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讓紀綱都忌憚的人 作者:未知 大明的皇帝各有千秋,在朱元璋的麾下當官,出門前還得和家人道別。每一次出家門就可能是生離死別。 而朱允炆就好多了,雖然也刻薄,可好歹對文官不錯。而且他的耳朵又軟,在他的麾下當官算是比較舒坦的。 只有朱棣,這位既有他老子的狂暴,殺貪官毫不手軟,可也有着相對溫和的一面。 只要你做事兢兢業業,不胡亂摻和事,那多半能壽終正寢。 不過有一類人要小心,那就是口碑好的不得了的,從上到下都在交口稱讚的人。 朱高熾的詹士府和親近的人爲何頻繁淪陷? 外人以爲是朱棣想收拾朱高熾,可寥寥可數的知情人都知道,黃淮和楊溥太過端正,口碑太好。朱高熾不知道敲打,那麼朱棣這個當爹的肯定要收拾這些不長眼的傢伙一頓。 這兩人到目前爲止,依然看不到從詔獄出來的機會,可見朱棣的霸道。 別跟朕裝比,裝比朕就讓你成撒比! 聰明的自然會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給君王一些把柄。 不聰明的,比如說胡廣那種,一心想當名臣。若是他年輕二十歲,朱棣說不得也會請他進詔獄去待一段時間。 方醒帶着滿腹的心思出了張輔家,天氣太熱,他也不想騎馬,就牽着大白馬在街上轉悠着。 茶鋪的生意在夏天算是不錯,那些夥計在門口吆喝着。 “有冰水、冰果,冰茶冰酪,客官進來解解暑吧。” “客官,小店有雅室,內有冰盆,在此盤桓睡覺可是一大享受啊!” “不用了!” 方醒搖搖頭,外面的冰塊不一定乾淨,在張淑慧隨時會發動的情況下,他可不敢生病。 “興和伯,巧遇啊!” 方醒擡頭一看,二樓的窗戶探出個腦袋來,笑吟吟的正是紀綱。 方醒淡淡的道:“紀大人好威風,且逍遙吧,方某告辭了。” “哎!別啊!胡大人也在呢,難道還不值得興和伯上來一坐?” 胡廣? 方醒搖搖頭,沒興趣。 紀綱皺皺眉,感覺外面的熱浪要進去了,就說道:“是胡濙胡大人。” 方醒一怔,然後點點頭,隨即就上了二樓。 一上去就感覺氣溫驟降,方醒看到過道的兩頭擺放着冰盆,怪不得敢說有雅室。 這就是明朝版的空調屋啊! 門打開,方醒第一眼就注意到了那個中年男子。 男子起身拱手道:“見過興和伯。” “胡大人多禮了。” 對方溫文爾雅,方醒也是笑吟吟的。 紀綱得意的道:“興和伯可是從英國公家出來嗎?” 方醒沒理他,問了胡濙:“胡大人可是剛回來嗎?” 紀綱的面色一變,可卻有些忌憚這位胡濙,所以沒開口。 胡濙乾瘦的臉浮起了微笑,淡淡的道:“胡某不過是四處巡查,說不定明日又得走了。” 這位可是朱棣的頭號心腹,和他比起來,紀綱不過是朱棣養的一條狗而已。 紀綱插話道:“胡大人深得陛下的信賴,此次應該會休息一段時間吧。” 這話是炫耀,炫耀他紀綱能知道這等機密的事情。 胡濙淡淡的道:“胡某只是聽從陛下的安排,不敢揣測。” 紀綱的臉瞬間就綠了。 胡濙皺眉道:“紀大人可否讓胡某和興和伯單獨說說話?” 方醒這才知道,原來是胡濙找他有事。 紀綱乾笑道:“好說,紀某出去一會兒。” 能讓滿朝文武爲之色變的紀綱居然那麼乖? 方醒心中一動,覺得自己有必要重新評估這位新任禮部左侍郎在朱棣心目中的地位了。 等紀綱一走,胡濙就微微一笑,問道:“興和伯近期南征北戰,經歷的地方多,不知可有發現異常的人呢?比如說……” 方醒搖搖頭,毫不猶豫的道:“抱歉,方某的職責是領軍作戰,這方面還真沒留意過。” “這樣啊!” 胡濙遺憾的道:“那還請興和伯下次留意些,下官感激不盡。” 方醒不接這茬,“方某一切都聽從陛下的安排,絕無二話。” “那就多謝了。” 胡濙起身道:“下官還得回家一趟,改日請興和伯喝酒。” “一定!” 方醒微微一笑,起身目視着他出門。 “胡大人這就走了?紀某還準備了些後續,要不……” “多謝紀大人,不過胡某久未歸家,下次吧。” “……” 方醒就在門外,看到紀綱諂笑着把胡濙送了下去。 沒多久,紀綱再次上來,臉上的諂笑早就不見了,他威嚴的道:“興和伯,惹惱了胡大人,小心自己受罪啊!” 方醒笑道:“紀大人果然是威風凜凜,只是方某乃興和伯,不屬你錦衣衛管轄吧?難道你還能把方某下詔獄不成?” 紀綱不屑的道:“你莫得意,陛下對你的容忍已經快到頭了,等陛下要動手之時,紀某一定親自去方家莊,看看興和伯的底氣!” “好!” 方醒淡淡的道:“方某也希望有一天能親自看看紀大人的底氣,只是希望紀大人到時候能挺住,千萬別學娘們軟蛋!” 紀綱的面色一變,然後忍不住呵呵笑了起來。 “興和伯還是那麼的有趣啊!紀某先走了。” 方醒喝道:“別想着讓方某結賬,不然陛下面前說話去!” 紀綱愕然,然後失笑:“你以爲紀某差這點錢嗎?至爲可笑!” 方醒笑了笑:“紀大人富可敵國,當然不會差錢,哈哈哈哈!” 回到家,方醒請來了解縉,問了胡濙的事。 解縉唏噓道:“當年老夫倒是認識他,只是永樂五年老夫就被貶職交趾,隨後就聽說他出去四處巡查那位,此次回來,老夫估計要麼是找到了,要麼就是……看陛下的意思吧。” 方醒看看門口,低聲道:“那位當初真的是逃走了嗎?” 解縉撫須道:“當年那位的時間比較充裕,再說燒死的那些人……說句實話,誰也不知道有沒有那人,陛下估計是想安定人心,所以當場就認了那人被燒死,否則這天下還得亂。” “不是去找張邋遢嗎?”方醒想起了後世的傳說,不禁對那位神仙般的人物生出了興趣。 解縉笑道:“陛下當時正值盛年,哪用得着去尋求長生啊!不過張邋遢倒是有些道行,陛下在武當山造的金殿也好了,可張邋遢並不買賬啊!哈哈哈哈!” 方醒想想也是,朱棣當時正值盛年,揮斥方遒,怎會去一味追求長生。 “胡濙既然被升爲禮部左侍郎,那此事大概就要暫且停下了,倒是少了許多物議。” 張邋遢,也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張三丰。 這位從元末明初就享有大名的道人堪稱是活化石,有人說他已經有四百多歲了,堪稱活神仙。 所謂朱棣派人去尋找張三丰,在方醒看來多半是沒譜,唯一的可能還是去尋找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