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救出紫霞,有朋遠來

作者:第一太監
出了這檔子事,耶律敵烈和特烈拉他們自然不可能再找趙佶談聯姻的事。不可能人家剛死了女兒你就跑過去跟他說麻煩你換個女兒嫁給我們家皇上吧。雖然政治是冷漠的,但畢竟還沒有冷漠到如此地步。不過雖然聯姻的事得暫且擱置,但趙佶還是承諾之後會全力支持遼國抗金的。

  得到趙佶這個承諾,特烈拉他們此次前來大宋的目的也算達到了一大半。事至此他們也沒有再繼續留在大宋的必要,畢竟他們兩個人是大遼的弘股之臣,大遼還有很多事在等待他們去處理。

  特烈拉領着耶律敵烈和耶律蓮蓉向趙佶告了辭,趙佶心情很糟所以也沒有挽留他們三人,只是派了梁薪以及鴻臚寺和禮部的幾名官員送他們出汴京城。

  汴京城樓下,耶律蓮蓉分別時輕聲對梁薪說了一句話:“遼金戰事平息之時,蓮蓉將不再是遼國三公主,而是咱們梁侯爺的妻子。”

  梁薪看着耶律蓮蓉,心裏要說不感動那是假的。他現如今的身份地位已經不比一個公主差,只是他身份之中還帶着太監的名頭,要想明媒正娶耶律蓮蓉,梁薪還得想辦法將身份的事給解決了。一時間,梁薪想要恢復真男人的心情又迫切起來。

  “一路小心。”梁薪從懷裏取出一塊玉佩遞給耶律蓮蓉,然後對着她笑了笑。

  耶律蓮蓉看了一眼玉佩,兩隻眼睛笑得彎起來,好像月牙一般。特烈拉一行人騎馬離開,梁薪揮手與耶律蓮蓉等人告別。等到再也看不見耶律蓮蓉等人後,梁薪這才轉身離開。

  但是在離開城門之時,梁薪又開始頭疼起來。紫霞的事究竟該怎麼處理呢,他和夏知畫的關係該怎麼跟她說?梁薪甩甩頭,決定暫時不說,乾脆走一步看一步。

  汴京南門大街往左一直走就會經過都進奏院,都進奏院旁邊是報慈寺街,梁薪在此處買了一處宅子專門用來收留教養孤兒,這就是慈幼局。最開始梁薪是準備把這兒取名叫慈安局,但是後來紫霞堅持將這兒改成了慈幼局,取意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梁薪公器私用,發動西廠情報組織查了汴京三日以來所有剛死的年輕女性。掘了十幾座墳墓後終於找到兩具跟紫霞和蘭馨比較像的屍首。

  梁薪將這兩具屍首運進皇宮,用藥物封住味道,然後在屍體上留下了紫霞身體上一些胎記之類的東西。最後換了紫霞和蘭馨的衣服將她們投進紫霞宮的井中。

  屍體本身就埋在土裏過,再加井水侵泡自然會產生屍蟲吞噬屍體。屍體面目全非,再加上人們潛意識之中先入爲主,所有就輕鬆的瞞天過海了。梁薪將紫霞和蘭馨帶出皇宮後應紫霞的要求先將她帶到了慈幼局暫時安頓。

  進入慈幼局,梁薪便看見紫霞正和孩子們在玩遊戲。可以看得出她很喜歡孩子,孩子們也很喜歡她。看到紫霞那高興的模樣,梁薪嘴角也露出一絲真切的笑意。

  梁薪走下臺階,拍了拍手叫道:“各位俊男美女,你們在玩兒什麼遊戲啊,我能不能也加入啊?”

  孩子們看向梁薪,然後立刻興奮地跑過來圍着他蹦蹦跳跳地叫着:“神仙哥哥。”紫霞是他們的神仙姐姐,梁薪是他們的神仙哥哥。從慈幼局創立到現在,這羣孩子一起是這麼稱呼他們兩人的。

  被這羣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圍着梁薪也很高興,心情十分放鬆。紫霞走過來說道:“你來了,宮裏的事出什麼問題了沒有?”

  梁薪搖頭:“沒有。一切順利。從現在開始宮裏的紫霞公主已經死了,現在這個世界上就只有一個沒有任何身份背景的趙紫霞。

  趙紫霞興奮地蹦了蹦,懸在她心中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下。小孩子們聽見梁薪和紫霞的對話後紛紛問道:“神仙哥哥,你剛纔說什麼公主啊?公主在哪兒?”

