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鼓樂畫眉趙王納四喜

作者:水魚要喫素
手機收藏網址或

  宇文化及彼時的想法,還是挺容易理解的。

  既然全天下的人都想他死,那他大概率是死定了。既然都死定了,那臨死之前過一把當皇帝的癮有啥不行的呢?到時候就算是史官,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在他的簡歷上加一行皇帝的頭銜吧?

  這想法完全符合男兒的浪漫,一點毛病沒有,就是有一點他大概沒想到。

  王世充這篇推動了他這個想法的討逆檄文,其實並不是給他看的。原本後者的目的是以大義名分堵住李唐與竇夏出兵南侵的口實。卻不想他這一稱帝,卻在無形之間破了小王的局。

  稱了帝,他就是一方諸侯了。屆時天下爭霸,誰都有理由出兵,哪裏就是你老楊家的家事了?

  講道理,雖然對於驍果軍來說結果也並沒有什麼兩樣,但這口蒼蠅,卻真真叫王世充吞了個瓷實。

  臘月二十三,後世被稱之爲小年夜的傍晚,宇文承基“奉詔”鴆殺“天壽帝”楊浩,引兵殺數十後宮女官嬪妃,縱火燒樓,假稱走水。

  翌日,宇文化及召從屬“百官”於府衙,言“國”不可一日無君。其間宇文智及並宇文承基奉冕服披其身,擁立爲帝。下詔定國號爲“許”,改元天壽,定都鄆城。封宇文智及爲齊王,宇文士及爲蜀王,宇文承基爲太子兼禁軍統領。其餘手下皆有封賞,設百官,置衙署,並定下正月初六爲黃道吉日,祭天登基,昭告天下。

  真特麼巧了,和李大德結婚選在了同一天。也許這麼“6”的日子,註定了就是不平凡的。

  不說這個年關大家是懷着何種心情度過,只說待到初六這天,長安城張燈結綵,鄆城也張燈結綵,卻是比過年熱鬧多了。

  實際某趙王的婚禮,從他回師長安之日就開始了,就一直沒停過。

  《昏義》六禮可不是鬧着玩的,“納采”求親不算,從“問名”開始,禮部並尚儀六局的郎官內侍就幾乎跑斷了腿。

  別人都只是去一家,到了這貨這兒,要特麼跑四家!

  之後還有“納吉”、“納徵”、“請期”,很有點三顧茅廬的意思,但說白了,其實就是要把禮物送到位。

  “納吉”是要合過男女雙方的八字之後,把卜婚吉兆通知女方,並送禮表示要訂婚。嗯,送禮二字劃重點,將來要考的。

  接下來的“納徵”就更明確了,這一步驟的唯一核心就是下聘。雖說孔老夫子說了這事兒重在形式,而非數量。但堂堂一國親王,你好意思送的輕了?至於說女方家裏要陪送多少嫁妝……不好意思,《昏義》沒寫。

  實際上,這送禮的章程,從六禮的第一步“納采”就開始了。等同於直到兩口子入洞房之前,兩家每一次的溝通都是以送禮爲橋樑的。所以後世也把這套叫做“三媒六聘”,完全沒毛病。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待到真正所謂黃道吉日迎親這天,已經是最後一個步驟了。

  李大德這段時間被折騰的要死,恨不能立刻結束收工。可這最後一個步驟,偏生是最麻煩的,要忙活一整天。是他自己撒潑打滾,逼着老李同意四個媳婦一塊兒娶的,便是再累,也得含着淚娶完。

  一大早,餓着肚子大哈欠的某槓精便騎着“花枝招展”的小白馬自延禧門出宮,在永興坊柳宅內堂不顧柳洋的黑臉,用一塊玉璧就騙了美滋滋的柳瑛上車開溜。

  她是趙王正妃,於制要先隨某趙王至太廟外祭告先祖,再拜過太穆皇后,然後再去太極殿拜老李與宗室長輩。

  不過她“老公”這會兒還有三個小老婆等着接,便只好先去太常寺候着。

  這一天註定是漫長的,李大德披紅掛綵,跨馬遊街,好似要把長安繞上一圈。這邊出了太常寺,經安上門去興道坊的蘭陵夫人府邸,用搶親的架勢接了楊吉兒那小姑娘,轉頭都不容喝口水,就又馬不停蹄的趕往興化坊,去接被據說是族叔的前隋汧源縣伯侯定徽接回家中的親老婆侯巧文。

  要不咋說是親老婆呢,前兩位的府上都顧忌着他趙王的身份,沒敢鬧的太過分,加之今日的儀典時間緊張,火急火燎的忙活,只有侯巧文這兒,進門就被一羣不知哪裏冒出來的小舅子給架去了正堂,叫他坐下歇着。

  嗯,不是白歇的。

  他要現場做一首催妝詩,這詩要做的不好,新娘子就不走。

  “哦呵呵呵~多謝堂叔!”

