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援軍
至於長安城,李世民哀嘆一聲,即便現在讓所有軍隊入城救援,恐怕最後起到的作用也不會有多少。
與其在這浪費人力物力,還不如直接抓捕楚默和崔盈盈。
只要自己將其二人中的一個抓住,那麼,今日的損失,定會讓他們百倍奉還。
就在李世民剛剛想明白其中的利弊,準備收攏部隊,繼續前進的時候,一名斥候衝了過來:
“啓稟陛下,前方發現大股疑似五姓七望之人,正在往明德門方向移動,現在已到崇業坊,預計很快便要出城。”
聽到斥候的彙報,李世民瞬間來了精神:
“對方有多少人?”
斥候遲疑了一下,最後硬着頭皮道:
“陛下,對方差不多有五六萬人,婦孺老人孩居多,成建制的部隊差不多有5000人左右,還有一些僕從壯漢,也皆手持兵刃,數量不好判斷。”
聽到對方有這麼多人,李世民頓時嚇了一跳,隨即看向自己身後的軍隊。
之前因爲擔心城中百姓安危,自己分出一部分兵力救援,現在手下能用之兵,也僅僅不過三四千人而已。
不過,想起對方拖家帶口,隊伍當中羈絆頗多,若是對上,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
想到這,李世民立即下令:
“傳朕旨意,收攏散兵,全軍進發,朕要會會五姓七望的這些逆賊,問問他們,究竟爲何要反叛與朕。”
只不過,話音落下,他卻看到跪在自己面前的斥候動都沒動一下,還是跪在原地。
“怎麼,莫不是你還有什麼事情要報?”
斥候面色難看的擡起頭,對着李世民道:
“陛下,對方帶着大批的老弱婦孺,不是帶着她們逃生的,實則是將她們放在隊伍最後,用來充當障礙,延緩我軍追擊的速度。”
“還請陛下儘快想好應對之策。”
聽到斥候的話,李世民和身邊的幾個將士全都面色大變。
之前他們以爲,五姓七望之人是捨不得自己的族人,寧願帶着大量的老弱婦孺,拖慢自己的腳步,也不願捨棄他們。
還爲此在心底裏狠狠的佩服和嘲笑了他們一把。
但現在看來,情況並非自己所想的那般,對方這樣做,明顯是別有目的。
且那些隨行的老弱婦孺,到底是不是崔家之人,其實還有待商榷。
想到這,衆人立馬便將目光看向了李世民,等待皇帝陛下的聖裁。
此時的李世民,也已經想清楚了五姓七望的把戲,面色變得陰沉無比。
想了想,他直接對着面前的斥候道:
“你帶一隊人馬,沿途叫喊,讓那些被五姓七望裹挾的百姓,速速離開他們的隊伍,否則,當朕兵鋒所致,定要將他們當成叛逆,一同誅殺。”
斥候聽後,立即行禮告退。
與此同時,接到命令的北衙六軍和南衙16衛,也已經陸續趕到,分別從各個城門口開始入城平叛。
楚默所在的明德門,此時也迎來了一支禁軍。
他之所以不着急逃走,還留守在明德門,等的就是這支援軍。
此時的明德門,只是在被林菀收編的時候,出現了一絲短暫混亂之後,便快速的恢復了平靜。
等楚默一行人趕到的時候,便立即下令,將一切重新恢復。
待得張太新奉命帶着一衆禁軍來到明德門,準備進城平叛的時候,並未發現任何異常。
儘管心中有些疑惑,如今長安城混亂不堪,爲何明德門獨善其身,未曾發生動亂?
但看到城門上下,皆是自己熟悉的面孔,張太新便沒有思考太多。
可能那些叛逆並沒有從明德門突圍,而是選擇了其他幾門也不定。
依照規矩,張太新亮出了虎符和調兵令,讓守城的將士驗過之後,便着急忙慌的讓手下士卒進城。
自己可是奉了陛下之令進城平叛,多耽擱一分,在此多停留一息,那自己的功勞很可能就會縮減,被其餘的援軍搶去。
一心想着往上爬的他,只是着急進城搶功,絲毫沒注意到,周遭出現了無數的生面孔,且在一個角落中,正有一雙熟悉的眼眸,正在上下打量着他。
經過一番反覆的檢驗,就在張太新耐心即將耗盡,準備發飆的時候,守門的士卒這才一臉諂媚的將調令交還給了張太新:
“大人,一切無誤,還請大人收好。”
張太新不耐煩的接過調令,而後一臉厭煩的問道:
“現在城內局勢如何?叛軍都盤踞在什麼地方?”
士卒左右張望了一下,而後偷偷摸摸的湊到張太新耳邊道:
“大人,的剛纔聽一個路過的千牛衛,叛軍已經攻進了朱雀門,現在正在全力進攻承門,估計。。。估計那裏也堅持不了多久。”
話音落下,士卒只感覺胸前一緊,擡頭一看,就見張太新的一隻大手已經死死的抓着自己的衣領,怒目圓瞪的注視着自己:
“你敢胡襖,矇騙本將,信不信本將將你就地格殺?”
士卒聽後面色大變:
“大人,這話不是的瞎編的,的也是聽那名千牛衛的,他們現在已經全部趕往皇城勤王去了,的,的只是好意提醒一下將軍。”
聽士卒這麼一,張太新愣了一下,隨後面色難看的鬆開了士卒的衣領。
正在這時,不知道從哪裏傳來一聲嘀咕:
“這人是不是腦子有病,陛下被困,不想着趕緊進宮救駕,還在這裏拖延時間,這是不怕掉腦袋,還是覺得救駕之功微薄,可有可無?”
儘管聲音很,但還是一字不落的傳進了張太新耳鄭
他面色難看的在人羣中搜索了一番,並沒有發現在背後嚼舌根之人。
不過,轉念一想,對方的也沒錯,當務之急,就是進宮救駕,自己爲何還要在此浪費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