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我的木藝,天下無人能及

作者:沈三問
此時,崔玄宋璟等一干人等已經開始制定造林計劃。事難,都是因爲沒有章程。有個行動的準則和標準,就容易了。

  沈三問還在等興奮的狄仁傑計算和記錄要點。

  他要做的事,最重要是有皇帝的支持,再有一衆大臣協助,最少也要別使絆子,然後憑藉自己和府裏的實力安排辦好。

  良久。

  狄仁傑:“洛陽以北之地長年開荒,如今千里耕地,主要是旱災,從你拿出來的這些史料看,森林覆蓋率達到以往的…”

  沈三問:“以往的五分之一是個臨界點。”

  狄仁傑:“不過,若要恢復當地水土,至少得…”

  沈三問:“四分之一,這樣才能慢慢固本培元,這樣就算以後再開耕地,也不必擔心旱災。”

  狄仁傑:“…不錯,你都計算過了?”

  沈三問:“這個是自然,不可能有個想法就來請您協助吧。”

  你也不好騙啊。

  狄仁傑:“你是想自己一個人辦?”

  沈三問:“是。”

  狄仁傑瞬間飄過許多想法,以往都會將事情交給別人,如今是對權力有興趣了,還是和崔玄有個嫌隙,“老夫給你推薦個人?姚崇怎麼樣?”

  沈三問:“…”

  狄仁傑理解的一笑,“姚崇合適,殷王得李唐老臣看重這些年,權利一直在像姚崇傾斜,可以安他們的心。

  大家同爲陛下辦事,也不用分彼此。

  崔家小子,雖然不是奸惡之人,但太過自負,越往後難免也有獨斷之心,姚崇比他也不差,是個人才。”

  可以制衡的人才。

  沈三問按下心中的反感,“姚崇久未朝議,又是殷王嫡系,用他難免殷王難堪。公主最重兄妹情誼了,我怎能讓她爲難。”

  狄仁傑點點頭,“既然你已有準備,大可放心,老夫會全力支持,拭目以待。”

  沈三問:“多謝老大人了,便不打擾了。”

  沈三問走的瀟灑,可狄仁傑越發擔憂。沈三問對殷王還有強烈的戒心,卻拒絕了他舉薦的姚崇是何意,難道真的無心瓦解殷王勢力。

  不過利國利民的好事,他肯定成全,該給的支持不會少。

  行走在洛陽的大街上,沈三問沒有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再年輕一點的時候都沒有熱血到一個人對抗全世界,現在都老了,居然要做國家大事。

  感覺的更多的是累和責任,不再是爲了愛好和自由,有了十分明確具體的目標。

  這就叫現實逼着人進步。

  既然要進步,他要做那個最棒的。

  寒風吹走心中的迷離,讓人看清內心,沈三問的眼神也如星般閃亮。

  這是全新的沈三問。

  走進府裏的議事廳,以往他總是坐在主位,更多的卻是建議,而不是做決定,這樣也容易讓人產生誤解。

  一個上午過去,知道所有的崔玄也對此事格外上心,“駙馬爺這是打算爲生民立命,爲萬世開太平了?”

  沈三問堅定的點點頭,“恩,人總是要成長的,只是心裏想着要讓天下人過的好一些,卻不去做,這樣不好。”

  崔玄沒有多的表示,只是理所當然的點點頭,“如此甚好。”

  有些話得說在前頭,沈三問問道,“你我難免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那時應該如何決定。”

  崔玄想了想,“誰有道理聽誰的,你不是聽不進意見的人吧。”

  這話聽着,還當他是兄弟,沈三問開心道,“恩,不過若是公主有吩咐,一切聽公主的。”

  崔玄沒有意見,君臣有別。

  一旁的宋璟只當這是一次普通的對話,拿出之前定的各州衙目標統計,“若要確保執行,必然不能是那一州的責任。”

  沈三問結果,粗略的掃了一眼,“若是按照現在的目標,需要國庫拿出多少銀子,幾年可以完成。”

  宋璟不說話了,其實現在國庫充裕的很,特別是突厥煤礦供應來大周以後,這錢不該省啊。要想馬兒跑,又不想給草喫,至於這麼守財奴嗎?

