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被上天恩澤的大唐

作者:張圍
建設驪山新家用了四年,從氣壓證實的兩年後,李泰又用三年時間才造出了蒸汽機。

  張陽扛着鋤頭來到驪山上西面的坑窪地,將這裏的土壤翻過來,重新嗮一遍,將地嗮好了纔好動工。

  造出蒸汽機之後,理論需要補充,現在正處於一種消化期。

  發展不嫌慢,底子要紮實才能禁得起風浪。

  張陽甚至覺得驪山的發展已經很快了,蒸汽機鑄造成功是將其中竅門一點點餵給李泰,才能突破一道道技術難題。

  那時候就覺得有些急於求成,現在放慢腳步反而更好。

  在這位驪山縣侯修生養性的當下,驪山的主人家開始了隱居生活,驪山也放慢了腳步。

  張陽偶爾見一見岑文本商討一下官學事宜,便回到山上。

  誰也不知道這位縣侯在山上做什麼,只是見到有不少磚瓦木料送上去,多半是在建房子了。

  驪山村民很不解,這位縣侯建設房子,從來不僱用人手。

  長安城,一處街巷中。

  張公瑾來到長安城過了一個新年,今日陛下親自來造訪,他坐在輪椅上稍稍低頭行禮,“陛下,老臣身體不便,實難……”

  李世民穿着一身黑色的便服,擺手道:“不用多禮。”

  又看張公瑾的氣色,再看他坐在輪椅上的樣子,李世民不忍道:“朕還依稀記得當初你在秦王府揮斥方遒的樣子。”

  張公瑾低聲道:“臣現在還能走兩步,能夠坐在輪椅上也總比整日臥榻要好。”

  一旁,張公瑾的夫人默不作聲抹着眼淚。

  “這是朝中商定下來的,你看看。”

  雙手接過奏章,張公瑾皺眉看着奏章上的內容。

  李世民解釋道:“朕考慮過,按照功封賞,改封郯國公,食邑兩千戶,也可給家中子孫留點家底。”

  張公瑾又是低頭連忙道:“謝陛下。”

  李世民坐在一旁低聲道:“太子去了一趟驪山,得了張陽的指點,要在崇德坊開設學堂,給準備參加科舉的學子講課,還說是培訓?”

  張公瑾笑着沒有說話。

  “朕覺得科舉學子從中原各地而來,讓他們熟悉科舉之策也好,朝中有議論說太子這麼做了,也會讓長安其他坊市效仿。”

  張公瑾撫須道:“陛下擔憂是對的,如此一來價格越來越高,反成累贅。”

  看了看陛下的神色,張公瑾想到這個計策是張陽給太子指點的,他低聲道:“陛下,臣以爲可以讓太子不牟利,只要太子作出表率,各個坊市就不敢造次。”

  “嗯,要論謀事朕除了玄齡,也只能仰仗你了。”

  張公瑾又道:“臣怎能與房相相比,當年房相跟隨陛下出生入死,爲陛下網羅將相之才,朝中許多能人都是房相引薦,當年還赴終南山請王珪出山,網羅猛將如張亮,席君買,李大亮。”

  “房相注重吏治,乃是爲相者上上之選,現在長安城朝堂有文武官員總計六百四十員,吏治清明,時局穩定乃是房相之功。”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

  張公瑾嘆息一聲,又道:“臣恨這身重病,不能在陛下左右。”

  “當年你跟隨李靖出征突厥,一回來便一病不起了。”

  “陛下,只要社稷穩定,大唐富強,臣這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麼。”

  說起富強,李世民想到了張陽,臉上多了幾分笑意,又道:“朕聽聞自去年秋季以來,他就深居簡出,一直在家中磨鍊心性,入冬時節朕見過他。”

  “這孩子還是一樣言語怠慢,和以前沒有變化。”

  張公瑾把玩着從驪山帶來的魔方,低聲道:“弟子頑劣,讓陛下見笑了。”

  “年輕人多少心浮氣躁,朕想不明白他想要的是什麼。”

  “陛下,這孩子心裏藏着事。”

  李世民重重點頭,“朕也是如此認爲。”

  看到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越來越多,李世民轉過身繼續道:“朕將你的畫像掛在凌煙閣,也希望你能多活一些時日。”

  聞言,張公瑾輕咳了兩聲,低語道:“生老病死自有定數。”

  李世民閉眼沉聲道:“當年的舊友同袍一個接着一個離開人世,朕時常痛惜當年的天下英雄。”

  戴胄走了,溫彥博走了,虞世南也走了。

  現在就連王珪也離開了人世。

  張公瑾神情上多了幾分落莫,眼神中也多了些麻木。

  君臣倆人相顧無言許久,李世民嘆道:“朕先回宮了,你定要養好身體。”

  “臣送陛下。”

  張公瑾雙手推着輪子的輪子,送着皇帝出了家門。

  “陛下所言是有深意?”

