氛變得有些壓抑。
李承乾知道原因,努力鼓勵大家希望能振奮士氣,然而效果寥寥。
將士們最關心的只有一個問題:“聖人身體安康否?”
李承乾很誠懇的保證:“聖人只是風眩發作需要靜養半個月,諸位將軍無需擔心。等你們凱旋歸來,他必會親自主持慶功宴。”
只是這話的效果很差,將士們嘴上說:
“必不讓聖人失望。”
“我等必不會辜負聖恩。”
“用不臣之賊的頭顱爲陛下祈福……”
但他們心中的擔憂和陰霾根本就瞞不住人。
此時李承乾更加清楚的明白了,自己父親在大唐將士心目中的地位。
可現在的情況是,必不能讓將士們帶着擔心上路啊,該怎麼辦?這一刻他束手無策了。
就連一旁他最器重的謀士杜荷也感到無力。
侯君集身爲主帥,自然也不願意見到大軍還未出發士氣就如此低落,也努力鼓勵衆人,但效果同樣寥寥。
就在衆人都感到不妙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吶喊:“聖人來了,聖人來了……”
李承乾還以爲有人搗亂,眉頭馬上皺起。
侯君集更是雙目含煞,喝道:“大軍陣前誰敢喧譁,當我的軍法不存在嗎?來人,把他們揪出來祭旗。”
然而還沒等手下的人動起來,靠近校場一側的士兵也開始高呼起來:“聖人……是聖人……”
李承乾等人朝門口望去,果然發現一隊人馬慢慢進入校場,走在最前方的赫然是一身戎裝的李世民。
他騎着一匹通體黝黑的高頭大馬,面色嚴肅眼神裏透出一股伶俐之色,那氣勢猶如猛虎盤踞在馬背上。
衆人既驚且喜,連忙迎了上去。
“參見聖人。”
李世民縱身下馬,身姿矯健看不出一點生病的樣子。
周圍將士們的心徹底放下,籠罩在衆人心頭的不安也徹底消散,士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回升。
跟在後面的陳景恪心下一哆嗦,我的岳父大人哎,您這麼不要命的嗎?自己啥情況自己不知道嗎,稍稍表演一下就行了。
李承乾心中也閃過一絲擔憂,但這時候可不敢表現出來。
侯君集並不知道他的具體情況,還以爲他真的恢復了非常的興奮。
但作爲臣子該有的關心還是要有的,道:“聖人,孫真人不是說您需要修養嗎,怎麼出宮了。”
李世民笑道:“大軍出行我怎麼能不來,原本是想鍛鍊一下太子,現在看來他還太稚嫩無法安撫軍心啊。”
李承乾羞愧的道:“讓您失望了。”
其他將士則尷尬不已,剛纔他們的行爲確實有點不尊重太子了。
但軍隊不同於別的地方,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太子威望不足無法振奮軍心這是事實,沒有辦法作假。
但反過來說,如果太子一來士氣就攀升到定點,才更應該擔心。
李世民自然懂這個道理,所以只是簡單的點了一下給兒子張目,就輕輕放過了。
之後在衆人的簇擁下走上點將臺,他只是簡單的朝下方的將士們揮揮手。
然後……
“萬歲、萬歲、萬歲……”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響起。
衆人嘗試了許久都不見起色的士氣,瞬間被拉到了最高。
李承乾心中有些沮喪,但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還是振奮。
跟在人羣后面的陳景恪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大場面,也是興奮的面色潮紅。
他腦海裏浮現出一句話,大丈夫當如是。
眼見吉時已到,有官員把帥旗和虎符印綬拿過來,讓李世民頒發。
李世民擺擺手道:“我說過今天是太子爲大軍送行豈能食言,我在旁邊看着就行,其他的交給太子。”
聞言李承乾激動的渾身顫抖,衆將士則眼神閃爍不過很快就堅定下來。
大家都知道,這是在扶太子走上臺前。父子傳承本就天經地義,做臣子的只能支持而不能有任何意見。
在這種事情上,誰有意見誰死。
深吸口氣,李承乾取過帥旗,鄭重的遞過去,道:“侯將軍,此戰拜託了。”
侯君集彎着腰雙手接過,道:“尊太子之命,臣必不負聖恩凱旋歸來。”
“萬勝、萬勝、萬勝……”山呼海嘯般的呼聲再次響徹雲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