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初任中書省

作者:張圍
大家上早朝腳步都很快,身後還有零星幾個官吏,急匆匆往太極殿趕去。

  張陽腳步不緊不慢,“這傢伙現在活得還算不錯?”

  許敬宗也是一臉發愁,“每天好喫好喝的,養了這麼久很是廢銀錢,要不還是殺之而後快?這人竟然還放言要驪山織造術。”

  聽着話語,張陽的神情顯得平淡,好似在聽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都過去三個月了,高昌那邊查得如何了?”

  “回尚書都已經在查了,他們多是叔侄一脈在外做事,聽說背後是以母系一脈的人爲主,多數消息很零碎,能夠找到的人也不多,只要這些人到了天山附近,高昌便會有所察覺,已經盯着了,是否動手全看尚書的意思。”

  走到太極殿前,此刻大家還三五成羣聊着家常。

  張陽看向朝班前列的位置,魏徵果然不在。

  “老許。”

  許敬宗躬身一禮,“敢問尚書如何吩咐?”

  張陽嘆道:“你出面一趟,去和這個姓安的好好聊聊,聊完之後買點祛風寒補氣的藥材,去拜訪一趟鄭公。”

  “下官明白了。”

  驪山的織造術自然不能輕易交給別人,更不可能給這個姓安的,現在的工廠技術還沒有成熟,提高技術水平一直都是驪山的方向,技術便是驪山立足之本。

  這世上明眼人不少,一眼就能看出棉布的核心就是織造技術,往後尋這門技術的人只多不少。

  張陽在自己的位置站定。

  皇帝一直都是按照時辰來上朝的,這一次朝會主要議論話題是科舉,吏部,戶部,兵部還有衛府將軍們的議論更多一些。

  衛府也需要補充人手,尤其是學過兵法能夠治軍之人。

  至於文官這一邊,長久以來一直都是缺人的。

  李世民爲了抵抗世家,除了下定決心要開科舉,也不向士族門閥低頭。

  沒有士族門閥來爲朝中官吏作爲補充,這也導致了朝堂缺人的情況一直都在常態中。

  禮部開闢了外交院,也有了自主招收人手的權力。

  科舉對禮部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

  更不是禮部可以插手的事情。

  事涉官吏分配,這等大事除了李世民的親信,多數人依舊保持着緘默。

  在高陵縣有一個地方是渭河與涇河的交錯口。

  在那裏便有一個奇觀,清澈的涇河與渾濁的渭河交匯在一起也是相隔兩邊。

  河道的交匯處,一邊是黃土高原下來的渾濁河水,另一邊是清澈的涇河。

  這便是所謂的涇渭分明。

  外交院做事也要涇渭分明,不該摻和的事情不摻和。

  李世民聽着羣臣的議論,目光看向朝堂的左側,張陽身爲禮部尚書,現在站在朝堂的第二排。

  這小子站在這裏都是半閉着眼,一直也沒有要講話的意思,甚至懷疑他是不是睡着了。

  朝堂上插科打諢的人不少。

  六部之列,位列尚書,在這等位置上還敢早朝睡覺的人,也只有張陽一個。

  牙癢癢此刻也只能忍着,假以時日定要將他吊死在承天門前。

  這是目標,李世民一直在告誡自己,不要忘了。

  早朝結束,張陽睡眼惺忪,回過神才發現人也已經走得差不多了。

  鄭公的囑咐不能不聽,在朝中的長輩只有爲數不多的幾個。

  張陽走出太極殿,深吸一口氣做好面對中書省繁多事務的準備,前往中書省。

  今天天氣好,本該是去驪山修建新家的日子。

  “今天你也去中書省?”李承乾詫異道。

  要說平時張陽根本就不會走別的方向,出了太極殿便徑直走出了承天門,根本不會久留。

  這個方向會路過甘露殿,徑直走就是中書省了。

  “回太子殿下,臣本就是中書侍郎,鄭公重病不起,我要代辦一些政事。”

  “原來這樣。”

  看着張陽一臉的糾結,李承乾解釋道:“你也不必擔憂,在中書省的都是肱骨之臣,一切以事務爲重,不會過分刁難你的。”

  “是嗎?”張陽還是尷尬地笑着。

  遠處一個熊孩子跑來,等孩子跑到了近前,纔看清來人是晉王李治。

  看是張陽,李治快步跑上前,“姐夫也是去見父皇嗎?”