  聽到夫人的問話,張公瑾關上家門低聲道:“陛下是要讓老夫勸張陽多在朝政上做事,而不是整日想着賺錢。”

  “張陽與玥兒倆孩子多懂事呀,陛下怎能如此數落他們夫妻。”

  張公瑾沉默不語,看着手中的魔方。

  “老傢伙,我們去驪山吧,這些天你的那些故交好友每天都來拜訪,現在陛下也來看過了,也該回去了。”

  “嗯,明日就回驪山。”

  長安城是熱鬧的地方,這地方越熱鬧吧,越不適合養病。

  因爲張公瑾的弟子張陽越發出衆,在長安城傳言衆多,每每有人來看望總是會說起弟子。

  張公瑾的夫人拿了一些張掖的臘羊肉,再準備一些黃芪,“這些都是隴右老家的人送來,給張陽他們家也送一些去。”

  翌日早晨,驪山。

  一家子剛喫罷早飯,藏書閣內就開始忙碌了,清河與東陽也加入其中,一起整理圖表和名冊。

  眼前有三千個壯勞力可以安排,其中有工匠能安排到諸多工坊,還有許多勞力可以做一些辛苦活。

  楊嬸急匆匆來報,“縣侯,鄒國公一家回來了。”

  “嗯,我這就去。”

  張陽將一隻荷包蛋放入口中一邊嚼着離開。

  直到人走遠了,小心安坐在桌邊還在發呆,剛剛爹爹一口喫下一隻蔥油荷包蛋,腦子裏滿是剛剛那血盆大口張開的畫面。

  好一會兒,他看了看自己碗中的荷包蛋,張着嘴也想要一口喫下,但不論怎麼努力也只能咬下小小的一片。

  再看一旁的熊大,它正喫着一桶麪食喫得很香。

  小心安沒了食慾,他喫力地爬下椅子,邁着小短腿在家裏走着,一雙明亮的眼神左看右看沒見到姐姐的身影。

  再看看身後爹孃也不在,他就邁步走入書房,喫力地爬上椅子,明亮的眼睛看着桌上的紙張,小手一抓紙張就破了。

  “哈……”他忽然一笑,覺得好玩,就開始撕扯這裏的紙張。

  驪山下,張陽走到山下的時候,老師夫妻倆已經回來,李淵讓幾個負責照應的太監來收拾。

  “您老怎麼來了?”

  “這公瑾不想打擾,朕就讓人幫忙來收拾。”

  話音剛落,孫思邈也來了,老神醫的身後還跟着幾個同樣年邁的大夫。

  幾位大夫依次給張公瑾診脈。

  以前孫思邈每月都會來給張公瑾診脈,到了現在縮短到了半月一次,現在是十天一次了。

  這也說明了,老師的病情越發嚴重。

  過年的那些天,老師就再沒有診脈過,這一回來這些大夫就來了。

  診脈之後,孫思邈與幾個大夫小聲議論了片刻,便走了出來。

  張陽問道:“孫神醫,老師的病情怎麼樣了?”

  孫思邈撫須道:“貧道與衆大夫也不好把握,以後每三天便來一次。”

  “有勞孫神醫了。”

  張陽聞言連忙行了一個大禮。

  孫思邈安慰道:“縣侯也不能起死回生,這驪山已經很好了,不用太過執着。”

  李淵也聽明白了意思,張公瑾的病情更嚴重了。

  走入老師家的宅院,張陽接過遞來的包裹,笑道:“謝師母。”

  師母現在滿頭的白髮,整個人蒼老許多,她笑道:“這些隴西老家的人送來,我們夫妻倆又吃不了這些,分給家裏三個兒子不少,餘下的也就給你們夫妻倆送來了。”

  “師母客氣了。”

  “你與老身說,老貨的病情如何了?”

