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萬軍紛爭但求受命於天

作者:水魚要喫素
手機收藏網址或

  確實要打仗了!

  不說這一波驍果叛軍與楊氏之間結下的血仇,單單殺皇帝這事,就不是一個“誅暴君,伐無道”的口號能揭得過去的。

  喊口號的人多了,你看誰真衝老楊揮刀子了?

  後世的影視劇總喜歡把宇文化及兄弟描繪成老謀深算的典範,但只衝這一條,他那腦子就洗不乾淨。

  而且老楊自己挑的這死法,也過於“豪邁”了些,連某槓精在得知經過後,都嘆息着“寫”下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何況他人?

  都不等宇文化及這邊兵過淮陽,已然在洛陽收到消息的楊侗就瘋了。

  王世充、段達、皇甫無逸各引兵南下,王辯率五萬先鋒軍向東穿插,完全不理周邊的小股義軍,直奔淮陽。

  小楊這一波目的很明確,拼了這點家底不要,也要弄死宇文化及全家。

  上一次李密只是罵罵皇帝,偃師城下就埋了上萬孤魂。這一次,不在這死亡數字上多添個零,他怕是連覺都睡不着。

  當然了,楊侗作爲楊廣的嫡孫,爲祖父報仇那是應有之意。但彼時某槓精所謂的“要打仗了”,指的卻不是這個。

  很奇怪,老楊活着的時候,隋軍與各路義軍打生打死,動不動就問候對方全家。可這把皇帝真死了,哭喊着要爲他報仇的居然比拍手叫好的還多。

  比如本來在河洛與隋軍對峙的李密,在得知消息後,第一件事就是命人做了個寫着老楊名字的牌牌供起來。看都沒看一眼精銳盡出的洛陽城,而是傳令裴仁基盡起精銳南下。

  而在稍晚些時日,擦乾眼淚的竇建德也親命大將高雅賢率領兵馬南下,出東平郡向淮陽包抄,誓要爲老楊報仇。

  一時之間,整個中原各路義軍的矛頭皆指向驍果叛軍,宇文化及這一波桃子沒撿到,捅了馬蜂窩倒是真的。

  當然了,這幫人到底是爲了給老楊報仇還是另有目的,怕是怎麼說的都有。

  就比如待驍果北進才終於率郭下之兵殺進江都城的右御衛將軍、信安侯陳棱,在老楊已經被蕭皇后埋在流珠堂下的情況下,又多此一舉的把他給挖了出來,改葬吳公臺,還令全軍縞素,萬民聚集哭靈。

  時人皆說這陳棱可真是個深義之士,大抵沒誰關注這貨在進城後在江都宮內掘地三尺的事。

  他在找啥,誰也說不明白。

  可能是想找找還有沒有幸存的楊氏宗親,亦或是老楊有沒有留下什麼遺詔血書、復國寶藏之類。但有什麼東西是值得把老楊再挖出來搜身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或者另有一人也知道。

  宛丘,驍果軍中軍御營。

  “娘娘,秦王又派人來了,裴閣老在外面給擋了回去。不過閣老着婢子言說,他眼下自身難保,怕也擋不了幾次了!”

  一處裝點的還算富麗的營帳內,有宮女掀開帳簾,緩聲對前方一宮裝婦人言道。

  彼時宇文化及以老楊遺詔的名義立秦王楊浩爲帝,自認丞相。但在這處御帳之內,卻是沒人敢口稱皇帝的。上一個說錯話的宮女,現在墳頭都開始發芽了。

  只一日夜,比楊廣只大兩歲的蕭皇后便滿頭白髮,如同行將就木的老嫗。若不是端坐案頭後方的手掌正輕拈一串佛珠,怕是看見她的人只會覺得這是具毫無生氣的屍體。

  當然了,一夜之間死了相公,兒孫盡數被殺,她也與行屍走肉沒什麼區別了。之所以還苟活在這世上,卻是老楊不准她死。

  在最後的那段時間裏,驍果軍密謀反叛,關注點早就不在楊廣這個皇帝的身上了。但也正因於此,老楊最後到底又做了什麼安排,無人知曉。

  比如說“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宇文化及就沒找到。

  蕭皇后言說此璽乃是傳承之物,平時不太用。老楊這把走的急,落在洛陽了。但這話說出去,連前鋒營餵馬的民夫都撇嘴。

  本着當了那啥還要立牌坊的世家規矩,宇文化及這次北上進兵,皇后和六宮都還按以往的規制爲皇帝御營,外臣不得入內。不過他自己不來,卻是打發楊浩天天來墨跡索要。

  誰都知道,蕭皇后這話是在糊弄鬼,可她到底把玉璽給藏在哪了,卻是誰也猜不到。

  要說這女人也是膽子大,真正的傳國玉璽,其實就掛在她內帳一名掖幽庭犯婦的脖子上。

  這是老楊交待給她的第二件事。

  也不知道是打哪天開始,前者掐指一算,路走到頭了。這一波若是所料不差,他們老楊家有名有姓的男丁誰也活不了。

  就在他琢磨是該召集心腹們磨刀,來個血濺宮廷,還是趕緊颳了鬍子跑路時,也是巧了,正好被他派去監視齊王楊暕的小內侍回稟,言說後者在府內作妖,搞大了一名王府女官的肚子。

