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前鋒
張齊丘再次召開行軍會議。
“諸位,此次行進,李將軍率領麾下爲前軍,府衙的行軍小吏對通往阿波達幹、咄陸、喀喇、餘勒都思等部的路途瞭如指掌,與前軍一起隨行。”
張齊丘端正坐在首位向衆將說道。
自古以來,大軍行進深入,都會分爲前軍、中軍、後軍。
前軍先頭部隊,被稱爲前鋒。作爲主力的耳目,探查敵人虛實,同時承擔修橋開道、誘敵深入、驅逐敵軍斥候的任務。
如果前鋒遇到小股敵人,就追擊活捉,審問訊息。如果遇到大隊兵馬,立刻派遣探馬通報主力,並就地組陣,等待主力到來。
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時候,就喜歡親自率領玄甲軍爲前鋒。
所以前軍必是軍中精銳,由勇敢的猛將統帥。
之前豐安軍的陳回光就被視爲猛將。他是軍使中,少有能衝鋒陷陣的大將。
現在李瑄到來,接替這個重任。
中軍爲主力步騎,通過前軍傳遞的訊息,決策對敵的決戰、圍殲、突襲、伏擊。
後軍任務是保護主力的後方,也就是護衛糧食、輜重道路,民夫、修繕兵器盔甲的工匠,也在後軍之列。
千百年來,將領們皆知糧道的重要性。
所以後軍不僅有郡兵把守,主力也會分出一些精銳守護。
同時,大軍會盯緊敵軍的主力。一旦大部敵人迂迴攻擊糧道,主力會立刻做出反應。
“末將會將敵軍的一舉一動,傳遞中軍。”
李瑄起身拱手。
前鋒最容易建立功勳,雖然有風險,但這是李瑄希望的。
“後軍糧草通道,關係我軍命脈。由崔湛將軍負責。”
張齊丘讓崔湛率領步騎負責糧草。
左廂兵馬使崔湛和右廂兵馬使程圭,都對王忠嗣唯命是從,關鍵時刻,很可能不聽張齊丘的命令。
最重要的重甲步兵、駑兵、重騎、陌刀營、斧營,都是崔湛和程圭的屬下。
張齊丘需要先調開一個。
“末將遵命。”
崔湛雖然不服,但軍令如山。
況且確實需要一個大將坐鎮後軍。
崔湛本以爲是向玉靖,沒想到會是自己。
“啓稟將軍,末將覺得前鋒當以輕裝爲主。末將斗膽再申請五百匹馬,兩百輛車,用以託運物品,快速行軍。”
李瑄又向張齊丘請示。
如果馬匹足夠,前鋒最好都是以騎兵爲主。
他麾下還有五百重步兵。李瑄打算在行軍的時候,令重步兵卸甲放在車上。
有更多戰車,除了能裝載更多物品以外,還可以將沉重的大盾放在車上,加快前軍的機動性。
唐軍一馬拉一車,剩下三百匹戰馬,李瑄準備組建斥候。
“準。”
張齊丘沉思片刻,准許李瑄的申請。
又商議一番其他進軍事項,張齊丘最後下令:“明日清晨,李將軍率領前軍先行。主力後日開拔,前軍與中軍之間,相距一百里。待大軍全部離開峽口,崔將軍組織後軍,爲大軍作保障。”
“遵命!”
衆將齊應。
翌日清晨,李瑄見過張齊丘後,領軍出征。
在出徵前半個時辰,李瑄就讓麾下兩百名探馬,皆騎三馬,輕裝簡行,只攜帶乾糧和水,到前方探查。
李瑄要求這些一人三騎的探馬,探查範圍必須超過一百里到一百二十里。
斥候只攜帶弓刀自衛,遇到敵人,立刻調馬,不得主動戰鬥。
若遇大隊敵軍,全速飛馬回來稟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