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9章 長安亂(中)
面對四面八方洶涌而來的禁軍士卒,千牛衛們只能邊打邊退。
一邊抵抗各處洶涌而來的各處禁軍,一邊收攏己方陸續支趕來援的袍澤。
由於最高指揮的統領已經戰死,剩餘的幾名副統領又各自不服。
即便到了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也都是各懷心思。
有人想要立住陣腳,就此繳械投降,想長孫無忌尋得一線生機。
有人想要趁機打出長安,前往朔方投靠李世民,迎回他們真正的皇帝陛下。
更甚至,有人野心膨脹,想要藉機反出長安,尋找一塊自由之地,自立稱王。
然而,不管衆饒心中所想如何,當務之急,都是應該先穩住陣腳,抵抗住禁軍的攻擊,從這場戰鬥中存活下來,才能另謀出路。
只是,道理都懂,但行動起來的時候,卻又各自爲營,恍若一盤散沙一般。
千牛衛的兵力本就比各路禁軍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全力抵擋的時候,興許還能苟延殘喘一番。
如今各自爲政,形如一盤散沙,又豈會是同樣戰力不俗的禁軍的對手。
所以,在己方各存心思的情況下,千牛衛好不容易殺出朱雀門,隊伍便迅速的土崩瓦解,分崩離析了。
三名各存心思的副統領,直接就帶着各自麾下的士卒,朝着三個方向直衝而去。
那個想要投降長孫無忌,甘當鷹犬的副統領,在衝出朱雀門的第一時間,便組織隊伍在城牆下展開防禦陣型,想要固守,與長孫無忌相持,從而獲取談判的籌碼。
至於其他兩支隊伍,一支直奔明德門而去,想要就此打出長安。
而另一支,則想趁亂在長安城內劫掠一番,爲自己日後稱王稱霸攢足資本。
逃離的兩支還好,各處圍攏過來的軍隊,只以爲是朱雀門受到了攻擊,皇帝陛下處於危險之鄭
所以全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朱雀門處,並未有誰下令去追擊那兩支逃走的隊伍。
如此一來,主動留下來,想要談判的那支千牛衛,自然成了衆矢之的。
對方連開口討價還價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各處涌來的軍隊所包圍。
不僅如此,由於對方想要依靠宮牆作爲掩護,固守談牛
被周遭的禁軍認爲是留下來斷後,絲毫不給對方拖延時間的機會。
朱雀門內的守軍更是趁機將滾木、火油、金汁運上城牆,居高臨下的對他們展開了投擲攻擊。
若不是長安城內禁止使用火器和火藥,估計這會這支千牛衛早就被殺得片甲不留了。
自從長孫無忌掌權之後,擔心自己遭人暗算。
所以廢除了李世民想要重新裝配禁軍的打算,繼續維持對方當初的詔令,禁止長安城內使用一切與火藥相關的產物。
甚至就連深受人們喜愛的煙花,也直接禁止了。
但凡發現持有者,一律視爲謀反,直接抄家滅族。
面對如此嚴苛的禁令,除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或者是真有異心。
否則的話,沒有人會頂風作案。
所以,這次圍僥戰鬥持續了這麼久,卻只聞刀劍碰撞的聲音,而沒有聽到火器轟鳴的聲音。
固守在宮牆下的千牛衛統領,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統領着這麼多人,竟然連開口談判的機會都沒有,就差點遭了滅頂之災。
此時的他有些後悔沒聽兩個袍澤的告誡,隨着他們逃離長安了。
可現在什麼都晚了。
看着麾下的精銳一個個慘死在敵饒屠刀下。
看着四面八方射來的箭矢,以及頭頂上不斷落下的重物和各種噁心酸臭的液體,這一刻,他徹底崩潰了。
指揮官一崩潰,被其指揮的隊伍自然而然也就跟着一起垮掉了。
即便千牛衛再如何勇猛,再如何拼命,卻始終抵不過數倍於他們的禁衛軍。
不到半個時辰,這支留下來想要苟活的千牛衛便被剿殺殆盡,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而那名想要背道而馳,投靠長孫無忌的副統領首級,更是被直接呈現到了長孫無忌的面前。
看着副統領那死不瞑目的頭顱,長孫無忌大手一揮,直接命人將其和千牛衛統領的首級一樣,直接懸掛到了朱雀大門之上。
讓每日上下朝的文武進出的時候觀摩觀摩。
讓他們知道背叛自己的下場。
朱雀門前的戰亂算是平息了。
可長安城內的混亂,纔剛剛開始。
兩支想要殺出長安的千牛衛,在朱雀門前分別之後,便各自找尋了方向,開始一路前校
想要直接出城的那支隊伍,因爲目標明確,且一路直線前校
所以吸引了大部分禁軍的注意。
他們一邊在朱雀大街到明德門之間的路上佈下層層防禦,以此來延緩對方的行進速度。
一邊向各處求援,勢必要將這支叛軍盡數全殲。
千牛衛在逃出朱雀門後,一開始信心十足,士氣飆升,跟隨着副統領一起朝明德門殺去。
只是,衝着衝着,漸漸的,隊伍行進的速度就越來越慢。
周圍越來越多的阻擋,讓他們舉步維艱,甚至到了後面開始寸步難行了。
越來越多的禁軍從四面八方洶涌而來,將他們困死在了前往明德門的道路之上。
禁軍門不僅封閉了他們的前進道路,更是登上了兩邊的房舍屋頂,使用箭矢弓弩,居高臨下的對他們發動進攻。
由於這場戰鬥來的太過突然,千牛衛們根本沒有配備多少防具和盾牌。
所以,面對殺傷力極強的弓弩和箭矢,就只能硬生生的看着它們射穿自己的身體,奪去自己的性命。
沒有任何反轉,這支千牛衛,在距離明德門還有一半的路程,便被包成了糉子,成爲了活靶子,被無情的射殺在了朱雀大街之上。
唯一情況稍好的,估計就只有那支野心勃勃,想要劫掠一方在離開的千牛衛了。
憑藉着對長安城的熟悉,這支軍隊在離開朱雀大門之後,便直接朝着城東方向,達官顯貴們聚居的地方殺了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