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困難重重

作者:沈三問
他拿出一份寫好的奏報,遞給沈三問。

  封皮寫着四個字,“稅務改革”。

  “這個是不是拿給公主看更合適?”沈三問沒有翻看,但是已經知道你們寫的什麼了。

  崔玄說,“你先看看,只是給你瞅瞅有沒有問題,你又不能決定,我肯定要給其他人看的。”

  “那,好吧。”沈三問想了想,點了頭。

  他如果不看,這大周還有誰能在這個事情上指點崔玄?

  突厥的稅制已經是個簡化版了,崔玄這個是簡化版中的簡化版。

  突厥因爲以前是遊牧民族,很多事都好安排,大周稅制改革已經形成千年,許多都是依據現實制定的,這麼大概起來,做成的難度未必比教育改革輕鬆。

  “你想好了?”沈三問想確認一遍。

  “恩。”

  “還有什麼感受嗎?突厥怎麼樣?”沈三問再問。

  突厥中有許多人如今確實比大周人幸福許多,但是每個人對故鄉都是很留戀的,記憶中待的最久的地方纔會是人們最喜歡的。

  如果不是有很好的誘惑條件,大多數人會選擇改造自己的家鄉,或者是適應規則。

  崔玄選擇改。

  這麼多改革一起做,沈三問真有一些擔心,整個社會體系會崩盤。

  一些人擔心教育改革,一些人擔心稅制改革,還會得罪地主,這些如今的既得利益者。

  他們團結起來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沈三問想過動這些,但不是現在。

  崔玄願意這麼做,有他的全力相助,或許會輕鬆很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兩個人的交流變得很簡潔,彷彿可以聽得懂對方說了些啥。

  有些無形的隔閡。

  或許是從沈三問做了那個夢,看到了另一個強勢的崔玄開始。

  雖然經過幾次確認,變化不是現在發生的,但是他不喜歡那樣的關係,也不想見到那樣的摯友。

  如果真的能一同戰鬥,想必可以消弭這些誤會。

  崔玄去處理自己的事情,沈三問翻開他的奏報。

  首先是稅制由來。

  國家設立之初,將全部人的財富聚集起來,交給有能力的少數人看管分配,作用於大家,慢慢的,人羣分化成掌權者和普通人。

  掌權者不斷的變化,普通人相對安穩。

  由於掌權人的私心、錯誤決策,或者社會條件多變,終有一日,普通人無法生存,於是他們再次分化成小團體,獲勝的哪一部分人選出新的掌權人。

  他們上交的貨物就是稅收。

  用來解決普通人沒辦法解決的問題,支配能夠有幫助的力量。

  沈三問看到這段論述的時候,很驚訝。

  不是因爲他寫出了稅收的本源和性質。

  而是他對國家觀念的變化。

  字裏行間表達着一個意思,人們爲了生活的更好聚集在一起。

  對於權力,總有人會握着,誰掌握着沒辦法由大多數人決定,但是總是那些有能力的人。

  以前不這樣。

  以前他與大多數人一樣,認可君權乃是天定。

  這就是一個人的進步。

  如果他能影響整個世界,那就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

  沈三問繼續看下去。

  稅收的現狀。

  世人皆求公平,任何領域,同等的付出得到同等的回報,是爲公平。稅收同樣如此,同爲一國之民,自然渴求平等的擔責,享受同樣的權力。

  然而,國民苦稅久矣。

  秦漢魏晉隋,皆亡於稅。

  農,衣食之源。然黎明千萬,苦苦勞作,不得解脫。

  商者,自古厭之,然長途奔襲或祖業累計,一夕所得,萬民莫及。

  民商同稅,於商無大害,於民大難。

  天下之不公莫大於此。

  崔玄還給出了分析。

  商人雖然在官面前沒辦法,但是可以用財帛結交官吏,提前知道許多信息,躲避很多災禍。

  農民是弱勢羣體,只能依靠國家,如果國家強制收稅讓他們無法活下去,那麼一國就危險了。

  商人從社會中拿走主要財富卻不用交稅,這些人的財富更多,國家予以保護的東西更多,卻讓農民承擔同等的責任,其實不公。

  爲了強國,必須徵收商稅,同時取締人口稅,將子民好好的愛護起來。

  多勞多得,多入多稅。以此平衡社會的財富,讓國家有更多的錢扶持農民,讓每個人都好好生活。

  到這裏,可以說有些太激進了。

  沈三問一直沒提稅收改革的事情,就是因爲這事太大了,比教育改革大的多。

  真正從人口袋裏掏錢,誰都不會樂意。

  受減免的農民卻沒有話語權。

  所以,只能先從教育來。

  如果普通農民會識字,能夠將他們的境遇說出來,讓更多的人知曉,或者溝通不同地區的政策,對比一番,就能知道官吏的問題。

  當然,條件是學校教這些,他們也學進去了。

  還有,朝廷要做事,真正的教政策傳達下去,而不是止步於官吏的耳中。

  至於取消稅收一事,更難。

  朝廷百官都不會答應。

  大周太大了,管理起來很不容易,已經沿襲千年的政策好辦,農民也認了。

  這時候取消,朝廷收入銳減,各部的可支配收入降低,部門可能癱瘓,人心會恐慌,造成連鎖反應。

  新加稅收,那些商人會很牴觸,會想方設法的逃稅,用更多的錢去賄賂官吏躲避稅收。

  監管起來也麻煩。

  這些稅收不一定能到中央,說不定還是地方官的囊中之物。

  反倒是給了一個藉口,讓他們可以找商人的麻煩。

  比如稅證,若是十稅二十,地方官一定要賣十稅四十,沒有任何辦法。

  說不定這些商人還得感恩戴德,以爲地方官還能不賣。

  在突厥這種自治的人口較少的小地方,能夠很順利,在大周,恐怕又得三五年的奮鬥。

  最後崔玄也提到了,要在合適的時機做這些事情,讓這些人慢慢接受這些觀念。

  從教育入手,培養這些人的納稅觀念、索取憑證的習慣就很合適,等他們長大,推行這些政策的阻力會小很多。

  至於讓小孩子輻射大人,這是不可能的。

  崔玄這封奏報,看來真心沒打算上呈公主,這恐怕要等李和長大來處理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