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三路大軍

作者:七月初三
李恪的一夜沉思在北王府可謂是大事,弄得大家都是心驚膽戰,衆人還是第一次看到北王殿神情這般的凝重,即便的楊恩也對李恪舉動驚訝不已。

  但是,在長安城,呼戰之聲之外是百姓們迎接的一個春節春節,在漢民族的心中的位置很高大唐朝廷對春節也比較重視,會給官員們放七天的假期,讓大家能夠安安心心的過一個好年七天的年假之後,大唐朝廷迎來了又一次的朝會在朝會上討論的是大唐一年的各項政策和頒佈的春耕令,歷令等等到朝會結束,李恪便來到了千秋殿給楊妃請安,母子兩人還沒多說話,他又被王德請到了兩儀殿,說皇上正在兩儀殿跟中樞大臣們商議大唐怎麼對待吐蕃和吐谷渾的問題李恪來到兩儀殿時,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禹、魏徵、王珪、岑文本和侯君集都已經在跟李世民討論,只有李泰一個人依然保持了以往的表現,沉默不語“李恪,你說說自己的想法”李世民一見李恪,還沒有等李恪給衆人施禮,他便開口說道李恪看到李世民的臉色不是很好,就知道顯然是衆人之間的的討論很激烈,大家的意見不一致“父皇,兒臣的建議是,血戰到底”李恪淡淡的說道“恩說說你的具體想法”李世民似乎清楚李恪會這麼說,便開口說道只是,李恪的話一出口,長孫無忌和魏徵、王珪等人的臉色不是很好看李恪猜測,可能他們是支持和談的一派“父皇,還是請聽聽兒臣爲何和力主血戰到底”李恪目視了衆臣一眼,便對李世民大聲說道,他心裏很清楚,長孫無忌反對,可能另有目的,但魏徵和王珪反對,這是兩人的眼界限制,兩人的文臣,看不透其中的奧祕,他要用自己的理由說服兩人,只有這樣,衆臣的意見纔會統一,出兵纔會順利而不至於出現疏漏“恩?”

  李世民也是一驚,“那你說說,朕也想聽聽你的血戰到底的理由”“第一,吐蕃兵峯正盛,何以跟大唐求親和談?

  大唐十二萬精銳魂喪擾蘭,元氣大傷,這正是吐蕃和吐谷渾兩國攻佔大唐的最佳時候,難道他們不清楚這個道理嗎?

  他們很清楚,可他們沒有這麼做,爲什麼?

  這不是說吐蕃不想拓邊擴土,是他們有自己的謀劃,肯定比征伐大唐獲得的利益要大,他們跟大唐求親和談只爲一個目的,那就是給自己爭取時間,利用大唐養精蓄銳的時間給自己發展壯大的機會第二,祿東贊其人在吐蕃很有名望,他是吐蕃松贊干布的心腹大臣,吐蕃的強大有他一半的功勞,可這個一個大臣爲什麼在太極殿上裝出一副傲慢不懂禮數的樣子呢?

  他故意掩飾自己的智謀意欲何爲?

