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章 送神(下)
第二早朝的時候,長孫皇后便以李世民的名義,當衆宣佈,立李治爲太子。
原本長孫皇后是屬意長樂公主李麗質的。
但卻遭到了長孫無忌的反對。
按照長孫無忌的話,如今的李麗質,還在嶺南爲質,生死未卜。
若是立起爲太女,那嶺南肯定會趁機獅子大開口,甚至會攪動風雲。
更何況,長樂公主也不是一個安分的主,立她爲太女的話,長孫無忌擔心將其接回長安之後,會有異變發生。
爲了不改變現今的局勢,也爲了能夠平穩過渡皇權,不再節外生枝,所以,兩人最後還是決定,立不滿十歲的李治爲太子。
旨意下達,朝中反應平平,並沒有人站出來阻攔。
畢竟,頭鐵的都已經上路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貪生怕死之輩。
至於長安之外的那些官員,即便他們有意見也沒用。
畢竟這是皇帝“親自”任命的太子。
最主要的是,所有人都認爲,如今的李世民春秋鼎盛,至少還能活個幾十年。
即便新立的太子不行,那也有大把的時間來更換。
畢竟先前的李承乾,就是因爲不上進,這才被撤換的。
此時還有許多人不知道李承乾和李泰已死。
只以爲他們一個是被廢掉太子之位後,被李世民軟禁了。
一個是爭奪太子之位,惹的李世民不喜,也被關押起來,這纔沒了消息。
將李治立爲太子之後的當,長孫無忌便讓人在甘露殿門外將這一消息接連宣讀了幾遍。
也算是告知了李世民,讓其能夠安心上路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的甘露殿內,儼然一副地獄般的慘狀。
在甘露殿被封閉的第二,由於缺少食物和飲水。
裏面的宮女太監就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爭鬥。
原本數十名的宮女太監,因爲僅存的一點食物就大打出手,很快便死了近半。
之後更是因爲有幾名太監,想要趁着李世民瘋癲之際,搶走對方手上的子劍。
畢竟,在這殿內,還有什麼比子劍更好的武器。
豈料,原本已經漸漸歸於平靜的李世民,被對方這一刺激,再次暴怒,直接將那些想打他主意的太監殺了個乾淨。
更是將他們捨生忘死爭奪而來的食物和水全都搶走霸佔。
如此一來,剩下的宮女太監自然要和他拼命。
奈何李世民雖然養尊處優了多年,但他畢竟是馬上皇帝,且手中還有子劍護持。
所以,一面倒的屠殺只是持續了不到一刻鐘時間。
宮女太監們再次丟下十數具屍體之後就一鬨而散了。
對此,李世民並沒繼續追擊,而是任由他們四散逃走,自生自滅。
至於長孫無忌派人前來宣佈,立李治爲太子的消息,李世民也確實是聽到了。
只不過,聽是聽到了,也明白對方的意圖是什麼,但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又殺了兩個試圖靠近他的太監,以此來緩解心中的怒火。
而也就在李治成爲太子的同一,經過一路奔波的吐蕃大軍,終於來到了梁州城外。
一開始,他們並沒有打算直接進城劫掠。
畢竟虎死威猶在,且大唐如今看着破落,但能一下子眼都不眨的拿出幾百萬兩犒軍,足以見得其底蘊深厚。
是以,剛剛抵達梁州城外的他們,只是派遣了一隊人馬,前去與前來迎接的梁州刺史交涉,希望對方能讓他們進城採買。
梁州刺史張彤,早就接到了長安的命令,知道這些吐蕃蠻夷想要在梁州進行一番的採買和物資補給。
所以早就做好了準備。
於是二話沒,直接打開了城門,將對方放了進去。
吐蕃使者見梁州刺史這麼上道,當即便喜滋滋的帶着一隊蠻兵,帶着他們辛辛苦苦,用生命和血汗換來的數百萬兩紙鈔,浩浩蕩蕩,囂張跋扈的進了梁州城,準備將半個城池的物資搬空。
只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當他們興沖沖的採買了一番,然後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掏出紙鈔,想要結漳時候。
迎來的,不再是商家的恭維和客氣。
迎來的,卻是深深的鄙夷和不屑。
眼睜睜的看着對方將自己手中的紙鈔揉成一團丟在地上,而後用腳狠狠踩踏了幾下。
一衆蠻兵差點氣得雙眼噴火,當場就要拔刀,將這些低賤的商賈砍殺當場。
只是,當他們看到商賈從櫃檯下方,直接拖出一個麻袋,而後將一麻袋的紙鈔傾倒在自己腳邊的時候,所有人驚得差點沒把自己的眼珠子都瞪出來。
然而,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對方隨意的從地上抓起一張紙鈔,在自己面前揚了揚,而後緩緩的啐了一口道:
“一百萬面額的,見過沒?”
看着對方手上那一張一百萬面額的紙鈔,再看看自己手上,那一張張一兩面額,最高也不會超過十兩面額的紙鈔。
這一刻,饒是這些鐵血漢子,也忍不住當場抱頭痛哭起來。
要知道,他們一直以爲,這些紙鈔是和銀子掛鉤的。
一兩紙鈔就能兌換一兩現銀。
可現在看來,自己這是被人欺騙了。
從對方隨意的便拿出那一麻袋紙鈔,且上面的數額,巨大到自己不敢想象的地步。
這些樸實的蠻兵,就已經明白,自己這是被缺猴耍了。
他們辛辛苦苦,用命換來的紙鈔,甚至很可能連一個銅板都不值。
知道自己被耍之後,吐蕃使者並沒有當場發難,而是安撫了一下身邊的蠻兵,而後直接帶着他們出了梁州城。
當下午,吐蕃使者便以採買的物資數量巨大,需要大量的士兵搬運爲由,帶着數千蠻兵,浩浩蕩蕩的開進了梁州城。
此時的梁州城,因爲朝廷的幾次三番調兵,城內兵源枯竭,所餘也只不過是幾千士卒。
面對蠻兵這浩浩蕩蕩的隊伍,最終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下了。
不然要怎麼辦?
人家城外可是還駐紮着幾萬士卒。
想以城內那幾千士卒,去抵擋幾萬大軍的進攻,怕不是覺得自己死的不夠安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