  梁薪笑着拍拍手道:“你們大家坐好,哥哥給你們講一個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們趕緊坐好。梁薪開始爲他們講述這個充滿魔幻色彩的美好童話故事,這羣孩子哪裏見識過這樣的故事,頓時聽得心馳神往專着無比。就連紫霞和蘭馨也聽得異彩連連,不時發出“啊!”“哦!”“啊……”的聲音。

  講完故事,差不多也到了要喫飯的時間。孩子們在慈幼局中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去洗手,梁薪走紫霞面前道:“出了皇宮,就代表你一切都可以重新來過了。怎麼樣?有什麼打算沒?是跟我回家還是……”

  “不。我決定就留在這裏,跟這些孩子們一起。”紫霞看着孩子們的背影道。

  梁薪聽後心中狂喜,一時沒忍住流露出了一點喜悅的表情點頭道:“好吧,我尊重你的決定。以後我會常來看你的。”

  紫霞一臉狐疑地看着梁薪:“我說不到你家去跟你住一起我怎麼感覺你好像特別開心呢?”紫霞臉色一變:“老實說,家裏是不是藏女人了,害怕我知道?”

  梁薪眉毛一挑,當即鎮定回答:“說哪裏去了,我只是覺得我家裏經常有朝廷官員出入,所以確定不是很方便。不過你住在慈幼局離我也比較近,我會常來看你的。”

  “是嗎?”紫霞上上下下地看着梁薪,打量半天沒發現什麼問題這才點點頭道:“好吧,暫時相信你。你最好小心一點,哪天我有了興致會到你家裏去看看的。你不會不讓我去吧?”

  “怎麼可能?我家的大門隨時爲你敞開。”梁薪自然而然地說道,同時手心裏捏了一把冷汗。

  在慈幼局陪着紫霞呆了一段時間,給紫霞留了不少銀子讓她自己去添置東西,然後梁薪這才從慈幼局離開。

  離開慈幼局後梁薪先到西廠去處理了一些工作,接着便回到了梁府。剛剛進入梁府沒多久,門房就跑過來說道:“侯爺,有人送了信給您。”

  “信?”梁薪順手接過,一共兩封信。第一封信的落款寫的是藍碧兒,梁薪大概猜到應該是藍家馬上要到汴京來開設銀樓了。

  再看第二封信,令梁薪比較意外的是這封信居然是雲飛煙寫給他的。將兩封信拆開,梁薪頓時笑了。原來雲家和藍家同時決定要到汴京來開設銀樓,並且兩家選擇的位置是相鄰的,同時兩家的開業時間也是驚人的一致。不知道這些是巧合還是兩家故意要在汴京比拼一個高低出來。

  梁薪將信摺好放回信封搖頭晃腦地說道:“嗯,不錯。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有了梁薪自揚州抄家得來的銀子,趙佶的邀月樓終於開始修了。延福宮旁邊工部劃掉一大片土地,然後召集工匠開始動土奠基。

  邀月樓這麼一動工,汴京城中同時有不少人那根敏感的神經也開始動了起來。此事的起因還得從通奉大夫、監察御史文正逾說起。

  文正逾今年已經五十有三,在朝堂之中算得上是老資格的臣子。他的官位也十分奇特,通奉大夫是個文散官名,意思就是這是個榮譽性的虛名,並無任何實權。但卻是個貨真價實的從三品官職。但是文正逾真正有職務有工作內容的官位是監察御史,這是個實職沒錯,但卻只是一個正七品的官。

  之所以會如此,這一切都是文正逾的性格所然。文正逾早年間曾經是掌管太學的齋長,後來還做過御史臺。只是因爲他爲人性情耿直,剛正不阿,遇到什麼事他都會仗義執言。蔡京、王黼、高俅、梁師成、楊戩等人全都被他彈劾過。包括趙佶本人,文正逾也沒少指責他耽於逸樂,不勤政務。喜好花石,玩物喪志等等。

  如此人物自然是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欲要處之而後快的人不知凡幾。但是也因爲文正逾一身浩然正氣,深得天下士子的愛戴和追捧,故而朝廷中也沒有人膽敢對文正逾下手。只是大家齊心合力架空文正逾,這才逐漸將他貶到了監察御史這個位置上。

