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肩負重任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下一站,商水!

  當趙弘潤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完全沒有料到,僅僅只坐了半天的船,他們都不得不下船,改走陸路。

  原因很簡單,烏娜暈船。

  這位自幼生活在草原上的羱族少女,在踏上了朝廷的船隻後,面色就有些發白。

  在此之後,隨着商隊啓程前往商水,這位可憐的羱族少女更是在船上吐地稀里嘩啦。

  “沒事的,我的潤,我能忍……嘔……”

  “……”

  望着面色蒼白的烏娜,趙弘潤無奈之下只能緊急令他們這一艘船靠岸,隨便找了一個適合下岸的地方,一行人又下了船隻。

  沒辦法,畢竟祥符縣距離商水縣,最起碼也得有四五日的船程,要是不下船的話,恐怕烏娜會暈死過去,甚至因此得一場大病。

  趙弘潤可不希望這樣。

  雖然走陸路的話行程最起碼得翻幾番,但趙弘潤顯然不忍看到他的女人受罪。

  不過既然是走陸路的話,他們一行人的人數就顯得太張揚了,因此,趙弘潤便叫衛長岑倡帶着那百名肅王衛繼續乘坐船隻,提前一步前往商水縣,而他這邊,則帶着宗衛們以及衆女,慢悠悠地前往商水。

  反正這一次,他也沒什麼着急的事。

  待等趙弘潤一行人下了船後,那艘船載着肅王衛們,再次緩緩啓程,追趕上前方放慢了速度的船隊。

  而趙弘潤這邊,他將身體虛弱的烏娜抱上了馬車。

  望着向來活潑開朗的烏娜眼下面色蒼白、嘴脣發青,趙弘潤暗暗自責,自責於自己居然沒考慮到這一點。

  別看烏娜的騎術相當精湛,自幼騎馬早已熟悉了在馬背上的顛簸,但事實上,馬背上的顛簸與在船上的顛簸有着根本上的區別。

  正所謂『南船北馬』,南方人站在船隻上,面對波浪洶涌猶如站在平地;而北方人,非但可以做到在馬背上喫喝拉撒,日行數百里也是家常便飯。

  可你讓他們換一下試試?

  保準一個在船上胃酸倒流、吐得幾近瀕死,而另外一個,在日行數百里之後的第二日,勢必連腰都直不起來,只感覺天暈地轉、渾身骨頭都痛。

  “潤,對不起,早知道,我還是留在大梁好了……”

  由於自己的關係,一行人都不得不改走陸路,躺在馬車車廂內歇息的烏娜很是自責。

  而對此,趙弘潤倒是無所謂,摸着烏娜冷汗稍退的額頭,安撫她道:“沒事,反正我這次去商水也沒什麼重要事,純粹就是去散散心而已。……要說對不住的話,那也是我得對你說,對不起啊,烏娜,是我沒考慮到你從未坐過船。”

  在車廂內,蘇姑娘的丫環綠兒見趙弘潤如此溫柔地對待烏娜,心中不禁有些替自家小姐喫味的意思,反而是蘇姑娘顯得頗爲大度,在一旁用水盆中絞好毛巾,敷在烏娜的額頭。

  可能她是有些同情烏娜吧,畢竟烏娜在魏國無親無故,能仰仗的就只有趙弘潤,像極了當初孤苦無依的她,因此,蘇姑娘倒也不至於喫烏娜的醋。

  更何況,烏娜一看就是那種直爽、開朗、沒啥心眼的人,蘇姑娘覺得若是自己連這樣的女人的醋都喫的話,她未免也太可悲的。

  不過說實話,烏娜也好、羊舌杏也罷,蘇姑娘對她們都沒有什麼敵意,唯獨羋姜。

  她與羋姜似乎是天生八字不合,呆在一起沒有發生過一件好事。

  不過說到底,蘇姑娘最在意的,恐怕還是趙弘潤曾在與她****後卻叫着羋姜的名字那件事,這簡直就是一根毒刺,紮在她心底。

  片刻過後,暈暈乎乎的烏娜總算是逐漸睡過去了。

  見此,蘇姑娘小聲詢問趙弘潤道:“潤郎,此番你前往商水,沒有赴任的期間麼?”

  趙弘潤聞言笑笑道:“你聽說的,只是朝廷放出來的消息而已。”

  的確,此番趙弘潤事實上是被那則謠言給逼出大梁的,因爲他不願意交出手中的權利,不放心將他的心血交給別人打理,因此,他無力反駁那則謠言,只能用暫時遠離大梁的方式來擺脫謠言。

  但話說回來,這件事總不能擺上檯面上講,『肅王爲避謠言遠走商水』,這像話麼?