  李大德彼時狠狠的鬆了口氣,當即就往堂內的胡椅上一歪,翻着白眼去揉被小白磨得生疼的大腿去了。

  侯定徽表情一呆,下巴好懸沒掉了。

  謝?

  這貨,咋一點都不着急呢?

  急不急的,就看某趙王的表情就知道這貨是真被累着了。這感覺,比當初在河內連熬兩天,奔襲上百里都累。大抵也是侯巧文心疼他,才暗示孃家人來這麼一遭,也是給他個臺階偷會懶。

  便在這時,偏廳有侍女出來奉茶,但見擠在外側的某個小青年突然迎了過去,接過茶盤親自端到李大德面前,在後者伸手欲接時,忽然輕咳兩聲,衝他挑眉。

  某趙王斜眼過去,上下瞥了兩眼,便見這貨拖着茶碗的手裏還捏着張紙條,正衝他各種暗示。

  “……”

  好傢伙,合着這哥們兒以爲咱是做不出來?想幫忙作弊?

  李大德心下暗笑,默不作聲的接過那夾着紙條的茶碗,同時對坐在旁邊假裝啥也沒看見的侯定徽笑道:“本王觀令郎儀表堂堂,行事大方,卻不知在何處就學,可曾入仕?”

  小舅子會來事,這就是要給好處了。

  聽到李大德的話,前者先是一愣,接着便含笑搖頭,並指點着下首那小青年道:“好叫侄婿知曉,此乃家兄之子,字君集。這小子性子歡脫,喜行伍之事,偏又喫不得苦,武藝稀鬆,現今不過是在家幫閒罷了!”

  “哦,原來是大伯家的……君集?”

  李大德話說一半,忽又重複了一遍這貨的名字,待前者點頭,便一臉古怪的看向正對他擠眉弄眼的傢伙。

  你特麼就是侯君集?你以後會死的很慘你知道嗎?

  “唔,既是有心爲國效力,喫不得苦可不行!正好某麾下新軍最近就要整訓,若是大伯捨得,不如就叫君集暫入我軍中做事……”

  難說某趙王這次是不是好意,話音未落,臉露喜色的侯定徽已是連聲說着“捨得,有啥捨不得的,我替我大哥同意了,他要是不聽話你就揍”之類,聽得某小青年直接垮了臉。

  娶個媳婦,陪送了個猛將。且不說這猛將後期如何,但前期還是挺好用的。畢竟以後烤肉時能不能撒上孜然,就看這小子給不給力了。

  心情大好的某槓精歇夠了起身,笑眯眯的走向偏廳方向,只思慮了片刻,便背過手朗聲道:“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臺前別作春。不須滿面渾妝卻,留着雙眉待畫人啊~娘子,快粗來啊~”

  “哈哈~”

  “大王好才情!”

  “‘留着雙眉待畫人’,妙!妙啊!”

  且不說提前準備了小抄的侯君集在身後目瞪口呆,李大德這首詩一出,堂下圍觀的衆賓客也都轟然叫好。許多人到這會兒大抵才明白,某人那“詩辯雙絕”真不是吹出來的。

  氣氛頓時熱切起來,許多本該這會兒“刁難”他的人也忽然叛變,呼喊着叫新娘子出門。同樣戴了花的張小虎和烏大寶便開始大把發着喜錢。

  於此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鄆城,氣氛也開始熱切起來。

  不過宇文化及可不捨得這般發錢,支撐他裝逼的本錢,是自江都裹挾而來,一直留在軍中的大批內侍宮女和皇帝儀仗。

  講道理,論起前隋皇家儀仗,保存最完好的就是他這兒了。除了老李,就連洛陽的小楊同學在登基時都沒湊全這麼多人。當初擁立楊浩的時候,他都沒捨得拿出來用。現下輪到自己了,便一股腦的都置辦上了。

  太僕在前,大駕居中,司馬、辟惡、記道、靖室、象車鼓吹、式道侯開道,九遊、雲罕、皮軒、闟(xi)戟、鸞旗行進,八十一乘龍旗車駕隨鼓樂數百人,旗隊過千。

  說實話,老楊出殯時都沒撈着這待遇。

  龐大的儀仗吹吹打打,沿途百姓盡皆在禁軍的看守下跪伏道側,目送着華麗的隊伍踏雪往東。

  嗯,這附近除了水澤就是森林,宇文化及想找個祭天的高臺還得跑去三十里外的梁山上。親貝小說閱讀值得收藏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