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儲位已定

作者:沈三問
狄仁傑代表了許多朝臣的意向,武皇知道公主能夠服衆,既有欣慰也有自豪,後繼有人,值得高興。

  武皇主意已定,立嫡女爲儲君,昭告天下。

  此舉自然在朝野掀起軒然大波。

  有贊成武皇力排衆議知人善任敢於打破常規的,也有痛心疾首女皇蟬聯擔心男權衰弱的。

  不過有能力的人向來欣賞能人,能左右時局的人,大多都選擇了閉口不談。

  儲君設立之後,這麼多年武旦李顯武三思武承嗣的鬥爭就算告一段落了。按照目前的社會觀念,儲君是帝王認可的合法繼承人,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未來的主人。

  若是帝王昏庸不能當政以清君側等口號兵變,從來只能擁立儲君,否則就是謀反,除非像武皇徹底改變國號,另立新朝。

  可是新朝需要從上到下換人,一步步征服,武皇取了巧,從兒子手中受讓得到帝位,只除了幾個異己。可李顯再存什麼心思,就難以一呼百應了。

  若是謀反,無法取得廣泛的認可和支持,勢必會各地割據,誰會聽從中央調令。如李世民一樣,殺兄除弟,也只爲排除太子人選,讓李淵只能立他爲太子。到後來,李承乾實在鬥不過李泰,被迫bī)宮謀反之時,受到百官譴責,李世民都保不住他。

  李顯是聽到儲君已立消息時最爲震驚的一人,明明他都已經到了洛陽,卻再次與那個位置失之交臂。

  老天可能真的在戲耍他。

  許多人是看得明白的,武三思和武承嗣雖然失望,但是都懂李顯進京給武皇帶來的壓力,以及太平公主在朝堂的地位是多麼穩固,手段是多麼得武皇歡心。

  宮中的張氏兄弟心中是反對的,但也不敢亂說。狄仁傑進宮一次,又勸阻盧陵王入宮一次,他們最近在武皇面前如履薄冰,被拿捏的死死的。

  沈三問倒是很開心,多年努力終於有了收穫,也算達成目標,從此可以安穩一些。只需要多多注意安全,防止有些人的絕地反擊。

  在防範此事上,沈三問很有經驗。公主府的護衛都換了張揚親自培養出的護衛,警惕強,輪班休息,飯食也是分開,公主府固若金湯,他每次出門也帶着諸多好手的護衛。

  雖然沒做虧心事,到防人之心不可無,李顯還可以通過殺了他的兩個親人得到陛下的承認,不可不防。

  佈置這些事花不了多長時間,沈三問接下來的重心轉移到關注財權和子女教育上。

  大周的建設需要錢,公主想要辦成更多的事也需要錢,公主做了大唐的儲君,以後整個國家都是她的責任,也是沈三問的責任。要擔負起這個責任,就需要努力的掌控財權。

  雖然公主食邑土地衆多,已經擁有國家賦稅收入的一小部分,但是這些對於建設全國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國庫也指望不上。要想做好這個,必須讓錢生錢,物滾物,豐富社會生活物質,使錢真正成爲一個數字。

  武皇實現了每個人喫飽的目標,公主的目標是要建設一個更加幸福的社會,儘量使每個人都能自主選擇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沈三問打算做的第一步,是教育。

  任何年代,知識和智慧都是無價之寶。可是,在大周,筆墨紙硯這些文房四寶,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寶貝。

  買不起。

  在洛陽,在長安,沈三問可以自費創立學堂,普及基礎知識,可是在大周更多的地方,仍然有許多人一輩子除了周和自己的名字,其他字都不認識,更不用說寫。

  所以聽說書、聽大戲是衆多人難得的娛樂,要是人人都識字,哪有功夫去聽拖沓的大戲,去聽許多蹩腳的說書先生一小段的評書。

  那時候,連載的小白文yy文才會是主流啊。看書能有自己的理解,然後在腦海中構思加工,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編織書中夢幻的場景和故事。還能在與人討論時,鄙視一番不同的劇理解。那纔是屬於自己的故事,不會被別人的理解誤導,不被說書人的語氣影響,不會受限於大戲中的角色扮演。

  識字的好處這麼多,還有對應的消遣方式,勢必能大大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肯定是沈三問的首選啊

  第一步,確定是辦學堂了。

  沈三問這想法驚呆了所有人。

  武皇、公主、崔玄、姚崇、狄仁傑等。

  知道他這個想法的人都以爲他瘋了。

  這讓沈三問有種“天不生我沈三問,大周萬古入長夜”之感。

  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裏的。

  識字也不是所有人都讀的進去四書五經的,識字也並不是一定就要考科舉做官的,識字有什麼錯

  再說,只是單純的識字,看得懂白話,也看不懂四書五經,寫不出錦繡文章啊。

  怕什麼。

  就不能稍微讓沈三問滿足一下在大周不再做個撲街作家的願望嗎

  要做成此事,還得動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前方一個個攔路虎。

  從難度最低的是老婆大人開始。

  沈三問:“公主覺得白淺夜華的故事好不好聽碧瑤張小凡的故事動不動人”

  公主冷漠的回覆,“這與識字無關。”

  沈三問:“飽暖思,喫飽了人們就會想得到更多,就會羨慕富人大官,旁觀他們不瞭解的生活。如果精神世界豐富了,每個人讀的書多了,雖然是,是虛假的故事,至少能懂得憂愁是與地位無關的,自格纔是幸福與否最重要的因素,總是有好處的。”

  公主冷漠的回覆,“老子曾經說無爲而治,說的便是無爲無求,更容易治理。讀書人會有更多的心計和想法,你說的故事未必不會刺激旁人的野心,如果百姓有了自己的想法,卻不夠忠誠,江山如何穩固”

  沈三問回道,“我們也可以在書中教會人奮鬥,忠君國。也必然要限制出版,讓那些反動書籍無法在市面發行啊。”

  公主冷漠的回道,“普及識字,就是爲了出版故事,讓人在虛假的故事中迷失自我,在現實與虛幻中迷失心智嗎”

  沈三問一時不知道如何回覆。

  求推薦票

  章節內容正在努力恢復中,請稍後再訪問。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