  崔玄忙詢問,“是這計劃有問題?用國庫開支是目前最快的辦法,如今朝廷不差錢,只需要一年開支的十分之一。”

  沈三問搖搖頭,“這不是最快的辦法,如今下發的是任務,任務完成是沒有獎勵的,很多人會應付差事。如果把這些當作是政績考覈的加分項目,是優點,那樣更好。”

  崔玄最佩服沈三問的一點便是他懂人性,正經的治國之策沒有,歪點子層出不窮,還能歪打正着,“政績關係升遷,甚至貶罷,因爲地勢不同,總有地方完不成這政績,會不會引發人心不安和不滿?”

  沈三問擺擺手,“絕對不會,我們在京中制定的對策,選定的樹種,甚至栽種面積要求,都難以具體化。放權到地方,他們知道什麼樹更容易存活,適合當地的氣候,至於面積,視三年內的旱災情況就知道了。

  只要以往旱災區,不再發生悲劇,予以什遷也是應該的。若是當這考覈不存在,不思進取,穿着一身官府卻不爲民做主,也不該再穿了。”

  三人心領神會,做一地的父母官,雖然看着逍遙,但是要打點的事項太多了,特別是升官之路,朝中無人,政績又平平,一生也難得寸進。給這個機會,上進的人耕地都要拆了造林,結合陛下登基之初頒佈的民戶收益考察,改造的區域,自然會好好安排妥當。

  宋璟還有個疑問,“樹種根深不一樣吧,不同品種的樹,效果一樣?”

  沈三問:“俗語有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苗是沒什麼大用的,三五年才能見成效。當務之急是要將樹種下去,只要樹能存活下去,土地就不會乾涸變成死地,保護耕地。十年,小樹長成參天大樹那一刻,根就夠用了。”

  崔玄:“十年還是太長了,不過若從此旱災洪災大大減少,值。”

  當然,也不看看誰出的主意。

  不過朝廷也不能制定個政績考覈項,然後真的撒手不管。考覈要讓信得過的人去,再有,也要收集當前樹種特性,找出適宜在大部分地區種植,成長又快的樹種,作爲朝廷推薦的造林工程樹苗。

  這些能從三個方面的資料中找出來,一是括地誌這樣的典籍,能夠讓他了解一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帥也是要多讀書的。

  二是去木匠哪裏轉悠轉悠,他們必然不會只瞭解什麼木頭結實耐用,而不知道什麼樹最容易長成,木料最多最常見。

  要信任專業的。

  三,只好委屈沈三問去實地考察。emmm,他也暫時沒這個打算,遊山玩水說的好聽,其實哪有那麼多好玩的。而且,他早有經驗,出門一轉,還是發現電腦好玩,還是在這塊熟悉的地方待着,舒服。

  大周的木藝,沈三問覺得要比後世好出不少,畢竟這是個純手工的社會,爲了將一些用具做的大氣典雅,自然得下一番苦功夫。

  他平時用的木桌木椅,拋光和圓潤程度,不輸於後世的機器。

  只是,現在的技術還太封閉了,真正掌握這些技術的人不樂意傳開。

  沈三問最初以爲是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一項技術會的人多了,便不再吸金。

  後來才知道,匠人們如此,不過是防着商人和惡徒。

  周人講究藝不輕傳,得好好考覈一個人的人品之後,纔會慢慢的將一身所學傳授出來。若是沒有子孫和合適的徒弟,有些手藝人,更願將手藝帶進棺材。

  將技藝售給商人,更是受人鄙視的。可商人不在意鄙視與否,只要可以創造財富,認個乾爹都沒問題,總喜歡追着這些匠人跑。

  沈三問對面便站着一個這樣看他的人。

  木匠劉兵:“客官若是有需要的,木匠我做就是了,至於您那些的問題,就別問了,知道我也不會說。”

  沈三問:“…”

  旁邊的護衛正要呵斥,被沈三問制止。

  我穿的是貢品絲綢,頭上這根玉簪還是極品和田玉,全洛陽也找不出第二根。你哪隻眼睛看出我不配知道你的答案了?

  這洛陽,居然還有人不認識他…

  這人是該多孤陋寡聞,閉門造車,自閉門戶,不思進取。

  沈三問:“我不是商人。”

  劉兵:“來我這的就兩種人,不是同行,就是買貨的,只商人喜歡窺探木匠原理,你還能是那種人?”