  張陽看了一天在屋內的老師,皺眉道:“孫神醫也不好把握,他沒有說太多,只是說以後每隔三天就來診脈。”

  師母嘆道:“若是身體好,哪裏需要這麼多次診脈。”

  說罷,師母又道:“大安這孩子從小就愚鈍,以前多虧你照顧,老身知曉那魏徵家中還有個女兒待字閨中,年紀雖說比大安大了幾歲,可也是姣好的婚配之人。”

  張陽點頭道:“師母所託弟子明白了。”

  “往後他們三兄弟還要你多多照拂。”老師不知道什麼時候從屋內出來了,他低聲道。

  張陽坐在輪椅邊看着老師,“您老此去長安可有收穫?”

  張公瑾微笑道:“見了許多故交好友,很是開懷,昨日剛見了陛下。”

  “是陛下有何囑咐?”

  “老夫知曉你無心朝堂,陛下希望你可以多用心在朝政上。”

  “那老師的意思呢?”

  張公瑾搖頭道:“不好,不好,你若去了朝堂長孫無忌會死在你手的。”

  張陽嘖舌道:“何出此言?”

  “哼。”張公瑾冷哼道:“世家終究是倒了,你苦心孤詣多年如今圖窮匕見,可他趙國公數年寸步未進,你很年輕,你手中也有很多的青年才俊,放眼朝堂,如此比較之下長孫無忌不死在你手裏,老夫才覺得那是老天真瞎了眼。”

  張陽爽朗一笑,道:“老師啊,這大唐出了我這麼一個人物,是上天給大唐的莫大福分。”

  “福分,好一個福分。”

  張公瑾也笑了,笑得很開懷,隨後收起笑聲,囑咐道:“長孫無忌若無大錯他不會死的,至少他現在都是爲了社稷在做事,除非……”

  張陽接過話語道:“他是最早跟隨天可汗的人,而且現在許國公還在世,除非換了皇帝。”

  張公瑾點頭,“你能活很久,活很久很久的。”

  “爹爹!”門外傳來稚嫩的聲音。

  小清清騎着熊進了院門,她指着驪山道:“爹爹不好了,弟弟將書房中的字畫給撕了。”

  “什麼!”張陽瞪眼而起,向老師和師母匆忙行禮,快步離開。

  看着弟子離開,張公瑾又笑了,這一次笑得真開心。

  急匆匆回到家中,張陽看到了書房內的紙張亂作一團,小心安還在沒心沒肺地笑着。

  兩歲大的孩子哪裏懂這麼多,眼前能抓到的基本上都被撕了個乾淨。

  張陽看桌案上凌亂的紙條,那都是自己練字的紙張。

  再看牆上,王羲之的字帖掛在牆上,現在已經被撕開了一角,好在沒有傷到字跡。

  小清清低聲道:“娘和姨姨們都在忙,女兒不敢去打擾,就先來告訴爹爹。”

  張陽抱起自己的兒子,瞧着他臉上的笑容,再扒開他的小嘴,確認他沒有喫紙張,牙縫中也很乾淨,這才放心。

  感覺到了爹爹的怒意,小心安委屈地掉了兩滴眼淚。

  讓女兒照顧他,張陽將書房收拾好,低語道:“以後要在這裏上鎖了。”

  又將王羲之的字帖收起來,這真跡在世上少一份就真沒一份。

  張陽趕緊收好,將其放在了高處。

  一回頭卻發現放在書架上的燧發槍不見了。

  朝着窗外看去,就見小清清騎在熊背上,拿着槍到處亂指,好在槍裏是空的。

  這兒子和女兒沒一個省心的。

  女兒整日想着炸長安城,對火器還很癡迷。

  兒子兩歲大就有如此破壞力,不敢想以後的日子雞飛狗跳成什麼模樣。

  媳婦很忙,家裏的種種事情都要自己這個男主人來忙。

  張陽來到車間,將自己的工具都裝好,繼續建房子。

  小清清手拿着燧發槍走來,問道:“爹爹,這是要給女兒住的嗎?”

  “嗯,你該有一間自己的屋子,以後洗漱,洗衣服,打掃家裏這些事情都要你自己來做,不要去麻煩家裏的兩位嬸嬸。”

  “那弟弟以後也會有嗎?”

  “會有的,就建在華清池的另一頭。”

  小清清點頭道:“也好,女兒看見弟弟就心煩。”

  “你想自己的房間是什麼樣子的?”

  “要好看,要有很多花花草草。”

  張陽搖頭道:“花花草草不好,容易招惹蟲子。”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