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盧照鄰

作者:唐宋風流
第四百零一章盧照鄰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士族在華夏的政壇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勢力強大,相互之間互相推薦任官,時間一長,連朝廷都要仰其和鼻息,士家大族甚至連皇上都不放在眼中。特別是李唐以來,以五姓七望等山東豪族爲代表的士族對皇室完全是一種藐視的態度,在這些士族眼中看來,李唐皇室原只是五姓七望中太原李氏的一個會友,不過是一個暴發戶,因爲運氣而得到了天下而已。所以,五姓七望基本採取了朝廷不積極合作的態度,雖說如此,五姓七望在大唐卻擁有着極大的勢力,從官場到商場,幾乎都被五姓七望所壟斷。官場上,五姓七望雖然參政的子弟不多,但多身居高位,很是重要,就比如王珪,就是五姓七望在官場上的代表。在商場上,五姓七望的生意遍及全國,控制了大唐大半的經濟。李炎建陶朱館,一來是爲了爲朝廷增收,二來也有分五姓七望之勢的意思,而陶朱館在全國的商號,對五姓七望的生意確實起到了巨大的衝擊作用,這才讓五姓七望聯合起來,想要搞垮陶朱館,同時搞倒陶朱館背後的李炎,以防止陶朱館死灰復燃。當然,這第一次交鋒,以李炎的大獲全勝而告終,雖然受挫,不敢與李炎正面爲敵,但五姓七望在暗中卻依舊不甘心,時時想着要擠垮陶朱館,控制整個大唐的經濟。從骨子裏,五姓七望對大唐皇室完全是一種不屑的態度。李炎所要做的就是分五姓七望之勢,但又不能讓五姓七望過於削弱。因爲大唐政權的內部有兩大勢力,一是關隴集團,一是五姓七望。關隴集團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的西魏,李淵也是靠着關隴集團的支持得到了大唐的政權,但關隴集團的勢力十分龐大,甚至於李唐的政權造成巨大的隱患,可以說,誰得到了關隴集團的支持,誰就能掌握天下。爲了制衡關隴功臣集團,李世民採取了扶持山東豪族的辦法,如此一來,皇室就可以從中取利,地位穩固。然而,山東豪族的桀驁不馴是李世民所沒有想到的,雖然朝中有不少五姓七望的人,但山東豪族總體上與李唐皇室還是一種不積極合作的態度。所以,李世民現在要做的就是降服山東豪族,但自他登基以來的十幾年時間,卻都沒有一個好的辦法可以降服山東豪族,直到這一次李炎在商場上打敗了五姓七望的聯合進攻,這才讓李世民看到了戰勝五姓七望的希望。既然李炎決定從科舉入手,限制山東豪族的發展,那自己自然要會力支持他,只有讓五姓七望爲代表的山東豪族臣服,才能使國家更有有序的穩定發展。眼下正是明經舉即將到來之時,李世民當庭下令,讓李炎做本次明經舉的主考官,附近組織此次考試。明經舉起源於漢代,是漢代察舉的一種,到了漢朝,明經舉與進士科已成爲唐朝科舉的基本科目。明經一共分爲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考試的時候,要先貼文,後口試,經問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明經舉需要官員舉薦,而由於五姓七望的巨大影響力,很多官員推薦的人或是五姓七望的人,或是與五姓七望有着密切的聯繫,這類人一般都有些才華,名聲在外,通過明經舉,五姓七望的不少人才進入大唐官府中爲官,這樣一來,五姓七望的聲勢日益擴大。而李炎要親自主試明經舉,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則,要爲國家選拔有用的人才,爲了各地官府不只是推薦五姓七望的有用人才,李炎下令,本次明經舉打破常規,無須地方官員推薦,只要認爲自己有才華有能力的,全都可以地名參加明經舉。而且李炎公開聲稱,這一次的明經舉與以往只考明經科和時務策論不同,這一次的明經舉要考一些算數、天文、地理、歷史、文章,這樣的考法與以前完全不同。李炎這一做法一經公佈,在大唐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名門望族一個個恨李炎咬牙切齒,他們中的很多人本來會被地方官推薦由明經舉入朝爲官,但李炎這道命令一下,全國各地有本事的人無需推薦就會參加考試,這對以五姓七望爲首的名門望族產生了巨大的衝擊。還有,李炎所說要考覈的門類,與以往皆然不同,這樣一來,一些苦學明經數十載的文人所學變得一無用處,要想中舉,還要學習各種新的知識,這對所有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幽州,盧氏大院之中,幾個文人模樣的人坐在一起議論紛紛。一個書生說道:“太子要改革明經舉,以後明經舉無須推薦,但凡自覺有才華的無可報名,這可是開天闢地的大事啊。”

  另一個書生說道:“太子對明經舉的科目也做了改變,取消了明經,而代之以算數、歷史、天文、地理、文章,這樣的考試古今未有,用這些雜學來代替明經,那我們這數十年的苦讀豈不無用?”

  “是啊,這不是斷了我們的官路嗎?”

  幾個書生一個個痛心疾首。這時,一個少年走了出來,口中說道:“我倒覺得太子這次改革明經舉是一件好事。”

  衆書生向少年望去,只見這少年相貌精奇,雖身材瘦削,但精氣十足,正是盧氏最有才華的族人盧照鄰。一個書生說道:“升之(盧照鄰字),你年紀還小,懂得什麼?這明經舉原本是朝廷選拔人才的考試,要有人推薦,懂得明經纔行,雖然家族不支持我們入仕,但是卻並也並沒有公開反對,若得推薦,中了明經舉,我們就可以一飛沖天,成爲朝廷官員,總比一輩子清貧要好。”

  “以我盧家的聲勢,地方官員必然推薦我等,如此,只要我們熟讀明經,做官並不是什麼難事,可是現在明經舉一改革,天下人都可以毛遂自薦,那我們就失去了優勢,考中的機會渺茫啊。”

  盧照鄰卻是一搖頭說:“你若真熟讀經書,那朝廷還有進士科,也不會埋沒你們的才華,我倒覺得,這明經舉對天下人極爲公平,有才能的人不會因爲出身而被耽誤。”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