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家都很能耐

作者:七月初三
侯君集一離開房間,香兒就走了進來,看到若依的神色不正常,小心的問道“小姐,老爺沒說你什麼吧?”

  “沒事,你把畫收了吧,我困了,要休息會。”

  若依說道,她確實喜歡李恪,可是當自己的爹爹說到要讓皇帝賜婚的時候,她的心裏很亂,她不知道李恪是否也會喜歡自己呢?

  畢竟自己只跟她有過一面之緣,還因爲香兒的緣故讓他對自己的印象不是很好。

  還有,他身邊那個女子到底是誰呢?

  看他們的樣子不像是主僕關係啊。

  如此一想,她的心裏又升起了一絲淡淡的愁緒。

  侯君集在走出若依的房間後沒有去正妻鄭氏的房間,而是徑直來到了自己的書房。

  他雖然是一個武將,但身爲世族大家的子弟,他也時常翻閱一些書籍。

  他深深的知道,在大唐已經逐漸趨於穩定之後,最需要的不再是勇猛的悍將,而是懂得智謀的能臣。

  所以,他對一個人是否有學識看的尤爲重要。

  他認爲,一個人的勇猛是天生的,是天性使然,而學識是後生所學;只有懂得學習,懂得運用智謀的人才能在仕途上一片坦蕩。

  今天,通過自己女兒口中的敘述,他又重新的認識了李恪。

  通過若依的敘述,再通過李恪這段時間的種種舉動,他似乎察覺到李恪的不簡單。

  舉辦蹴鞠比賽,聚集自己的在民間的威望和人氣;習練王羲之書法,博得李世民的青睞;舉賢不避親的上書舉薦蘇定方,顯示出了他的識人之能。

  種種舉動,要不是因爲若依,自己差點就被他的外表迷惑。

  如此的費盡心機,如此深城府,作爲一個皇子,如果不是爲了皇位,還能爲了什麼呢?

  “太子懦弱,東宮皆由長孫無忌說了算。”

  侯君集暗自道,“皇上年輕氣盛,還有數十年的精力。

  如果,長孫無忌真有什麼不測被免職或者流放,那李承乾在東宮的位置就岌岌可危,東宮十有**要易主。

  如此一來,如果長孫皇后不再生下皇子的話,最有資格入主東宮的當然是衛王李泰。

  可是如今有了李恪,以他的計謀和表現出的勢力分析,李泰入主東宮必敗無疑。

  李泰一敗,那除了李恪誰還有資格坐上太子的位置呢?”

  侯君集如此一想,心裏有了定計,“既然如此,若依又喜歡他,我又怎麼能不搏一搏呢?

  太子今年十五,明年十六歲就要大婚。

  太子大婚之後,李恪也該到了娶親的年齡。

  如此算來還有兩年的時間,兩年的時間足夠讓自己和他搞好關係。

  等到若依真要是嫁給他,等他做了太子,當了皇帝,自己難道還不比長孫無忌強百倍?”

  侯君集如此想着,臉上慢慢的浮現出了笑意,往昔壓在他心頭的煩惱早已一掃而光。

  可是身在漢王府的李恪卻不知道,他在元宵燈會上的表現,已經讓人在他的身上打上了主意。此時的他正在想如何提高大唐的印刷質量和數量,讓自己接下來今後所要的做的事情能夠更加順利。

  李恪在看書的同時想着如何提高印刷的質量和數量。

  因爲在唐朝還沒有活字印刷術,所以書籍的價格很高,不是大戶人家的子弟是看不起書的。

  所以如何提高書籍的印刷數量就成了他這段時間最重要的工作。

  他覺得自己做這件事情的意義很大,推動大唐文化發展自不必說,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來會讓他得到天下讀書人的心。

  因爲,書籍有了質量和數量的提高,價格就會便宜,這樣會讓更多的貧家子弟買得起書,能讓他們讀得起書,學得到知識。

  如此,他們以後也有機會考取功名,再也不會覺得讀書只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才能享有的專利。

  除此,他心中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在大唐辦理一所類似於後世的綜合性大學。

  這是他期待已久的事情,而印刷術的提高會對他開辦學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此一來,他的日子倒是過的清閒,除了看《論語》,就是和府中聘請來的工匠研究活字印刷術。

  但是,他過的好就會影響別人的心情,這個人自然就是太子李承乾。

  蘇定方入主千牛衛,明眼人就能看出是李世民在刻意的提拔他,目的就不言而喻,是爲了組建新軍培養將才。

  而他自己推薦的趙節卻被李世民直接無視,奏章也毫無音訊,這如何能讓身爲太子的他順心呢?

  他可是太子啊,大唐未來的皇帝,自己推薦的人怎麼就比不上李恪一個王爺推薦的人呢?

  所以,東宮衆官員成了他發泄的對象,他不是對身邊少師李剛的授課不滿,就是對少傅張玄素平時生活上的規勸冷言冷語的恥笑。

  即使這樣他還發泄不了自己心中不滿,要不是長孫無忌及時的制止他,他又該做出毆打宮女和內侍這樣的事情來。

  所以,他的元宵過的極爲鬱悶,特別是李恪在場的時候讓他心裏極爲不舒服,看他很不順眼。

  要不是元宵賞燈的時候李世民在身邊,他肯定不會給李恪什麼好臉色。

  而相對李承乾,李泰對這件事情表現的很淡定。

  他本身就不喜歡武略之事,對軍隊的事情就更加不感興趣。

  只是他妒忌李恪在李世民面前受寵,看到他在不斷髮展自己的勢力,纔會跟在李恪身後上書舉薦程名振。

  其實,在他的心裏認真做學問,得到李世民的誇獎纔是最根本的,纔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他認爲太子之位的爭奪不能靠武力,而是靠才學,誰能得到李世民的青睞,誰就有可能奪得太子之位。

  但是,有一點他沒有注意到,那就是他和李恪得不同之處。

  他是嫡子,是皇后所生,而李恪不是嫡出,還有就是他是隋煬帝外孫的身份,註定不可能和李泰一樣靠才學奪得太子之位。

  所以,李泰對自己的老師王珪這個人比較上心。

  元宵節的前幾天王珪、杜淹還有韋挺三人已經入京見過父皇,正式擔任了他的諫議大夫的職位。

  對於李世民任命他爲衛王老師的身份他也沒有反對,所以李泰在想如何處理好自己和王珪的事情。

  是否能把他收爲己用呢?

  雖然王珪職位不高,但他身後所代表的世家的勢力不小,而且才華學識也是當時翹楚。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