  聽聞趙佶要蓋一座三十三層高的奇樓,文正逾二話不說就跑到了宣德門跪着,面前用石頭壓着一張紙,紙上寫着:“剝民膏脂作臺堤,作起臺堤日已西。紂王前車鑑仍在,吾皇今朝莫復行。”

  這四句詩可謂句句誅心,文正逾以殷紂王勞民傷財築造鹿臺最終導致商朝滅亡爲例,勸說趙佶殷紂王的前車之鑑還在,希望趙佶不要去步殷紂王的後塵。

  話是好意,但未免說的太過於直接。相信只要是君王,就沒有會喜歡有人拿自己跟亡國之君相提並論的。況且這兩天趙佶還處於紫霞投井的喪女之痛中,得知此事後他第一個反應就是命楊戩傳旨把文正逾這老匹夫給殺了。

  幸好楊戩也不是沒有頭腦之人,一番奉勸陳訴利弊之後,趙佶這纔打消了要殺文正逾的念頭。不過趙佶心中一口惡氣難消,直接有下令將文正逾拖出宮門外杖責三十。

  文正逾年紀老邁,三十杖下去直接要了他的半條命,於是他再也沒有精神去宣德門外跪着勸諫趙佶了。不過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汴京城,汴京城中的士子頓時義憤填膺。由太學中的士子牽頭,上千名士子跑到了宣德門外跪着,每個人手中都舉着文正逾那首詩。並且每隔半個時辰,士子們就會大聲念一遍那首詩。

  這一下事情就鬧大發了,要知道北宋的施政方針乃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裏的士大夫指兩類人。一是文人、二是士族。如今士子們集體抗議,趙佶拿這些士子沒辦法。他還不敢把這些士子給冷着餓着了,不時宮裏還會派人給他們供應熱茶和食物。

  這些士子也是白眼狼,那茶他們喝,飯菜他們也照喫不誤。不過喝完喫飽之後他們仍舊是跪在那裏高舉文正逾的那首詩。而更加糟糕的一個情況是跪在宣德門外的士子越來越多,從一開始的千餘人到後面來竟然已經有了近兩千人。

  趙佶坐不住了,立刻宣蔡京進宮準備與他商議此事該當如何處理。誰知蔡京這次是真的病了,風寒入體寢食難安,一時間連牀都下不了又如何進宮。無奈之下趙佶又想到了梁薪,於是立刻宣梁薪入宮見駕。

  梁薪自然不可能也跟着生病,接到皇上召見只能硬着頭皮進入皇宮。說實話梁薪對進宮討論如何應對此次事件十分抗拒。因爲本來這次士子們的熱議之中就有把梁薪牽扯在其中。在有心人的引導下,梁薪變成了矇蔽聖聽,助紂爲虐的大奸臣。

  不少言論都提及皇上之所以會起心修建邀月樓,歸根究底全是因爲梁薪四處迫害良臣,每次都是將人抄家罰沒,以致皇上有了修建邀月樓的底氣。關於這樣的言論梁薪聽了也不覺得意外,只是心中那股淡淡的被冤枉的感覺還是讓他十分不爽。

  爲了不和這些士子起正面衝突,梁薪從左掖門穿進去,然後經過崇文院直接從大慶門走進文德殿見趙佶。

  眼見前來跪諫的士子越來越多,趙佶心急如焚。得楊戩通知梁薪來了,趙佶趕緊讓楊戩帶梁薪進殿內。

  見到趙佶梁薪準備行禮,趙佶直接擺擺手道:“好了好了,先免禮吧。宣德門外的事朕相信梁薪你已經知道了,現在朕不跟你繞圈子,直接問你可能解決的良策?”

  這樣的問題梁薪自然一早就猜到趙佶會問,他進宮之前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所以趙佶問起梁薪直接說道:“回皇上,對於眼前的情況臣有三個應對之法。只是臣拿捏不準該使用哪個方法,還請皇上聖明獨斷。”

  “三個應對之法?”趙佶一聽頓時鬆了口氣,神情頓時振奮了一下道:“梁薪你快說是哪三個應對之法,朕幫你參謀參謀。”

  梁薪點點頭道:“首先臣想問皇上,邀月樓……是否非修不可?”