  人在將死的時候,腦回路與此前是格外的不同的。

  作爲皇帝的楊廣,生時所慮者無不是萬民生計,國之大事。但彼時卻開始認真考慮起楊氏血脈的延續來。

  於是乎,他一邊找人把那個替他報信的小內侍剁碎了填井,一邊編了個奇葩罪名,把整個齊王府內的女眷盡皆打入了掖幽庭。

  那會兒的司馬德戡正拉着宇文智及看皇帝的笑話,哪裏會想到,其中一個齊王府的女官在掖幽庭轉了一圈,就換了個名字進了皇后的內宮呢。

  當然光留下血脈還不行,還得有出路。

  但他給蕭皇后留下的出路,卻讓後者委實有些難以接受。

  楊廣讓她北上去見老李,以傳國玉璽爲代價換他楊氏一族宗廟血脈的延續。

  大抵那會兒他也想明白了,別看天下各路反王嘴上說着守規矩云云,但真正能剋制住不動刀子的,還得是自家親戚。

  但蕭皇后不這麼想。

  女人記起仇來,與男人的角度是不同的。

  楊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去了對局勢的掌控,變得自曝自棄的?還不是李淵稱帝那會兒?

  若彼時老李未反,關中與山西作爲洛陽的大後方出兵支援,洛陽會打的那麼艱難?皇帝會被起義軍給切斷後路?

  所以說,這事就怪老李。

  既然如此,她就不準備再走老楊給她安排的路了。

  “陛下,陛下,不可!娘娘就在帳中……”

  外面傳來幾聲宮女的呼喊,隨後一聲驚叫,似有人捱了打。有腳步聲漸次臨近,過不多時,帳外便響起了楊浩的聲音:

  “叔母,侄兒楊浩求見!”

  “哼!”

  蕭皇后冷哼一聲,眼底泛過殺意,隨即揮手示意宮女們退下,起身向外迎了過去。

  且不提她這邊與楊浩虛與委蛇,單說這個故事中另外一個當事人,委實無辜的緊。

  自從去年做了太原留守,老李就再也沒在皇帝面前冒過泡。可偏偏圍繞後者的所有波折中,到處都能找見他的影子,存在感簡直不要太強。

  而這一次隨着楊廣的死訊北傳,天下涌動,便有人被掛在了恥辱柱上被各路文人士子口誅筆伐。

  其一毫無疑問,自然是宇文化及和一干驍果叛軍。但後兩個,出於意料的,卻是魏刀兒與李淵。

  畢竟無論實際情況如何,就在楊廣南下之際,就他們倆趁機稱帝了卻是事實。

  而在各路義軍都喊着爲老楊報仇,調兵遣將去揍驍果軍時,就他倆沒動靜,也是事實。

  於是乎,這邊竇建德一邊命高雅賢南下,一邊爲老楊起幡設靈,同時撕毀了與魏之間的和平協議,打着替老楊討逆的旗號向博陵大舉進攻。

  這一下,老李尷尬了。

  “南下去打驍果軍?老頭子吃錯藥了吧?”

  六百里加急入晉陽傳旨的金吾衛才見到某趙王殿下的面,後者就冒出一句沒人敢接的話來。

  當然了,嘴上不敢接,心底未必就不贊同。

  驍果軍即將面對的包圍圈畢竟在東南,與李唐隔着整一個勢力呢。這根本就不是老李想不想打的問題,而是想打也夠不着。

  不但夠不着,手裏還沒兵,所以纔有了眼前這一幕。

  金吾衛北上傳旨,要李大德把他手下那幫“黑廝”派出去,迎蕭皇后的鑾駕回長安。

  說白了,除了擺姿態,還要順帶搶人。

  李淵算是看明白了,這一波要想不捱打,就得先堵住悠悠衆口。沒什麼是把蕭皇后迎回長安奉養,敬奉楊氏祖廟更顯誠意的了。屆時看哪個王八羔子還敢說他沒良心。

  不過就眼下的局面,別說是已經被拆散的特戰隊,就是把活着的趙子龍派過去,肉包子打狗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

  所以說來說去,老李仍舊是爲了給他自己立牌坊。

  “滾!回去告訴老頭子,趕緊洗洗睡吧!大白天的,做什麼夢呢!”

  想明白前因後果的趙王殿下語氣格外惡劣,聽得那名金吾衛想哭。親貝小說閱讀值得收藏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