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唐軍陣形

作者:落葉凋謝
大唐邊軍雖有八萬騎兵,還有數萬附屬胡騎,以及號令一些僕從軍。

  但這些力量分散,整合不到一起。

  另外,大唐不是缺馬匹。

  大唐把馬政列爲“經國要政”之一,設立了專門統管全國馬政的太僕寺,下設乘黃、典廄、典牧、車府四署,還要求西域諸國,回紇、葛邏祿、契丹等部,每年必須供馬。

  在大唐建立之初,整個國家從隋朝得來的戰馬,只有五千匹。

  所以在唐初,李世民面對頡利可汗數十萬騎兵,只能忍辱負重,立下渭水之盟。

  經過數十年的培養後,到高宗麟德年間,邊境諸牧監的馬匹數量達七十萬匹。

  但在高宗後期和武則天時代,大唐的對外戰爭頻頻失利,外交上也一塌糊塗,使大唐的馬匹在短時間損失大半。

  到李隆基繼位的時候,大唐諸牧監馬匹只剩下二十四萬匹。

  當開元盛世拉開序幕,戰馬在十餘年後,就繁衍到四十三萬匹。

  至天寶年間,馬匹數量超過麟德年間,達到八十萬匹。

  然大唐對馬匹的消耗,卻越來越多。

  以至於超過八十萬匹馬,除了老幼,只能定八萬匹戰馬給邊軍。

  其他,有數萬匹最好的戰馬,和長安城的禁軍們一起提前退休養老。

  還有皇帝各種車馬、娛樂之馬,都需要極品馬充實。

  大唐諸郡諸道,數不盡驛站。

  王公貴族們,按制度要分得一些馬匹。

  這還是民間養馬,供應不少地方權貴、官吏,否則軍馬還可能少一批。

  李光弼很贊成李瑄的穩紮穩打。

  有的時候,不得不調動騎兵,與胡人戰鬥。

  但現在突厥汗國四面楚歌,這場戰鬥,關乎突厥汗國的存亡。突厥騎兵若不投降,必然要孤注一擲,與唐軍決戰。

  “李虞候,突厥與大唐百年爭鬥,必知我大唐軍陣的厲害,我軍陣形嚴謹,他們雖有萬騎,不一定敢衝陣。我建議示敵以弱,故意在距離豐安軍渡近的地方,露出破綻。待敵人衝鋒,我軍立刻彌補破綻,以消耗敵騎實力。”

  在敵騎接近的時候,李瑄突然想到一個注意,向李光弼說道。

  等敵騎消耗一部分,大唐的偏師的騎兵,加上皋蘭州等地騎兵,數量已經不下於突厥騎兵。

  唐軍甲冑齊全,數量對等,突厥騎兵幾乎不可能戰勝。

  “李將軍智計甚妙,不過如果在豐安軍渡近的地方露破綻,太過明顯。我建議在離豐安軍渡最遠的地方設下破綻。”

  李光弼眼前一亮,沉吟後,給李瑄建議。

  “還是李虞候想得周到。”

  李瑄認同。

  “我立刻通知左廂兵馬使崔將軍。”

  唐軍出塞的主要目的是剿滅突厥生力軍,收服突厥左廂。

  每一次殲滅,對接下來的行進都有巨大的優勢。

  本部經略軍的統領,爲左右廂兵馬使。

  左廂兵馬使崔湛認爲此計可行。

  如果能重擊突厥騎兵,少不了他的軍功。

  隨即,李瑄將最南面軍陣的戰車、鹿角藏在更遠的地方,從城中取黑布遮蓋。

  並且在這一段,不留穿重甲的士兵。

  突厥騎兵看到後,會以爲唐軍防守力量不足。

  “轟隆隆……”

  等待不到一個時辰,萬馬奔騰的聲音打破黑夜的寂靜,大地都在震顫。

  突厥一萬騎星夜趕來,他們的探馬可以逼近豐安軍城。

  “稟統領,豐安軍渡正有唐軍在連夜過河!”

  突厥的探馬弄清楚情況後,向頗黎稟告。

  “唐軍已在城前背水列陣,靠近觀察唐軍的陣形情況。”

  頗黎眉頭一皺,向探馬吩咐道。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