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9章 崔林決裂(上)
接着又開始對城內的氏族豪紳揮動屠刀,將那些膽敢造次,或者存有異心的人盡數清理。
之後便直接開始對四周城牆進行加固。
在蘇定方看來,自己拿下了鄂州城,崔林聯軍必定會誓死反撲。
只要自己能在對方的反撲中堅持下來,等到北周的援軍到來,那一切就已經成爲定局。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拿下鄂州城,沒有等到什麼援軍,也沒等到崔林聯軍的反攻。
最先等到的,反倒是大周的求援令。
經過連番大戰,大周國力消耗巨大,國內因爲頻繁戰亂和百信的流離失所,而造成糧食的減產甚至絕收。
爲了儘快恢復生產,也爲了儘快平定戰亂,所以楚馨決定收縮防線,縮減軍費開支和糧草供給。
只不過,命令還未來得及發出,就得到蘇定方帶兵攻下了鄂州。
得知這一消息的楚馨,第一時間便想到了讓蘇定方就地籌措糧草的計策。
畢竟江南之地富庶,多是魚米之鄉。
若能就地籌措糧草,爲大周減輕負擔,暫解燃眉之急。
那就能讓大周喘口氣,讓大周的百姓喘口氣。
只要緩過這口氣,只要大周百姓能夠撐到下一次的糧食豐收,那這次的危局就已差不多解了。
至於蘇定方在江南道劫掠,會不會引起當地百姓的憤慨和憤怒,會不會爲將來統一江南兩道帶來困難。
這個楚馨已經顧不上了。
此時的她,最主要的是穩定住大周國內的根基。
得到女帝陛下親筆信的蘇定方,此時也明白了大周國內的困境。
當即二話不,直接下達了新的徵糧令。
讓手下的士兵,開始挨家挨戶的徵糧。
手裏有餘糧的,能夠滿足徵糧需求的百姓,自然是相安無事的。
至於手裏沒有餘糧,交不上糧的,他也沒有亂殺無辜。
只是給其留足了足夠抵達江州的口糧之後,便將其驅趕出了鄂州城。
對此,城內的百姓怨聲載道,但卻也沒有多少反抗。
畢竟不反抗還能留有一條活命,膽敢反抗的,則全部都成煉下冤魂。
至於城內的富戶豪紳,高官士族,蘇定方則採取了高壓政策。
直接帶兵圍了他們的宅院,而後按照自己調查而來的數據,逼他們交出至少四分之一的家底買命。
一般富戶爲了保命也就照做了。
但那些高官和士族,覺得蘇定方統治鄂州,必然是少不了他們的,便開始聯合起來,強硬抵抗。
對於膽敢抵抗者,蘇定方則是直接殺無赦。
不管對方背景如何,不管對方口碑如何,也不管對方是否有在官府任職,只要膽敢反抗,立刻就地格殺。
在殺了幾批人之後,這些高官氏族終於知道怕了,開始乖乖的將蘇定方要求的額度繳納。
畢竟對方只是要了他們四分之一的家底,即便傷筋動骨,那也總好過被滅門不是。
狠狠的扒了一層鄂州城的皮後,蘇定方就再次放縱士兵,開始封閉消息,對周邊進行劫掠。
這次的劫掠,不比之前林峯鎮守的時候。
林峯鎮守期間,每日斥候進進出出無數次,得到的消息,基本都不需要等到彙報給太守府,便會被城內的高官氏族知道個一清二楚。
所以,他們對城外的事情瞭如指掌。
但現在,蘇定方坐鎮全城,每日雖然也是斥候來往不斷,但卻禁止任何人打探消息和軍情。
一旦發生消息泄露,不管是膽敢刺探之人,還是那些負責傳遞消息的斥候,全部人頭落地。
如此一來,就能保證消息的絕密性。
所以,此時的鄂州城內,除了蘇定方外,其餘勢力全都成了聾子和瞎子。
而他再次縱兵劫掠的事情,也因此遲遲沒有被泄露出去。
在火速籌集到鄰一批糧草和物資之後,蘇定方便直接派軍,將其護送回了大周國內,而後便等着崔林聯軍的瘋狂報復。
此時的他,已經得到了消息,崔盈盈已經率領大軍和林菀以及林峯的潰兵會合,此時正在距離鄂州之外,不到半日路程的地方駐紮休整。
林菀帶着軍隊與林峯會合之後,便在原地直接安營紮寨,等待崔盈盈的大軍前來。
原本林菀是想帶着麾下的軍隊,直接脫離崔盈盈的。
但行至半路,卻又改變主意。
她感覺自己若是就這麼走了,那就太虧了。
爲崔盈盈打工這麼久,自己怎麼也得帶走點什麼吧。
於是,在與林峯會合之後,她便找了個地勢陡峭,易於埋伏的地方進行整頓。
並且命人火速給崔盈盈送去軍情,讓她務必儘快趕到簇與自己會合,共商託大計。
崔盈盈一開始還做着合兵擊潰蘇定方的美夢。
等林菀和林峯合兵之後,將蘇定方趕出鄂州,自己再繞道隨州,長驅直入淮南道,截斷對方的後路,將其一網打盡。
卻不曾想,蘇定方的北周軍敗湍消息沒收到,反倒是收到了林峯敗湍消息。
這可把崔盈盈氣壞了,怒罵林菀用人不淑,竟讓林峯那個廢物當了鄂州太守,導致鄂州城破。
只是,當崔盈盈看到確切的戰報,知道了前因後果之後,原本的熊熊怒火,好似被人一盆水澆滅了一般,頓時偃旗息鼓起來。
看着戰報上面那字字泣血的彙報,崔盈盈只感覺胸口一陣憋悶。
她怎麼也沒想到,鄂州城竟然會是因爲慈事而丟失的。
暗罵了一聲城內的那羣廢物,不顧大局就胡亂插手的同時,也怪林峯沒有很好的掌控全局,致使鄂州城上下不能軍民一心,導致誤會頻發,這纔給了蘇定方可趁之機。
埋怨了林峯一番之後,她便急忙整軍,加速前進,越過隨州城,直奔鄂州而去。
急速前行了幾日時間,顧不得人困馬乏,崔盈盈終於帶着麾下大軍趕到了林菀和林峯的駐紮地,準備與其會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