  是故,朝廷禮部給了趙弘潤一個方便,請趙弘潤擔任調解關係的禮官,以溝通安陵、召陵與鄢陵、商水兩方國民的關係。

  這是目前禮部最頭疼的,畢竟安陵、召陵的居民是魏人,更是兩年前楚魏戰爭期間的受害者,而在鄢陵、商水所居住的,卻是投奔魏國的楚人,當然,後者如今也被朝廷接納爲是魏民,但朝廷的意志,終究無法真正地影響到民間。

  這不,儘管那場戰爭結束至今已有一年多,但安陵、召陵等地憎恨楚人的情緒仍然維持着,而鄢陵人、商水人,亦因爲前者的敵視而逐漸開始有所反抗。

  尤其是安陵與鄢陵兩地,這兩方的縣民,有時會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引發衝突。

  打個比方,就在前兩月,幾名鄢陵人在附近的山丘狩獵,希望能打些野味,結果恰巧撞見了一隊安陵人。

  本來嘛,鄢陵、安陵附近的山丘比比皆是,各走各的就是了。

  然而,那些安陵人卻說,這些山丘都是屬於安陵的,叫那些鄢陵人滾蛋。

  而那幾名鄢陵人亦不示弱,說這些山丘挨着鄢陵比較近,應該叫做鄢丘,叫那些安陵人滾蛋。

  結果一言不合,雙方在山上打起來了,彼此都打得鼻青臉腫。

  這還不算,彼此感覺自己吃了虧的雙方,約了個日期要較個高下,彼此都回縣裏叫人。

  安陵是大縣,當初在收納了那些原鄢陵、臨潁、西華等地的魏民後,縣內縣民人口已有十餘萬之多,而鄢陵,作爲四十餘萬投奔魏國的楚人所居住的三座城縣之一,論人口絲毫不必安陵遜色。

  這兩個大縣的男丁皆挽着袖子到約定的地點打架,那場面,是何等的壯觀,絲毫不亞於趙弘潤在三川打仗時的情景。

  好在安陵、鄢陵兩地的縣令知道分寸,前者派出了縣兵,後者因爲鄢陵軍原調碭山的關係,請來了駐紮在商水的那僅剩的一萬商水軍,彼此都抓了一大幫人,總算是將這場鬧劇給壓制下去了。

  但壓制歸壓制,雙方的關係依舊敵意滿滿:只要路上別碰上,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彼此老死不相往來;但倘若是在途中碰上了,哪怕一根雞毛都有可能引起雙方的口舌之爭,最後上升到約架結幫互毆的局面。

  而此番趙弘潤南下商水,最主要的就是處理安陵與鄢陵兩個大縣之間的敵對關係。

  沒辦法,相對於召陵、商水,安陵與鄢陵這兩座大縣挨着太近了,兩縣縣民無論是上山打獵,還是到河流湖泊打水、洗衣,都有可能碰上。

  而一旦碰上,就意味着很有可能引發又一場鬧劇。

  “朝廷當初制定的策略沒有成效麼?”

  在聽了趙弘潤的解釋後,蘇姑娘很是納悶。

  趙弘潤想了想,問道:“你指的是安陵、召陵、鄢陵、商水等地男女的通婚?”

  蘇姑娘微微有些臉紅,但仍點了點頭。

  見此,趙弘潤搖了搖頭,說道:“雖然禮部一直在倡導這件事,但是……不能說沒有成效,只不過沒有達到預期的程度。”

  蘇姑娘點點頭,似理解般說道:“終歸雙方都是十幾萬人的大縣……”說罷,她轉頭望向趙弘潤,微笑說道:“不過,奴家相信這件事難不倒潤郎。”

  趙弘潤聞言哈哈一笑,搖頭說道:“你太看得起我了,這件事……不好辦。我覺得吧,很有可能大梁那則謠言平息了,我還是無法調和雙方的關係。畢竟這跟打仗不同,打仗時我所面對的是敵人,我不介意用拳頭打到他們服,但這些人,都是我大魏的子民,所以說,不好辦啊……”

  又與蘇姑娘聊了幾句後,趙弘潤便託她與羊舌杏還有丫環綠兒一同照看烏娜,自己則下了馬車,再次騎乘坐騎。

  倒不是爲了欣賞的沿途的風景,他只是想仔細瞅瞅沿途的各個情況,畢竟他絕大多數的時候都呆在大梁,很少有機會視察地方城縣,比如路況、水利、農田設施等等。

  當晚,趙弘潤一行人在荒郊露宿,隨便啃了些乾糧。

  畢竟他們是因爲烏娜的關係,中途隨便找了個地方下船的,因此,至今還未摸清楚究竟身處何方,自然也無從談起能找到什麼縣城。

  不過次日上午的時候,趙弘潤一行人運氣不錯,發現一條村落。

  花了些銅錢,趙弘潤等人總算是喝了一口熱騰騰的湯,不過更重要的是,他們從當地村民的口中問出了所在的位置。

  他們這才知道,他們此刻位處於『啓封』縣的東南,再往東南方向走個一兩日,那便是圉(yǔ)縣,而往西南走個一兩日,則就是安陵。

  找到了方位,這就好辦了。

  “公子,直接前往安陵麼?”

  在離開那條村落時候,宗衛長沈彧問道。

  趙弘潤深思了片刻,搖搖頭說道:“去圉縣,隨後轉道陽夏,直至商水。”

  沈彧有些意外地望了一眼趙弘潤,抱拳領命。

  他並不知道,趙弘潤之所以不願率先去安陵的原因。

  因爲安陵,居住着一支姬姓趙氏王族的分支,不是別人,偏偏就是原宗府宗老,趙弘潤他三叔公趙來峪的那一支。

  算算日子,趙來峪應該已經回到安陵,投奔了他的兒孫叔侄。

  縱使是趙弘潤,也不敢帶着這麼點人直接去安陵,畢竟他也知道,他將那位三叔公趙來峪得罪地不輕。

  因此,趙弘潤還是決定先到商水,因爲那裏纔是他的地盤。(未完待續。)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