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憑君莫話封侯事

作者:藜蒿銀魚
琴聲已落,殺氣未消!

  “我有了!”

  衆人還在驚歎於二皇子的琴技,林瑄三人又幾乎同時開口。

  相比於看畫作詩,這聽樂作詩實際上更輕鬆一些。

  因爲琴聲一起,大家就知道要寫什麼詩了,這一分多鐘足夠他們好好‘雕琢’。

  楚雲依舊是‘當仁不讓’,他微微昂着頭朗聲道: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衝雪度臨洮。

  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

  他的詩充滿了殺伐和豪邁之氣,將戰爭刻畫得非常生動,讓人忍不住熱血澎湃。

  衆人細細品味,不由紛紛叫好。

  大周第一才子,果然並非浪得虛名。

  這種熱血澎湃的詩,或許也唯有北周人可以寫得淋漓盡致,生動傳神。

  二皇子嘴角含笑,滿意地點頭。

  朱芸煙心中有些發緊,小手抓着王維之的衣角。

  王維之給她一個寬慰的笑容,緩緩朗誦道: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相比於楚雲直接描寫戰鬥場景,王維之的詩則從另一個角度解讀戰爭,或許這也是因爲他從未接觸過戰爭吧,心思更加細膩。

  其實聽樂作詩,也是二皇子暗暗取巧了。

  無論是林瑄還是王維之都沒有經歷過戰爭,想要寫出上等的‘戰爭’詩詞來,自然不容易,沒法跟楚雲這個上過戰場的人相比。

  是的,楚雲也上過戰場。

  不過不是上陣廝殺,而是軍中書記官。

  “好!”

  衆人紛紛叫好,相比於楚雲的詩,大家更喜歡王維之的詩。

  一方面更親近,大家都是大唐人;

  另一方面,大家都沒有感受過戰爭,且重文輕武,自然不大喜歡楚雲的詩。

  兩人的詩,再次不分上下。

  現在,就只剩下林瑄了。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了林瑄身上,王維之和楚雲也是眼神凝重。

  林瑄神色如常,緩緩誦讀: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淮水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林瑄話落,衆人眼神明亮,細細品味着這首詩,驚歎不已。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一句道盡了戰爭的殘酷,人們只看到了王侯將相的豐功偉業,又有多少人看到了他們腳下的累累白骨?

  楚雲寫的是戰爭的激烈和熱血,太過表面;

  王維之的詩從婦人角度去寫,略顯小家子氣。

  唯有林瑄的詩,既有戰爭的大氣磅礴‘澤國江山入戰圖’,又有同情天下百姓之心‘生民何計樂樵蘇’,更有對戰爭的控訴‘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後四句側重描寫戰爭的頻繁和殘酷,淮河之水都已經被染紅,與河水共流,是對如今大唐與北周之間戰爭的真實描寫。

  相比於王維之和楚雲,林瑄的詩更有深度,更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並且相比較而言,七言律詩在難度上,肯定是要比七言絕句要高不少的。

  王維之怔住了,他眼神複雜地看着林瑄,微微嘆息道:“林兄高才,王某佩服,第二場我輸了。”

  不用二皇子和唐婉評審,他主動認輸。

  大家水平差不多,誰的是好,誰的詩不好,很容易分辨得出來,沒有必要去爭論。

  不能說他與楚雲的詩不好,只能說林瑄的詩更勝一籌,足以流傳千古。

  王維之的主動認輸,惹來陣陣驚呼。

  這可是大唐第一才子,竟然主動認輸了。

  第一場是平局,第二場勝出,即便是第三場輸了,林瑄與王維之也是平局。

  此後他的地位必定要極限拔高,達到王維之的高度。

  楚雲臉色變幻,看着林瑄暗暗咬牙。

  他是個高傲的人,也是個比較純粹的人,心中很是不甘。

  但王維之都已經主動認輸了,他也沒有掙扎,直接說道:“這一局你勝了,但第三場你必輸無疑。”

  “林瑄竟然勝了,厲害!”

  “勝一場,平一場,那怕是第三場輸了,林瑄也足以與楚雲和王維之相比!”

  “太厲害了,實在是太厲害了。沒有想到林瑄不僅武功厲害,擠入風雲榜前九,沒有想到在詩詞一道上竟然也不輸於王維之和楚雲等人!”

  “嘿嘿,何止是平局,我賭林瑄大勝!”

  ……

  衆人議論紛紛,看看着林瑄,眼中多了幾分崇拜。

  特別是年輕的小姑娘,更是眼神火辣,恨不得要吞了林瑄。

  王維之和楚雲主動認輸,二皇子也不能多說什麼,沉默不語。

  而唐婉則是欣喜不已,欣喜地宣佈道:“第二場林瑄勝出,接下來是第三場,命題作詩。王爺,遠來是客,這第三道命題就由你來出吧,三位可有意見?”

  說着,她看向林瑄三人。

  楚雲自然不會有意見,林瑄和王維之也搖頭,表示沒有意見。

  他們也知道,唐婉這麼做還是爲了‘公平’,以免北周輸了會說他們大唐作弊了,提前商議好了命題。

  二皇子微微點頭,沉吟道:“今日便是中秋,那就以中秋做題吧。”

  他話剛落,林瑄三人就紛紛道:“我有了。”

  ‘中秋’爲題,這種詩詞根本不需要想,因爲大家肯定早就做好了一首,甚至是數首備用,這是祕而不宣的‘手段’。

  實際上不只是中秋,像重陽節、元宵節、乞巧節等等,凡是比較重大的節日,大家都會提前很久就做好一些詩詞,以便於在某些場合上拿出來表現表現。

  既然‘急智’比不過林瑄,那就比‘底蘊’。

  二皇子相信,楚雲肯定早就有腹稿,而是經過精雕細琢的腹稿,至少傳唱天下級別的。

  無論如何,這場比試都不能輸,事關大周的顏面。

  楚雲的詩才,他心中有數。

  三人的表現,並不出二皇子所料,他微笑着對林瑄說道:“先前都是他們先,不如這次就由林兄先來吧。”

  楚雲沒有反駁,他臉上依舊帶着從容的笑容,眼中並無林瑄。

  因爲爲了今年中秋,他早在三個月前就構思了,然後是不斷地打磨,已經趨於完美,勝過他從前所作所有的詩。

  他有信息,這次他必勝。

  王維之矜持笑着,他同樣也很有信心。

  論詩才,他不輸於人。

  林瑄點了點頭,微微笑道:“可以。我這是一首詞,名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