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開飯
此時,生日宴會上的氣氛愈發濃厚起來,彷彿是一場盛大的狂歡即將拉開帷幕。
“來吧,我們可愛的小壽星,快把這頂漂亮的生日帽戴上吧。”
隨着這句話語落下,沐沐眼前出現了一頂精緻的生日帽,那帽子上鑲嵌着五顏六色的小燈泡,閃爍着璀璨光芒,宛如一頂閃耀的皇冠。
而這頂帽子正是由李東和薛佳琪倆人一起親手戴在了沐沐的頭上,將他裝扮得如同小王子一般帥氣。
有父母疼愛的孩子纔是個寶,否則就是給他再多的錢,他的內心也不快樂。
接着,鄭霞輕輕揭開了蛋糕盒的蓋子,裏面露出一個精美的蛋糕。
然後,她小心翼翼地將一根根蠟燭插入蛋糕之中,每邊都插上了一根小巧玲瓏的蠟燭,仿寓意是點亮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落。
而在蛋糕的上方,則用奶油精心書寫出了一句溫馨的話語:沐沐,祝你生日快樂。
這句簡單而真摯的祝福,承載着大家對沐沐的深深愛意和美好祝願。
在這個美好的瞬間裏,所有人齊聲高唱着生日快樂歌,歌聲悠揚婉轉,迴盪在空氣中,如同一曲美妙的旋律。
沐沐則滿心歡喜地聽着這首歌,雙手不停地拍打着節拍,臉上洋溢着無盡的喜悅之情。
因爲他知道,很快就能品嚐到美味可口的蛋糕了,他最喜歡喫蛋糕了,尤其是上面的奶油。
“來,寶貝兒,讓我們一起切蛋糕。”李東抱着沐沐,握着他的小手,拿起切刀開始分蛋糕。
“這樣切一下,這樣再切一下,這邊再來一刀,這邊再來一刀,這樣就切好了。”隨着李東的話語,沐沐跟着爸爸一起動着手,配合默契地將蛋糕切成小塊。
“這一塊給誰喫?”李東把切好的蛋糕放到餐具裏,看着沐沐,眼中滿是期待和鼓勵。
“給奶奶喫。”沐沐看了看周圍的人,用稚嫩的聲音奶聲奶氣地回答道。
“那你給奶奶拿過去,說請奶奶喫蛋糕。”李東微笑着引導沐沐。
沐沐小心翼翼地捧着蛋糕,邁着小步走到奶奶面前,高舉着雙手,將蛋糕遞給奶奶:“奶奶喫蛋糕。”
“謝謝寶貝。”陳素芬開心得合不攏嘴,滿心歡喜地接過蛋糕。這個大孫子沒有白疼,第一塊蛋糕就想到了她。
“這一塊給誰喫?”看着沐沐小心翼翼地又拿起一塊蛋糕,李東笑着問道。
“給媽媽喫!”沐沐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小心翼翼地端着蛋糕,慢慢地走到媽媽身邊,遞到媽媽面前,眼睛笑成了月牙狀,“媽媽,這塊蛋糕給你喫。”
由於太過興奮,沐沐的小臉也不小心蹭上了一點奶油,反而顯得俏皮可愛。
“謝謝媽媽的小寶貝!”薛佳琪開心地接過蛋糕,輕輕揉了揉沐沐的腦袋瓜,寵溺地說道:“我們沐沐長大了!”
聽到媽媽的誇獎,沐沐笑得更燦爛了,又拿起一塊塊蛋糕,分別送給了爸爸、姥爺和爺爺。每送完一個人,他都會甜甜地說一聲:“XX請喫蛋糕哦!”
收到沐沐送來的蛋糕,大家都笑得合不攏嘴,紛紛誇讚沐沐乖巧懂事。整個房間裏充滿了溫馨與幸福的氛圍,讓人感到無比溫暖。
然後服務員開始上菜,過生日肯定不能只吃蛋糕了,而且甜膩膩的東西大家也喫不多。
第一道菜,蔥燒海蔘,這道菜可是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菜之一。它以水發海蔘和大蔥爲主料,採用傳統的烹飪技法制作而成。海蔘清鮮,柔軟香滑,蔥段香濃,食後無餘汁。
李東在家經常做這一道菜,薛佳琪很喜歡喫。
第二道菜,油燜大蝦,這道菜用的是海灣特產大對蝦,再加上特有的油燜技法制作而成。菜品色澤棗紅亮麗,味香鮮美,鮮嫩微甜,油潤適口。
第三道菜,紅燒鱖魚,它也是一道經典的菜,將新鮮的鱖魚用蔥薑蒜等調料燒製而成,味道鮮美,肉質細嫩。
第四道菜,孜然羊肉,這道菜是回民菜的代表之一,用新鮮的羊肉和孜然粉等調料炒制而成,香氣四溢,口感嫩滑。
接着是素什錦、素雞、青菜豆腐皮、蒜蓉娃娃菜,還有兩個湯,總共十個菜。這些菜餚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每一道都有着獨特的口味和風味,讓人垂涎欲滴。
“這家的菜喫着不錯,跟李東的水平差不多。”薛仁剛嚐了一口蒜蓉娃娃菜,對着李先進稱讚道。
“他的廚藝勉強還行,您可別太誇他了,這孩子受到誇獎就容易驕傲。得時不時的提點提點他,讓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李先進笑着看了李東一眼。
聽到老爸的話,李東臉上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笑容,但心中卻充滿了自豪和喜悅。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同時也明白要保持謙虛和不斷進步的態度。
“聽到沒,公公說了得時不時的用小鞭子抽打着你,免得你尾巴翹起來。”薛佳琪在李東的耳邊輕聲的說道。
李東詫異的看着薛佳琪,我爸是這麼說的嗎?你這明顯是假傳聖旨嘛!
看着李東那皺着眉頭的表情,薛佳琪的心裏樂開了花,這小男人太逗了。
“做飯是一門手藝,做的好的真是能闖出來一番名頭。之前我們去帝都出差,喫過幾次私房菜,那味道真是回味無窮啊!”薛仁剛一邊喫着自己碗裏的飯,一邊感慨道:“有一家讓我記憶很深刻,他們家的廚師是一箇中年人,跟我們歲數差不多吧,長得很是憨厚老實,但他的廚藝卻非常精湛。每道菜都做得讓人驚豔不已,尤其是他家的招牌菜——紅燒肉和糖醋排骨,簡直是人間美味!”
“真有這麼好喫嗎?”李先進好奇地問。
“當然啦!”薛仁剛用力地點點頭,“那味道,嘖嘖嘖……”他閉上眼睛,似乎在回味着當時的美味。
“我看電視上說過,私房菜一般都得提前預約,說是限量供應?”李先進又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