  那就是吐蕃的圖謀很大,掩飾自己的謀略,麻痹對方,讓對方忽略自己的存在,等自己壯大之後在攻打對方,這就是祿東贊和鬆贊幹部的心思僅憑這兩點,吐蕃用心險惡,大唐不能聽之任之,必須要在它還沒有強大的時候打殘它,打疼它,讓吐蕃人知道膽敢犯大唐者,雖強必殺之”李恪說完自己的兩個理由,便向李恪一拱手,退到了李泰的身邊他很清楚,他的這一番言論需要衆人去思量和消化頓時,兩儀殿又陷入了沉靜之中李世民倒是靜靜的等待衆人,他在李恪的時候,眼中露出了讚賞的目光半響,侯君集第一個說道,“皇上,殿下說的很對,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吐蕃今日的強大我們不能聽之任之,不然今後會成爲大唐的一大勁敵”“皇上,微臣也贊同出兵朔方”魏徵淡淡的說道“微臣也贊同北王殿下的意見”王珪也開口說道魏徵和王珪兩人的反對出兵的人,他們現在支持出兵,長孫無忌一個反對顯得孤掌難鳴,他也就保持了沉默而其他人都表示出兵,自然都支持李恪的建議這時,中樞大臣們的意見保持了一致,那就是出兵朔方“那就說說你的具體方案”李世民淡淡的說道“諾”李恪回答道,“兒臣的方案是三路夾擊,將吐蕃大軍殲滅在擾蘭第一路,由朔方大軍組成大軍,正面進攻吐蕃和突厥大軍,以作佯攻,引誘吐蕃大軍出擾蘭第二路,則是兵出陰山,用突厥三萬精騎加靈州三萬步騎,六萬大軍人馬南下,目的是牽制吐谷渾大軍,趁機攻佔吐谷渾北方要地,再跟策應第一路大軍第三路,兵入益州,由蜀中進吐蕃腹地,截斷吐蕃大軍的回撤之路這樣,三路大軍最後必將形成對吐蕃和吐谷渾大軍形成合圍之勢,必將一舉殲滅吐蕃主力”“皇上,微臣贊同殿下的用兵之道”侯君集第一個開口說道,他的領軍作戰的將領,自然清楚李恪的這個計劃的周密性和嚴謹性,也知道這是對付吐蕃和吐谷渾最爲合理的方案“微臣贊同”蕭禹說道“皇上,微臣認爲殿下的三路夾擊之策正是對付吐蕃和吐谷渾大軍的最佳方案”房玄齡也開口說道“恩確實不錯”李世民也點頭說道,“這三路大軍有主次之分,很顯然第一路纔是真正的主力,第三路纔是奇兵,第二路大軍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想要統領這三支大軍協同作戰,難度很高啊,將帥必須有過人的統兵才能,且不說這統帥的人選,即便是這三路大軍的其他兩路大軍的統帥,也必須是深的用兵之道的名將才行,特別是第三路大軍的主將,他率領數萬人深入吐蕃腹地作戰,這對他的統領能力要求很高啊”“諸位愛卿,你們有合適的人選嗎?”

  李世民向大家問道大家都很清楚李恪的謀略很初中,但這三路大軍對將帥的要求也很高,大家都不敢舉薦人選頓時,兩儀殿有出現了良久的沉默這樣的場面是出於李績敗北的影響,還有就是大家的手中也確實沒有這麼出衆的將才“李恪,你說說”李世民又向李恪詢問道“父皇,兒臣自薦,願意統帥大軍西征”李恪嚴肅的向李世民請戰道“那其他兩路主將的人選呢?”

  李世民繼續問道“父皇,兒臣的提議時,請父皇免去兒臣幷州大都督之職,讓幽州大都督蘇定方任職幷州大都督一職,讓他統領第三路大軍,入益州,從蜀中進兵吐蕃調靈州大都督薛萬徹回京編練軍,讓朔方將軍龐孝泰出任靈州大都督,以杜君綽爲第二路大軍統帥,龐孝泰輔之”“那幽州大都督該有誰擔任?”

  李世民向李恪問道“請父皇定奪”李恪回答道,這個方案是馬周和許敬宗、孫伏伽離開那晚上,他在房想了一晚上纔想到的,是解決眼前能夠讓他出任行軍主帥的唯一條件那就是讓出幽州大都督的位子,讓出自己幷州大都督的位子幽州的位置對大唐很重要,讓出幽州大都督,李恪的勢力將損失一半,而幷州李恪已經經營了八年之久,根深蒂固,他想讓出這個位置,對他的勢力也是一個打擊但是,讓蘇定方任職幷州大都督,這也是他的底線,他自己不任職幷州大都督,也要讓自己的部下任職,而他自己的部下之中,只有蘇定方有這個資格至於調薛萬徹到長安練兵,這是他聽了馬周的建議,是摸透了李世民始終想編練軍的這個心態而讓龐孝泰出任靈州大都督,他也是想跟李泰結盟再者,龐孝泰在這次朔方大戰中的表現不錯,他舉薦龐孝泰,李世民也不會反對“你們怎麼看?”

  李世民向大家徵詢意見,他個人覺得李恪是提議不錯,特別是李恪讓蘇定方讓出幽州大都督和自己卸任幷州大都督的舉動讓他很是感動,他清楚自己的兒子這麼做的原因,那就是爲了朔方的戰事,歸根結底還是爲了大唐“皇上,微臣贊同”蕭禹第一個開口說道“皇上,微臣也贊同”王珪開口說道“皇上,微臣贊同”魏徵開口說道“…………”見中樞大臣們基本都同意李恪的建立,李世民沉默不語半響,他對長孫無忌說道,“輔機,吐蕃和吐谷渾的使者還是要穩住,這件事情就交給你辦”“諾”長孫無忌默默的領命道李世民的這一命令就向衆人透露出了一個信息,那就是他心裏已經同意了李恪的建議但是,李世民也沒有當即就同意出兵朔方,這又讓大臣們心中驚訝不已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