  沈三問:“我還能是官,大官。”

  劉兵:“不像不像,不買東西就快點走。”

  沈三問與旁邊的護衛確認道,“這真是西市最好的木匠?”

  護衛不好意思的回道,“最好的一批人已經被張將軍徵調走了,又有幾人病了,這已經是最好的了。”

  露個身份自然能讓這小木匠偃旗息鼓,可沈三問卻想讓這個看低人的心服口服。

  沈三問:“商人怎麼了?商人不配活着嗎?沒商人你哪裏買衣服,哪裏喫早點,一邊享受商人的服務,一邊看不起商人,你這售賣木具不是商事活動,你不是商人?

  就算觀點不一樣,也不能出言傷人吧。”

  劉兵嗤笑一聲,“看你穿的如此低調華貴,早說你是商人了,還不承認。我憑什麼回答你的問題?”

  沈三問:“你說得對,我不該憑白得到你的答案,你教我這個,我教你改進木具。”

  劉兵呵呵一聲,“大言不慚,你這是要班門弄斧?”

  沈三問:“我的木藝,天下無人能及,今日我心情好,願意喫虧與你交換。”

  劉兵:“我應下了,小子,你這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我做木匠已有三十年,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教我。”

  沈三問:“我有個條件,你從我這裏學會的技藝都要無償教給其他人,並且說明這不是你創造的,能答應嗎?”

  劉兵:“這是自然,木匠有木匠的規矩,不是自己的,亂認了還有誰敢用你的東西。”

  沈三問:“好。你隨便從你出售的物品裏選一樣,我都能教。”

  劉兵十分無語,見過能吹的還沒見過這麼能吹的,仔細挑選出自己最滿意的小象雕刻。雖說店裏出售的大多是日用品,但真正能賺大錢的還是那些小工藝品,書房擺件,讀書人都喜歡用這個裝點門面,或者說附庸風雅。

  沈三問臉色黑了黑,這是給自己出難題啊,你好好選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普通物件不好嗎?他的書房擺的大多都是玉器,差一點是鐵器或者石質的,木質的擺件?還真沒見過。

  就當見識一下。

  沈三問仔細拿起這小象,雕工很是不錯。象牙象耳都十分生動,只一雙大眼睛十分無神,石雕玉雕也只能這樣。象背刻着大大的福字很喜慶,象尾圓轉的幅度,讓小象顯得十分調皮堪稱點睛之筆。

  喜愛之下,沈三問自然手裏都摸了一遍。

  象尾和小象四肢卻格外的不平,在他手中留下絲絲劃痕。

  想他這麼金貴一雙手,居然…他自然是不會再有喜愛這小象的念頭了。

  沈三問放下小象,“這個沒有打磨完?”

  劉兵回道,“已經盡力做圓潤了,但與玉器是比不了的,轉合之處,有輕微不平感。”

  沈三問:“這都能劃傷手了,還輕微。”

  劉兵不高興了,劃個小印而已,有這麼誇張嗎,“行了,公子還指點不指點,不指點大門在哪裏,慢走不送。”

  沈三問:“我就教你如何讓轉合處變圓潤吧。”

  劉兵:“呵,公子不怕閃了舌頭,木藝大多以使用爲目標,大師們沒興致糾結這些小物件,所以此事沒得到解決,並不是木藝粗糙,而是在凹凸不平的小段木頭上雕刻不好處理,稍加用力便容易毀了整個物件。”

  沈三問:“我知道,我的辦法就是針對小段木頭的處理。”

  劉兵仍舊神色不善,“說吧。”

  快點說完走,別耽誤我做生意。

  沈三問:“好好打磨一番就好了。用比木頭硬的東西,圍着他轉,就叫打磨。

  將小石或者細沙用布包住,然後覆蓋住要打磨的地方,用手不停旋轉就好了。

  這個小象我買了,你儘管一試,打磨的費用也不少你的。”

  劉兵當即取出些細沙,有些木雕會黏一些沙子做裝飾,他此處正好不缺。至於布嘛,從袖口剪裁一段下來就完事了。

  沈三問估摸着這麼小一隻,一炷香的功夫就完事了吧。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