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是有意還是無意? 作者:未知 清晨的金陵被一層薄霧籠罩着,空氣中瀰漫着一股類似於奶香的味道。 這個龐大的城市開始甦醒了。 一個幽深的小巷外面,一羣人正端着碗,就着鹹菜喝粥。 “聽說到奴兒干都司的人家過得不錯啊!” “是不錯,開荒不受限,五年免賦稅,房子、農具、沒收穫之前的口糧都是官府出的,這樣的好事可惜沒輪到我啊!” “別吹牛了,聽說奴兒干那邊冷得要命,撒泡尿都得帶着棍子去。” “爲啥要帶棍子?” “那尿一出去就凍住了,你得敲斷啊!” “哈哈哈哈!” 笑了一陣後,有人就故作神祕的道:“我可是聽說了,以後那些乞丐,還有好喫懶做,好勇鬥狠的地痞,都會被送到各處去自食其力。” “真的?” “當然是真的……” …… “陛下,移民不可中斷,特別是陝西那裏更是重中之重。” 方醒來上朝了,一來就放了一炮。 “大明各地乞丐、地痞、無家可歸者都可以移民,所以算下來人數還是不少。” 方醒說完就歸班了。 先前討論的是奴兒干都司要求更多移民的事,文武百官都贊同,可卻對移民的來源有些分歧。 胡廣皺眉道:“興和伯此言有理,只是奴兒干都司要移民,交趾也要移民,杯水車薪啊!” 方醒笑了笑:“那些家貧者同樣可以,只要各地官府放開口子,保證那些活不下去的人都願意去。” 朱棣的眼神冷了些,胡廣苦笑道:“這個臣倒是知道些緣由,各地官府上報都是海清河晏,一些弊端……隱瞞不報,若是清理出大批可供移民的百姓,吏部那邊……” 蹇義乾咳一聲出班道:“吏部自然有自己的審查手段,加上地方按察使司,如今的吏治已經不錯了。” 方醒聞言只是不屑的冷笑了一下。 大明的吏治什麼時候不錯了? 也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好些,可那也是用屠刀殺出來的清廉。 而這種威懾的慣性在永樂朝就開始減速了,貪腐早就如星星之火,呈現燎原之勢。 朱棣沉吟了一下,就問道:“你在奏摺裏說那邊的土地肥沃,爲大明所罕有,可有實證?” 咦!老朱居然知道迂迴了? 方醒趕緊打起精神道:“陛下,臣回來時帶了些黑土,如今已經種了些花草,好傢伙!沒幾日那苗就出來了,嚇得家中的管家以爲有神人相助,如今那幾盆花已經成了他的禁臠,說是要養好了送給犬子護身。” 朱棣的眼皮跳了一下,“瞻基回來說那邊的地能捏出油來,可見不假。” 方醒馬上就唱雙簧道:“陛下,只要能把奴兒干那塊地方開發出來,以後北方的糧食就不用擔心了,就是漕運怕是……要冷清些。” 夏元吉喜道:“若是這般,那可算是大喜之事。陛下,漕運也無需擔憂,那些商船如今漸漸的多了,稅都收了不少。” 胡廣聞言不去看夏元吉,只是衝着方醒微微頷首。 這就是你的手段嗎? 先是從台州府開始佈局,四海集市在後,利用朱棣勵精圖治的機會,把商稅推了出來。 而最可怕的是奴兒干都司。 想想,若是方醒早就知道奴兒干都司的土地肥沃,從而從容的佈局,一直等到此時才爆發,逼迫朝中支持商賈和商稅。 而且方醒還得預料到朱棣會動朵顏三衛,否則就是白瞎。 方醒衝着胡廣笑了笑,覺得老胡今兒有些神神叨叨的。 …… 散朝了,方醒獨自在前面溜達着,胡廣悄然追上來問道:“興和伯可是早有預謀?” “預謀什麼?” 方醒正想着早上土豆的可愛處,聞言嚇了一跳。 “無事,本官孟浪了。” 胡廣有些失望,拱手而去。 方醒不禁失笑,急切的就想趕回家去。 “見過興和伯。” 纔出皇城,方醒就看到了李裪,這貨正恭謹的拱手行禮。 “大君多禮了。” 方醒按捺住心情,下馬問道:“找方某何事?” 李裪誠懇的道:“興和伯,在下剛接到國中的來信,路,已經開始修了。” “哦!那倒是不錯。” 方醒沒想到李芳遠居然會上鉤,這倒是意外之喜。 李裪說道:“父王已經首肯,算算時間也有兩三個月了,只是倭國那邊磨刀霍霍,朝鮮上下一片恐慌啊!” 這是在隱晦的求援。 方醒打個哈哈道:“本伯上次去了一趟倭國,狠狠的震懾了一番,足利義持必然不敢,且放心吧。” 李裪聞言一驚,急忙道:“興和伯……” 方醒微微頷首道:“本伯還有要事,改日再說吧。” 看着方醒上馬,在辛老七和小刀的護衛下遠去,李裪的面色不變,可金四力卻不忿的道:“大君,按理您的地位比他要高,果然是跋扈!” 李裪微微一笑道:“無需如此,倭國是大明的敵人,這一點誰都清楚,足利義持想進攻朝鮮,不過是看到大明對朝鮮的態度轉變了而已,否則他如何敢……” 金四力跺腳道:“正是方醒在其中撮合,不然明皇怎麼會索求土地?最可恨的就是這廝居然率軍奪取了兩道之地,讓倭人知道了,當然會認爲我朝鮮已經和大明翻臉了!” 李裪的眸色深沉:“我擔心的是……這些都是處心積慮的結果,那朝鮮……” 兩人沉默許久,李裪回身看到金四力一臉的惶恐,就笑道:“這些都只是猜測,任他方醒的城府再深,也不可能佈下這般大的局。這種局只要中間一處錯,那就會處處皆錯,前面的功夫就白費了。” 金四力也是點頭道:“正是如此,此事還得要明皇的配合,臣覺着方醒是萬萬不能的。” …… 方醒還未到家就被朱高煦堵住了。 許久未見,朱高煦長胖了些,讓方醒生出了些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 朱高煦的神色有些哀傷,一把揪住方醒就說道:“老和尚的身體不大行了,說是要回北平,走,咱們看看他去。” 姚廣孝不行了? 方醒有些愕然,這位老和尚可是朱棣的元老和智囊,若是不行了的話,朱棣早就去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