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怒不可遏 作者:未知 尚德全揪着自己愛若生命的鬍鬚,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這人是誰? 而陳嘉輝也有些喫驚,他知道朱瞻基經常在方家莊學習,可沒想到方醒居然會把皇太孫當做了普通人。 而在場的人中,最忐忑的就是李琦。 朱瞻基和方醒扶起這個工匠,然後說道:“不着急,好好的休養。” 工匠有些惶恐的渾身在顫抖着,對於他來說,一個小小的衙役就能讓他家破人亡,可今天……可今天,皇太孫居然親手把他扶起來,而且還溫言撫慰。 這是變天了嗎? “殿下,我,我還有活要幹啊!” 這人不是在矯情,朱瞻基判斷已定,就對尚德全說道:“給他假期,最少十日。” 這種要求對於尚德全來說只是個小意思,他擠出一絲微笑,“皇太孫殿下這般的禮賢下士,你還不趕緊……趕緊緻謝?” 方醒皺眉看了尚德全一眼,從剛纔的語氣中,他知道尚德全本是想讓這個工匠跪下謝恩的,可臨時想到了剛纔的事故,這才改口。 朱瞻基當然也想到了,所以他淡淡的道:“那就讓人送他回家。” 方醒想起官場上的手腳,就說道:“你安心的養傷,以後有人給你穿小鞋就告訴我,我給你做主!” 我曰! 李琦在心中罵了方醒一句,他剛纔可是已經想好了,這個工匠居然敢在皇太孫來視察的時候出紕漏,那還有什麼說的,等皇太孫一走,老子非得讓你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可方醒的話卻堵住了這個漏洞,讓李琦的心中悻悻的非常不滿。 可他卻沒想到方醒已經是離奇的憤怒了,看到他的表情,方醒上來瞪着他問道:“你是覺得他是賤民嗎?還是覺得你比他們都要高一等?” 李琦的神情有些茫然,他沒想到方醒會這麼來質問自己,不過多年的條件反射讓他說道:“他們不是賤民,那誰是賤民!?” 場面寂靜,所有人都在看着方醒,在他們的眼中,工匠確實就是賤民,一輩子,包括了子孫都是賤民。 難道這個問題還有深究的必要嗎? 可方醒認爲很有必要,他一把拿起一隻槍管,轉向四方,神色譏諷的說道:“如果沒有他們,那你們告訴我,誰來打造這些兵器?誰?難道是你們這些所謂的君子嗎?” 工棚裏鴉雀無聲,朱瞻基知道方醒已經開始憤怒了,爲了不被躺槍,他只得低頭想着這事裏的關竅。 “你們,你們讀了四書五經,你們考上了進士,很牛筆吧?” 當然,我們當然牛筆。 進士出身的尚德全想起了自己寒窗十年的艱苦。 李琦想起了自己科舉不成,最後成爲濁官的倒黴境遇。 只有朱瞻基,他已經隱隱約約的猜到了方醒爲何憤怒。 “可在我的眼裏,你們就是一坨屎!” 方醒被這個階級森嚴的世界給激怒了,同是漢人,可有人高高在上,有人跌落塵土,被當做了垃圾。 方醒扶起惶恐不安的工匠,冷道:“在我的眼中,你們甚至連他的一根手指頭都無法相比!” 轟! 方醒的話讓現場的氣氛被引爆了。 幾十名工匠都目光灼熱的看着方醒,心想這人是誰?如果他能當匠作地的管事的話,那麼大家的日子肯定會好過不少。 而尚德全和李琦則是被激怒了。 李琦怒道:“敢問閣下何人?可曾進學?” 這個問題問得好啊! 尚德全撫須暗笑,覺得這個李琦還是不錯的,前幾天想更換他的想法,現今已經消散無蹤了。 方醒冷笑道:“我三年多以前就是舉人了,要不是看不慣你這等人,金榜上面早就有了我的名字,你算個毛啊!” 嘖! 這話讓尚德全有些牙痛,因爲朱瞻基在場,所以方醒的話必然是可信的。 方醒看着面相最多隻有二十歲,可二十歲的年輕人,在三年多以前就是舉人了,這…… 而李琦則是有些羨慕嫉妒恨,他當年也是參加過科舉的,而且還是朱元璋爲了南北科舉的事情大開殺戒後不久。 在官方的潛規則中,把北方仕子的錄取率提高到了相當的程度後,他依然沒有考上,然後就此沉寂。最後還是一咬牙,把家產變賣了一半,用於疏通渠道,這才得以在工部尋了個差事。 朱瞻基含笑看着這一幕。今天來到這裏,可尚德全陽奉陰違,而李琦居然也敢當着他的面找不自在。 哈哈,這下讓你們知道什麼是狂士! 是的,在朱瞻基的眼中,方醒就是一個狂士。 不過不同的是,和其它沒有多少成就的狂士相比,方醒的狂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這就是赤子之心啊!” 朱瞻基想到自己的父親對方醒下的結論,不禁暗自點頭。 方醒看到尚德全撫須不語,而李琦只是陰着臉,就說道:“沒有他們,你們算是什麼?沒有他們打造出兵器,誰來保衛大明!” 李琦聞言,覺得自己找到了方醒話裏的漏洞,就搶話道:“可沒有我們讀書人,他們又算是什麼?” 在讀書人的眼中,自己纔是最出色的,而其他人根本就無法相提並論。 至於工匠,這個華夏曆史上都是地位低下的階層,在讀書人的眼中,最多也就是個夜壺。 什麼是夜壺? 就是用得着你的時候,就提你一把,而用不着你的時候,就覺得你臭不可聞,哪怕那臭味是他自己發出來的。 “哈哈哈!” 方醒仰頭大笑着,良久才幽幽的說道:“農人可以種地養人,工匠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可以保家衛國,商人都可以流通有無,可你們呢?你們能幹什麼?” “我們能上報君王,下撫黎庶!” 尚德全終究是無法旁觀,所以就傲然道。 方醒不屑的說道:“就憑你們讀的那些書?我看別說是管理大明,能管好你們自己的貪慾就算是祖上積德了!”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無法反駁。 當年大明開國時,那些官吏都是讀書人,可最終這些讀書人讓朱元璋失望了。 貪腐橫生就是那時大明的寫照,所以朱元璋最後也是忍無可忍,直接就剝皮充草,想用最暴烈的手段來扼制住這個勢頭。 最後他成功了,洪武年間,大明的貪腐是最少的。 可他也失敗了,因爲他是靠着個人的威望在推動這場反*腐*運*動,最終免不了人亡政息。 讀書人的黑歷史可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