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1章 四方伐周(十三)
見李世民看着李泰的背影發呆,長孫無忌不禁輕咳了一聲,打斷了對方的思緒。
思緒被打斷,李世民十分不爽的看着這個大舅哥,不滿的道;
“你怎麼還沒走?莫不是還有什麼事情?”
見李世民語氣不善,長孫無忌裝出一副擔憂的樣子道:
“陛下,恕臣斗膽直言,剛纔觀四殿下的言行舉止,絕非良善之人。”
“若是可以,還請陛下儘早爲四殿下指定名師,矯正其言行舉止,如若不然,日後恐生事端。”
聽到長孫無忌的話,李世民愣了一下,但旋即便搖搖頭道:
“晚了,青雀如今已至舞勺之年,性情已定,再做矯正,爲時晚矣。”
完,嘆息連連。
長孫無忌聽後,也立馬跟着附和了幾聲:
“唉,是極,是極,如今已經成型,什麼都晚了。”
“既然如此,那陛下,是否早日恢復太子之位?也好讓朝中大臣們安心啊。”
提及太子,李世民的臉瞬間黑沉了下來。
“休要提那逆子,今日若不是青雀來的及時,那朕與你,就要受那逆子的矇蔽了,如今他怎還有臉肖想那個位置。”
聽到李世民直言不諱的否定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長孫無忌心中樂開了花,但臉上卻是一副愁雲慘淡的樣子道:
“可陛下,我們馬上就要與北周開戰,您此時若不訂立太子人選,那臣唯恐您御駕親征之後,京城無人鎮守,與大局不利啊。”
長孫無忌的,李世民又何嘗不知。
但現在,他心裏亂糟糟的,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太子人選。
讓李承乾繼續當太子。
不對方是個殘疾,就他那多疑且不擇手段的性格,將來能不能坐穩江山都還是個事呢。
至於李泰,如此生性殘暴,目無兄長親情之人,如何能夠繼承大統。
至於其他幾個兒子。。。
思及此,李世民忽然想到了死去的李恪。
心中有些許的動容。
若是對方現在還活着,那會長成何等模樣?
是否會和自己的其他幾個兒子一般,親情淡漠?做事不擇手段呢?
想到這,他再次長嘆一聲,心有所感的看向長孫無忌道:
“恪兒當初身死的時候,是埋在了嶺南吧?”
“你等下出宮之後,去找楚默商議一下,將他的墳冢遷回長安,葬進皇陵吧。”
突然聽李世民提及此事,長孫無忌愣了一下。
但又馬上反應了過來。
一個死人而已,自己有什麼好擔心的。
正欲答應,就聽李世民再次道:
“還有,朕若是沒有記錯,當初楊妃與朕,應當還有一子,名叫李什麼的。”
“你去問問楚默,那個孩子現在在哪,若也在嶺南,那這次就一起接回來吧。”
到這,他再次停頓,而後又是一聲嘆息道:
“待得將他接回之後,就直接讓其陪侍在皇陵當中,爲其兄長守靈三年再吧。”
長孫無忌被李世民的這一操作弄懵了。
若對方是因爲今日之事,有感而發。
那爲何要將李恪千里迢迢的折騰回長安,還讓他的弟弟爲其守靈?
這是不是,皇帝他有別的想法?是想立楊妃一脈爲太子?
可若是對方想要另立楊妃一脈,那爲何又不將楊妃的墳冢遷回?而是任由其漂泊在外?
這不明擺着是讓李愔心裏嫉恨自己嗎?
長孫無忌想不明白李世民此舉的用意。
但也不能違逆對方的命令。
畢竟,李世民只是想讓自己的兒子迴歸皇陵而已。
若是這都阻攔,一旦事情傳揚出去,那自己豈不是要被前朝那些舊臣嫉恨一輩子。
想到這,長孫無忌急忙行禮應允。
見長孫無忌並沒有反對自己的決定,李世民眼中閃過一抹詫異。
莫不是自己想錯了?對方的目的,不是楊妃一脈?
想想也是,對方乃是觀音婢的兄長,又豈會幫助別人家的孩子上位。
既然如茨話,那他現在的目標,豈不是隻剩下一個了?
想到這,李世民忽然開口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輔機,今日之事你也看到了,高明和青雀都不適合繼承大統,如今朕的麾下,也只剩下了雉奴一人了,你覺得他以後能否成器?”
聽到李世民的問詢,長孫無忌很想,李二,他就是我支持的人選,你趕緊將他立爲太子。
可長孫無忌知道,若是自己真這般了,那李世民絕對會懷疑今日之事有貓膩,和自己有脫不開的干係。
“陛下,雉奴如今年紀尚幼,且臣與九皇子殿下接觸的不多,所以並不清楚其秉性和才識,所以不敢妄言。”
“噢,這麼,輔機是不看好雉奴了,那不知道你心中的太子人選是?”
李世民饒有興致的盯着長孫無忌,看的對方脊背發寒。
“陛下,實話實,之前老臣是中意高明的,與他也頗爲親近。”
“可這段時間,對方做的這一樁樁,一件件事情,都讓老臣感到心寒,所以,臣現在沒有任何人選,一切,全憑陛下做主。”
李世民沒想到長孫無忌這個老狐狸,到了現在還不將狐狸尾巴露出來,還在藏着掖着,不禁冷笑一聲:
“既然如此,那這太子之位,就暫時擱置吧,等到恪兒與其弟弟回京之後,再做定奪吧。”
聽到這話,長孫無忌心中一驚,莫不是這李二真的有立李愔爲太子的想法?
這個念頭剛一升起,就被長孫無忌直接掐滅。
不那李愔,一直生活在嶺南,如今是個什麼模樣。
只對方與楊家走的極近這一點,對方就不可能成爲太子。
更何況,他還是楊妃所生,若是立他爲太子,那着李唐江山,豈不是又要回到楊家手裏?
最關鍵的是,長孫無忌可是僅有幾個知曉當年楊妃是怎麼死的人。
知道李世民是不可能立李愔爲太子的。
對方這般,完全就是在試探自己。
且自己背後的那位,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將謎底告知了自己,讓自己從容佈局。
如今看來,那位還真是高瞻遠矚,早早定下計策,這才讓自己押對了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