  張陽的目光看着籃子中一個個黃燦燦的茶葉蛋,“我去中書省辦事,不是去見你父皇。”

  李治提着籃子,“姐夫要不要喫茶葉蛋,都是讓宮裏的宮女煮的,想着給父皇也帶一些過去。”

  張陽接過籃子拿出兩顆放入李治的手中,“多謝晉王殿下的茶葉蛋,剩下的就拿給你父皇喫。”

  李治手裏拿着兩顆還溫熱的茶葉蛋愣在院子。

  張陽提着一籃子的茶葉蛋,越走越遠,一邊走一邊還剝着喫着,“太子殿下要不要來一顆?”

  李承乾對張陽這種奪孩子之食的行爲不敢苟同,“孤不用了。”

  張陽繼續走着,繼續喫着雞蛋殼剝了一路。

  中書省早早就開始了忙碌,長孫無忌送走幾個官吏,目光看向張陽,他正和太子一起走來。

  長孫無忌狐疑道:“此人來中書省做甚?”

  一旁的小吏回道:“聽說張尚書還身兼中書侍郎,來中書省多半是有要務要辦。”

  他還是中書侍郎……

  長孫無忌苦惱地扶着額頭,差點忘了中書省還有這麼一號侍郎,從來沒見過他來中書省,唯一一次還是房玄齡帶來的。

  張陽提着一籃子茶葉蛋走入中書省,逢人便問,“喫茶葉蛋嗎?晉王殿下煮的。”

  對方一臉不可置信地看着茶葉蛋。

  中書省是朝政中樞要地,誰會在這裏分茶葉蛋。

  “晉王殿下說我們太辛苦了,來請大家喫茶葉蛋……”張陽也不等拒絕,說完便塞給對方一個。

  “涼了就不好吃了。”張陽叮囑道。

  在房玄齡桌案放下兩顆茶葉蛋。

  房玄齡正要說什麼,卻見張陽已經開口,“房相千萬不要客氣,晉王殿下煮的茶葉蛋。”

  一時間如鯁在喉,既然是晉王殿下煮的茶葉蛋,也是晉王懂事,爲什麼張陽初來中書省一副收買人心的樣子。

  到了長孫無忌面前,張陽看了看已經空了的籃子,“趙國公,茶葉蛋沒有了。”

  長孫無忌看着奏章板着臉,“不妨事,老夫不愛喫。”

  張陽又是掃了一眼,“趙國公?”

  長孫無忌深吸一口氣,像是在壓制心中的怒火,說道:“你還有什麼事嗎?”

  “鄭公平時坐那個位置,鄭公重病在牀囑託下官協理一些政務。”長孫無忌指了指一旁的座位。

  高士廉走了之後,朝中就有了三相,分爲侍中,中書令,尚書左僕射。

  此三人關係特殊,而正經的宰相司空之位一直都空缺。

  這又設計了當初李世民登基安排吏治,又是封相困難。

  以至於中書省諸多事宜,三位上官共同處理,李世民也可以多聽取一些意見,李世民在權力的安排上一直很小心,天可汗在位期間一直都沒有出現過一家權力獨大的情況。

  現在看來隱約已經有了內閣三首輔的樣子。

  張陽在鄭公的位置上坐下,桌案上也沒有放着奏章。

  身爲中書侍郎,這是張陽第一次來中書省當值,李承乾一邊聽着小吏的稟報,目光時不時看向張陽。

  這人自坐下之後便入定一般,眼前也沒有奏章,也沒有去打理。

  就這麼坐了半個時辰一動不動。

  李承乾皺眉思量心說這人是睡着了嗎?

  鄭公不在中書省,多數的奏章也都交給了趙國公與房相。

  也有人想要將奏章遞給張陽,可看他閉目盤腿坐着的模樣,猶豫之下還是交給了趙國公和房相。

  “你就打算這麼坐一天嗎?”長孫無忌實在忍不住開口說話了。

  話語聲不大,但四周還是有不少的目光看向張陽。

  此人一到中書省就將茶葉蛋分給了衆人,所謂喫人嘴短拿人手短,大家也都無視了他。

  李承乾連忙上前,“孤這裏正好有一件棘手之事,需要你看看,給一些指點。”

  太子率先解圍,走到張陽面前。

  衆人再次低頭忙着各自的事情。

  坐久了就腿麻,張陽站起身,“不知是何難事。”

  李承乾皺眉道:“在襄州有一州府長吏想要開辦官學,可是對方一直推諉,這便帶着地方的鄉紳前來,孤想要問個清楚,希望能夠將官學開辦下去。”

  都忙了兩年了,李承乾一直盯着官學開辦的事宜。

  張陽不解道:“人在長安城嗎?”

