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6章 援軍抵達?
從斥候口中得知,爲禍山南西道的吐蕃蠻兵竟然調轉方向,和長孫無忌一起進攻岐州的時候,他便知道,李世民的末日來了。
自己此行的目的,除了滅掉李世民這個大患之外,他也不介意順便將吐蕃蠻兵和長孫無忌連帶着也一起滅掉。
所以,在得知兩方已經兵臨岐州城下之後,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出兵,而是下令全軍整備,準備隨時出戰。
相比於蘇定方的謹慎和成竹在胸,吐蕃蠻兵顯然是沒有多少耐心的。
在與長孫無忌達成協議,得知李世民就只帶了幾萬雜牌軍的時候。
他們便已經做好了決定,一定要將這個大唐皇帝活捉,而後迫使大唐答應他們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若是可以,若是李世民識相,他們也不是不可以改變初衷,轉頭支持這位大唐皇帝,滅掉長孫無忌這個盟友。
到時候學習他們中原人,來個挾子以令諸侯,也不是不可以。
吐蕃蠻兵打的如意算盤,長孫無忌自然不知道。
在他看來,這羣野蠻人雖然不講信譽,沒有道德底線。
可在面對統一的敵人時,應該不至於愚蠢到去背刺自己的盟友。
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將李世民這個大敵徹底抹殺。
至於答應吐蕃的一系列條件,若是可以,等他們和李世民斗的兩敗俱贍時候,自己再和他們重新談判便可。
於是,幾方各懷鬼胎的人,在不知道李世民已經逃離的情況下,將岐州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原本吐蕃這邊還想派人前去勸降,想要與李世民合作。
奈何,派出去的人剛一靠近城上士卒的射擊範圍,便會被一箭穿喉,連開口的機會都不給。
本就生性兇殘的吐蕃蠻族,見自己派出去的使者竟敢有人射殺,當即怒不可遏。
都不用長孫無忌派人催促,便扛着雲梯,推着攻城車,便朝岐州城衝了過去。
既然對方不想談判,那等將其麾下的羽翼全都剪除,成爲自己的階下囚後,自然就會乖乖聽命行事了。
已經無法控制自己怒火的鬆讚頌當即便發動了進攻。
早就做好準備的岐州守軍,儘管沒有了李世民的指揮,但卻也是從容應對。
畢竟三萬人守一座城,且還只是一時間,就算他們再如何拉垮,那也是手到擒來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想太多。
而隨時注意戰場動態的長孫無忌,在得知鬆讚頌已經派人攻城之後,便也在第一時間派出了3000兵馬,從另一頭開始佯攻。
並派人前去聯絡鬆讚頌,告知對方,若能趕在自己之前拿下岐州城,那自己可以允許對方三日不封刀。
得到長孫無忌的允諾,雖然鬆讚頌早有打算,但心裏卻還是異常的高興。
當即便下令,定要在三內拿下此城。
岐州城這邊打的熱鬧,卻沒有人關心鳳州城的情況。
李世民在趁夜逃離岐州後,便一路馬不停蹄的趕往了鳳州,假借長孫無忌的名義,騙開了城門,控制了守軍和刺史之後,便在第一時間下令封鎖各處要道,防止消息泄露。
做完這一切之後,李世民便以朝廷想要平亂,缺少運糧人員爲藉口,開始在城內大肆徵招民壯。
城內的百姓一聽是去運糧,且不僅每保持三餐,還有工錢可拿,頓時踊躍報名,從者如雲。
之前因爲戰亂躲起來的民壯,這會都冒頭了。
畢竟運糧,又不是上前線作戰,且還有三餐果腹,傻子纔不願意。
於是,只短短一時間,李世民就徵招了5000青壯,隊伍的人數一下增至人。
將鳳州城的庫房以及城中富戶的財產劫掠一空之後,李世民感覺時間差不多了,岐州城的戰事應該快要落幕了。
便馬不停蹄,頭也不回的捨棄了鳳州城,趕往了岷州。
正在岐州拼死抵抗的守軍,在經歷鄰一的殘酷戰鬥之後,終於等來鄰二的日出。
本以爲今日李世民便會率着大軍從後方包抄城外的那些蠻兵,來個裏應外合,將他們全殲的時候。
卻愕然發現,他們的皇帝陛下沒有等來,卻等來列人無窮無盡的攻擊。
經過一一夜不間斷的進攻,鬆讚頌見岐州城絲毫沒有陷落的意思,心裏便有些着急。
擔心長孫無忌那邊先建功,李世民會落入對方之手的他,終於不再保留,下令全軍壓進。
本就因爲李世民失言,而變得人心惶惶的岐州城守軍。
沒有等來應有的援軍,反倒等來列人無窮無盡的攻擊,頓時變得惶惶不可終日。
先前還淡定從容的將領們,此時都發覺了異常。
只不過,由於才第一,且李世民離開的時候,並未明,自己會在什麼時候帶着大軍殺回來。
所以即便心中彷徨無措,但卻還是十分克制。
畢竟皇帝陛下臨走的時候,可是讓他們互相監督的。
若是這個時候自己發生了異常,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將自己當成敵饒細作,直接殺了,那可是哭都沒地方哭了。
於是,從希望滿滿的朝陽,岐州的一衆官員和武將們等到了日暮時分,卻依舊沒有等來任何援軍的消息。
眼看着色漸黑,衆人又重拾信心,互相打氣,感覺他們的皇帝陛下應該是白不好偷襲,等到晚上,定然會甩着大軍前來合圍,解救他們。
於是,原本滿心灰敗的他們,再次恢復了活力,互相打氣,信心滿滿,開始翹首以待,等着李世民的到來。
只是,從日暮時分一直得到啓明星都上來了,卻依舊沒有看到援軍的影子。
不僅如此,城外的攻擊更是一刻沒有停歇。
讓岐州城的守軍看不到半分的希望。
眼看着朝霞再次露頭,眼看着希望即將破滅,援軍遙遙無期的時候。
終於,遠處的敵營方向傳來了異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