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李世民的憤怒
只見弩箭穿透門板,死死的定在上面,楚默就看到周海和王五等人面露驚駭。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一陣鞭響傳來,門外的戰馬嘶鳴了幾聲,接着,就見原本還算牢固的酒樓大門就被整扇拉走。
“大人,守不住的,他們竟然還調來了牀弩。”
王五朝着躲在櫃檯後面的楚默喊道。
只是,王五的話音剛落,外面就射來一大波箭矢,幾個沒有躲藏好的巡街武侯紛紛中箭,躺在地上哀嚎不已。
楚默正欲衝出救人,就見第二波箭雨隨之而來,那幾個倒地的巡街武侯直接被射成了刺蝟。
楚默要不是躲避及時,恐怕也已經成了他們當中的一員。
而經過兩輪箭雨之後,門外領頭的那名裨將看到沒有人再冒頭,便大手一揮。
一大羣刀盾手便衝了上來,將門口的雜物清空,準備進入酒樓。
此時,楊紅玉將擦拭長槍的白布往桌上一放,然後倒提長槍,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出了房間,朝酒樓走去。
只是眨眼間,便來到了楚默面前,上下打量了幾眼,發現他沒受傷,點點頭了句:“保護好自己。”
然後在衆人驚詫的目光中,提槍便朝那些刀盾手衝了過去。
那些刀盾手看到對面來了個女子,不屑的開始喝叫起來,口中的污言穢語更是不停。
只不過,迴應他們的,是楊紅玉刺出的萬千槍芒。
只是眨眼間,這些刀盾手便全部被刺穿喉嚨,躺倒一地。
裨將見狀,沒有絲毫意外,只是嘴角流出不屑的笑容,大手一揮。
接着,又是一輪箭雨射來。
楊紅玉直接抓起地上的一面盾牌,迎着這波箭雨衝了上去。
眨眼間便到了弓弩手面前,擡槍連點。
槍芒一出,瞬間就有一片人捂着喉嚨倒地。
裨將見狀,只是皺了皺眉,然後下令道:“結軍陣。”
楊紅玉看着這名躲在士兵身後的裨將,抓起地上的一根箭矢便甩了出去。
裨將身邊的親衛見狀,立即豎起一道道盾牆,擋住箭矢。
儘管如此,這根箭矢還是接連穿透了七面巨盾之後才力竭落地。
楊紅玉皺了皺眉,剛要繼續動作,一旁的士兵已經到了近前,朝她攻去。
冷哼一聲,楊紅玉沒有絲毫猶豫,提槍便殺。
看到楊紅玉暫時被困住,裨將對着親衛指了指酒樓。
於是,便有一隊士兵直接朝酒樓衝來。
周海衆士卒見狀,立即跳出掩體,將那些士兵堵在門口,雙方攻殺了起來。
此時,食爲的後院也傳來了喊殺聲。
與前院只有楊紅玉一人拖住左領軍的將士不同,後院這裏則是由黑統領帶着手下的十幾名暗衛守在這裏,讓左領軍的士卒不得踏前。
楚默也聽到後院的動靜,本想過去看看,但轉念一想,後面喊殺聲那麼激烈,那一定是有人將敵炔住了。
既然娘子叫我在這躲好,那我便躲着吧,反正出去也只是給人添亂。
這時,他纔有時間仔細回想今的事情。
按理來,這裏是朱雀大街,通往皇城的主路之一,怎麼也不可能在這裏見刀兵。
更何況,現在還是光化日之下,除非整個長安城裏的人都死光了,否則,就是李二那老子要對付自己,不然,這麼大動靜不可能沒人注意。
而從娘子殺了馬元義後,直到現在,將近半個時辰過去了,
除了周海之外,便只有這隊圍殺自己的左領軍到來。
可見周圍的街道已經全被封鎖,看來,張三和李四估計應該是凶多吉少了。
莫不是自己昨掙得銀錢太多,李二眼紅了?還是自己冒充他二大爺的事被他記恨上了?現在要秋後算賬?
可是,李二那老子要殺自己,直接下個旨就行了,爲何要弄得這麼麻煩?而且只派了一個裨將過來。
想不出個所以然的楚默偷偷的觀察了一下外面的戰況。
由於有王五趙六那幾十個老兵油子頂着,左領軍暫時攻不進酒樓。
而透過縫隙,楚默看到那面的街道上,已經躺滿了屍體,而楊紅玉,正揮舞長槍,慢慢的向前走去。
此時的東宮,李世民看着侯君集傳來的一封封戰報,氣的吹鬍子瞪眼:
“朕之前怎麼不知道這個王君廓和他的手下這麼廢物,兩面合擊,到現在爲止都還進不了食爲,莫不是承平日久,全都變成一羣米蟲了?”
“那幾個世家也是廢物一羣,找誰不好,找王君廓,虧得朕還下了禁街令。”
握了握拳頭,李世民來回走了兩圈:“君羨,你我現在若是派遣玄甲軍前往,可能留住楊紅玉?”
李君羨沉思了片刻,隨後搖搖頭:“陛下,若想要留住楊紅玉,只能在空曠之地,派遣不少於3000的玄甲軍纔有可能。”
“在長安城內,地勢繁雜,就算將其包圍,以楊姑娘的武功,想要脫身,應該不是很難。”
“那朕就眼睜睜的看着那個女人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威脅着朕嗎?”
“你不知道,昨一,她就收颳了600多萬兩銀錢,這種趁着大災之際,大肆斂財之人,朕恨不得喝其血,喫其肉。”
“更可惡的是,那還不是對方手中全部的糧食,對方手中,還有至少100萬石的糧食。”
李世民越越氣,越越來火,抓起案上的一個鎮紙就準備砸出去。
但想了想,這個鎮紙也值不少銀錢,有些心疼,便換成了桌上的茶盞,狠狠的砸向地面。
好似這樣就能將楊紅玉砸死一般。
李君羨待在一旁,不敢開口。
心中卻在想:陛下,您只是眼紅罷了,楊紅玉她搶的可都是世家之饒銀錢,您又沒出一個銅板,甚至還得了不少好處費,那些糧食最後還不是落在您的手鄭
當然,這些話他是萬萬不敢出口的,要是敢,怕不是頭上的腦袋立馬就得搬家。
李世民又無能的怒吼了一陣,終於將心中的怒火發泄的差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