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開戰(二)
但卻因爲無法抵禦朝艦隊的攻擊,和擔心對方會主動向自己發起進攻。
是以,蘇我蝦夷直接下令收縮防線,使得原本佔據主動優勢的軍隊轉攻爲守,開始進行着重防禦。
而山背大兄皇子在經歷了最初的彷徨與迷茫後,便是大喜。
自己手上有着這麼一支無敵的艦隊,蘇我蝦夷又算的了什麼?
當下,他就找到了艦隊指揮官,希望它能出兵幫自己滅掉蘇我蝦夷。
然而,讓山背大兄皇子失望的是,艦隊指揮官直接以自己的艦隊來此是爲了休整的,並不想參與他們的戰鬥爲由,將其打發了。
儘管自己的提議被拒,但山背大兄皇子卻沒有絲毫氣餒,不但連夜派人送來了大筆的金銀珠寶,更是挑選了300名倭女勞軍。
對於山背大兄皇子送來的一切,艦隊指揮官沒有絲毫客氣,全部盡數收下。
不僅如此,他還列出了一系列的補給清單,希望對方能儘快提供給自己。
當山背大兄皇子看到清單之上不但有鐵礦、硫磺、硝石等一系列軍工用品,還有木炭、魚油、陶瓷等諸多生活用品後,立即雙眼放光。
在他看來,清單之中,必定有製作那些火炮和火銃的原材料,自己只要稍微觀察注意,就一定能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
於是,他對於指揮官的要求全部都是來者不拒,對方需要什麼就給什麼,對方想要多少就給多少。
什麼?你對方要的數量太多?暫時沒辦法湊齊?
那好辦啊,缺少礦產,那就派人去挖,人數不夠,挨家挨戶的給我徵招勞力。
生活物資不夠?
沒關係,一家店鋪一家店鋪的給我砸開,需要什麼拿什麼。
你那些都是大貴族的店鋪,他們都不是好惹的?
他們不好惹?我堂堂倭國皇子,未來的倭王就好惹了?
朝的將士就好惹了?
誰要是敢有絲毫意見,沒事,直接一刀送他們去見照大神就校
於是乎,在山背大兄皇子那近乎掠奪的方式下,但凡楚默的艦隊有所需求,都會被第一時間安排滿足。
而艦隊指揮官每次在索取完物資之後,當晚便會趁着夜色,用船將其運送給停泊在海上的補給船隊,讓他們運回福江島,供楚默建設福江島。
對此山背大兄皇子好似一無所知般,一如既往的有求必應。
在他看來,不怕對方不開口就怕對方沒需求。
對方若是沒有需求了,那就明自己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那離自己被對方捨棄也就不遠了。
而也正是因爲山背大兄皇子如茨大方,頻繁的給艦隊運輸物資,使得蘇我蝦夷這邊潛伏的暗探摸不清雙方的情況。
最後只能將自己探聽到的消息原原本本的複述給蘇我蝦夷。
當蘇我蝦夷看到暗探傳回的消息之後,心中又驚又怒。
驚得是,朝軍隊如此強橫,爲何還要覬覦自己這彈丸之地?
怒的是,對方如此貪婪,猶如填不滿的無底洞一般。
山背大兄皇子那個蠢貨竟然還要客客氣氣的供着他們?
可惜自己想要報大腿,但路卻被自己直接斬斷了。
其實他是心裏嫉妒,他也想報上楚默的大腿。
可是自己之前公然毀約,並一聲不吭的逃回了九州島,現在想要再找楚默,恐怕對方一見面,就會用那燒火棍將自己打成篩子吧?
爲此,蘇我蝦夷那是過得膽顫心驚,每晚上基本都會夢到朝大軍攻破九州島,而後楚默親手用火銃將自己打成篩子。
現在的他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一時間竟沒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當一衆家臣們看到一臉滄桑,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頹廢感的蘇我蝦夷的時候,全都嚇得了一跳。
不過衆人也明白自己的主人這是在擔憂什麼。
其實自從海上那一戰之後,很多蘇我蝦夷這邊的幕僚和家臣也全都產生了改換門庭的想法,只事時機未到而已。
就這樣又過了五,距離海上之戰已經過去差不多半個月了。
在這半個月中,山背大兄皇子率領的軍隊,每都在向蘇我蝦夷的領地發起進攻。
可奇怪的是,儘管對方的進攻節奏無比緊湊,但卻沒有攻下哪怕一個村莊。
即便有的地方被攻陷了,但很快就又會被蘇我蝦夷這邊的軍隊奪回。
雙方經過這半個月以來的攻伐,領地竟然還是停留在原地沒有任何變化。
而在這半個月中,楚默的艦隊好似不存在般,竟然沒有主動出擊過哪怕一次。
一開始,蘇我蝦夷也很是奇怪,不知道對方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但在經過半個月的觀察之後,他終於明白,對方的艦隊很可能有着某種限制,根本就無法離港作戰。
爲了應證這一猜測,蘇我蝦夷便開始了有目的的刺探,派出了大量的軍隊由陸地朝着山背大兄皇子的領地發動進攻。
原本雙方的實力就有存在差距。
雖然山背大兄皇子這邊憑藉這朝艦隊的威勢,取得了一些貴族的支持。
但由於他幾次三番的掠奪物資,很快就將這些路人緣敗光了。
那些中間派的貴族勢力在經歷了幾次洗劫之後,便開始倒向了蘇我蝦夷。
不是幫着他們傳遞情報和運送物資,就是在交戰的時候,在背地裏陰山背大兄皇子的軍隊一把。
使得山背大兄皇子無比被動,一時間竟有些焦頭爛額。
而蘇我蝦夷的軍隊,又是一路勢如破竹,直接揮兵拿下了名古屋,眼看着就要逼近東京。
正當山背大兄皇子這邊再也承受不住蘇我蝦夷大軍的下一次進攻的時候,福江島那邊的楚默在等待了一個月後,終於動了。
首先,楚默以自己的名義,向蘇我蝦夷發出了一份通知函,要求對方儘快履行協議,歸還自己的領土。
接着,又用武士彠和李君羨二位國公的身份,向蘇我蝦夷遞交了一份遣詞嚴厲的信件,要求其返還領地,均未得到蘇我蝦夷的恢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