  梁薪先問出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爲他也不是很想趙佶耗費錢財修這個一個沒用的破樓,如果趙佶願意不修邀月樓,眼下的事立刻就會解決,簡直就是皆大歡喜。

  趙佶眉頭微皺道:“自然是非修不可。幾個區區士子無知妄言朕就要改變主意,那這以後朕這個皇帝還當不當了?這天下未來是他們那羣酸儒士子說了算還是朕說了算?修!必須修,非修不可!”

  果然如此。梁薪心中黯然嘆道。他就知道那些士子的行爲只會讓趙佶下不來臺,本來如果對趙佶旁敲側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趙佶還真的可能會打消修建邀月樓的念頭。但是現在士子們這樣做,趙佶哪怕是爲了自己的面子着想也得將邀月樓修下去。

  梁薪暗自翻白眼,心中對趙佶那句“幾個區區士子無知妄言”很不以爲然。那是“幾個”區區士子嗎?那分明是幾千個“區區士子”好不好?你既然如此不在乎怎麼不自己去解決,把我叫進宮來幹嘛?

  不過想歸想,現實是梁薪還必須替趙佶出主意,解決眼前的問題。梁薪行了一禮道:“皇上,臣的三個應對之法各有優劣,所以臣纔拿捏不穩。第一個方法就是殺一儆百,將士子之中的幾個領頭人物斬殺,然後再以刀兵逼走剩下的士子……”

  “這個方法不可行。”梁薪還沒說完趙佶就首先否決了這個辦法。“萬一到時候鎮壓不成反而激起士子們的憤慨之心,屆時事情將一發而不可收拾。”

  梁薪點點頭,說了句“皇上聖明”過後開始說第二個方法:“臣的第二法叫做以毒攻毒,方法就是咱們再製造幾起轟動的事件,然後製造輿論效果,讓大家將熱議的方向從邀月樓轉移開去。這樣一來宣德門外的士子們就會被遺忘,久而久之他們自覺無趣自然就會離開了。”

  趙佶聽過這個方法後微微頷首,認真思慮過後道:“這個方法不錯,不就是見效時間太慢,並且短時間內又哪裏會這麼巧會有比邀月樓之事更令人注意的轟動事件呢。梁薪,你再說說你那第三個方法吧。”

  “第三個方法……”梁薪十分不願意說出這第三個方法,因爲這個方法對於他本人來說實在是太具有傷害性了。不過眼下似乎這第三個辦法卻是最後的一個辦法了。

  梁薪說道:“皇上,臣的第三個應對之法叫做轉移目標。具體的方法就是由臣出去激怒外面士子,承認修建邀月樓一事都是臣蠱惑皇上的。然後再說幾句看不起士子們的話,這樣這些士子們就會把目標集中到臣的身上,如此一來皇上自然可以脫身。”

  “這……”趙佶遲疑了。說實話他聽過樑薪這辦法後頓時覺得這第三個辦法纔是真正快速有效的辦法,只不過他也知道這樣對於梁薪的損傷實在太大,趙佶也怕自己萬一點頭答應會傷了梁薪的心。

  就在趙佶遲疑的時候,趙佶的御前近侍突然進殿說道:“稟告皇上,宣德門外有三個士子體力不支昏倒了,不知是否着太醫前去醫治?”

  “醫!趕緊叫太醫去醫治。”趙佶連忙說道。他很清楚,這事目前還只是跪諫。但要是出了人命,事情還會更加糟糕。

  御前近侍應了一聲後退下,趙佶知道情況緊急,於是也不再多想,擡起頭便對梁薪說道:“梁薪,看來這一次朕只能委屈你了。”

  事情既然已經定下來,梁薪也不再扭捏,當即跪地說道:“皇上言重了,替皇上分憂是微臣的職責,微臣對皇上忠心一片,絕對願意爲皇上赴湯蹈火。”

  梁薪這一通馬屁趙佶聽後感動不已,他重重地點了點頭道:“好!梁薪,你果然是朕的好臣子。朕能有你這樣的臣子,真是幸甚啊。”

  “謝皇上誇獎。”

  梁薪起身告退,然後轉身走出文德殿。那背影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不過同時梁薪似乎又好像帶着無窮無盡的戰意一般。

  喜歡極品大太監請大家收藏:極品大太監我愛更新速度最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