  “在,此刻人就在安業坊。”

  “那便隨太子殿下去看看。”

  李承乾欣然點頭,又道:“善識你也隨孤一同去。”

  唐善識放下手中的卷宗,跟上腳步。

  自從天可汗將豫章公主嫁給了唐善識,自然也是宗室親眷,一直以來和太子走得也近。

  因爲他爹唐儉被貶回鄉,也不知道這個唐善識會不會懷恨在心,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張陽還是拱手禮貌地微笑。

  唐善識也是笑着回禮,“張尚書還真是……”

  張陽笑道:“器宇軒昂?”

  “真是一言難盡。”

  說話像是擠牙膏,唐善識終於將話語擠了出來。

  兩人跟着太子一路走着,張陽又問道:“不知道唐觀如今可還安好?”

  唐善識一路走着回道:“他年初時就回了長安城,說是要在長安城編撰書籍,被家父毒打一頓依舊沒有改變心意,也便由着他了。”

  “原來是這樣,唐觀兄弟爲了一生志向,屬實是波折了。”

  面壁也罰了,兩父子被打發回鄉,唐儉要作出表率自然不能輕易回長安城。

  張陽小聲道:“唐觀此番回長安城是否有抗旨之嫌?”

  唐善識琢磨着一路走着,“陛下不會和一個小輩過不去,也一直沒有來過問,就算是有抗旨之嫌也是唐觀自己的事情,已是戴冠之年,若有禍事也該他自己來承受,家裏兄弟多,就算是死了他一個也無妨。”

  “自己的親弟弟說不管就不管,唐兄灑脫在下佩服。”

  唐善識頷首道:“怎麼?張尚書是要管我家事嗎?”

  “在下只是隨口一問,並沒有這個意思,唐兄誤會了。”

  “那便好。”

  李承乾帶路走着,聽着倆人對話,陣陣無言。

  與人相談,可以是風月也可以是詩經,朝中官吏也可談政事或者是學識。

  怎麼張陽與人談話非要談家事呢?

  隨意提問人家的家事,多少會讓人覺得有被冒犯。

  或許就是張陽性格孤僻,不善交談。

  太子沉默不語,張陽和唐善識也沉默着。

  氣氛也多了幾分尷尬。

  心裏也擔憂,張陽一開口怕又是一些讓人無法不好接的尷尬話語。

  “後天便是孤的婚事,你們兩位一定要來。”李承乾率先打破了沉默。

  張陽拱手道:“恭喜殿下。”

  唐善識也想這麼說,被搶先了。

  侍衛護送着三人來到安業坊門口,見李承乾就要推門而入,張陽急忙攔住,“且慢。”

  李承乾不解道:“怎麼了?”

  “太子殿下打算進去如何與對方談話?”

  “談話自然是相對而坐,或有茶水共飲。”

  張陽又看向唐善識,“唐兄,帶錢了嗎?”

  唐善識臉色一黑,果斷回道:“沒有。”

  “咦?這腰間掛着的不是錢袋嗎?”

  唐善識閉眼深吸一口氣,拿出錢袋子,又解釋道:“一時忘了。”

  張陽接過錢袋子打開看着其中的一枚枚銅錢,大致三十文左右的模樣,將錢袋子交給一旁的侍衛,“麻煩去城南酒肆要一壺好酒,再來三斤羊肉,若有多餘再讓酒家多準備一些菜色。”

  侍衛猶豫地看向太子。

  直到李承乾點頭,他才急匆匆離開去辦事。

  張陽帶着幾人走到街道的另一邊等待,站在別人家門口總是不好的。

  “等酒水肉菜一到,我們再去拜訪。”張陽向李承乾解釋。

  “爲何要用下官的銀錢,聽聞張尚書家業頗豐,何故如此?”唐善識鼻孔出氣,當着太子的面不好發作,只能這般問着。

  張陽訕訕一笑解釋:“說來慚愧,家中媳婦管錢。”

  唐善識仰天一嘆,“高明的說辭,下官佩服,若再有此局面,必當學習之。”

  “唐兄我這不是藉口,我家真是媳婦管錢。”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