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從小吏做起,放棄科考的馬蘇 作者:未知 方醒無辜的道:“陛下,臣不知啊!” 尼瑪!誰知道報信的人居然會隱瞞此事的來龍去脈? 要是因爲這個被朱棣記恨上了,方醒就準備全家搬去戍邊,馬丹!不和這幫子陰人打交道了。 孫祥會糊塗至此嗎? 呵呵! 孫祥已經要瘋了,東廠的第一炮就打歪了,以後朱棣還會信任他嗎? 黃儼! 孫祥瞥了一臉平靜的黃儼一眼:你這條老狗,居然說陛下今日心情極好。 可這話沒錯啊! 是你孫祥自己揣摩陛下的心思,不敢拿那種破壞倫常的破事去打擾他的心情,怪我咯! 朱棣眼睛微眯,淡淡的道:“散了吧!” 方醒糾結的跟着羣臣出去,後面的朱棣臉色鐵青,目光鎖定了孫祥。 “打!” 朱棣太憋屈了,而且這個憋屈還是自己剛任命的東廠掌印太監送來的。 大太監面無表情的看着進來幾名侍衛,然後瞟了黃儼一眼。 黃儼皺眉向孫祥投以同情的目光,然後微不可查的嘆息一聲。 孫祥只是咬緊牙關,沒求饒,沒哭喊,被人拖了出去。 打板子的聲音傳來,朱棣恍若未聞,只是目光幽幽的看着外面…… …… “興和伯果然是俠義心腸啊!” 金幼孜追上了方醒,拱手讚美道。 俠你妹! 方醒正在鬱悶的時候,就淡淡的道:“金大人今日和諸位大人共襄盛舉,果然是魏徵第二吶!方某佩服!” 金幼孜笑了笑:“哪有的事,不過是覺着那些邊民不易,不能冷了他們的一腔報國之心罷了!” 方醒打個哈哈道:“陛下想必對金大人的忠心唏噓不已,方某就先走了。” 金幼孜看着方醒的背影,面色陰晴不定。 回到家,呂長波的卷子被馬蘇送了過來,方醒一看,居然只錯了一道數學題,就滿意的道:“等方五那邊的消息,此人若是沒有來歷,你就問問他,願不願意舉家前去北平。” 馬蘇說道:“弟子今日問了他一些家裏的事,也就是幾十畝地,而且都佃給了別人種,他自己在家裏教了幾個學生,應該是願意的。” “那就好。” 方醒沉吟了一下:“遷都北平勢在必行,爲師準備把徐方達留在金陵,然後輔以田秀才和那些學生,慢慢的在南方鋪開,而咱們就得回到北平,白手起家了!” 馬蘇笑道:“老師,弟子聽那些人說了,北平也有不少想學科學的人,只是因爲南北相隔,所以早就在翹首以盼了。” 方醒點頭道:“以後大部分學生都會留在金陵,等學成之後,爲師會稟告陛下,讓他們從小吏開始幹起。” 馬蘇心中一震:“老師,真要讓他們從小吏做起嗎?” 方醒嗯了一聲道:“從前宋開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個道理倒是沒錯,可學的東西卻錯了,而且千軍萬馬都去擠科舉這條獨木橋,中了就是官,可那些人可能爲官?所以爲師早就和太孫商議過了,此後我這一門出來的學生,必須要從小吏做起,想借勢飛黃騰達?沒門!” 馬蘇目光炯炯的道:“老師,弟子決定不參加會試了!” 方醒呼出一口氣,頭向後仰,看着虛空道:“你倒是領悟了。” 馬蘇坦然的道:“是的老師,若是弟子繼續參加科舉,那就是科學主動在向儒學低頭,弟子雖不敢說寧折不彎,可也不願意走進那道門!” 方醒苦笑道:“此間福禍一言難盡,罷了,你且回家去告知家人,不要一意孤行。” 下午馬蘇從書院回家後,就把這個決定告訴了母親和妻子。 劉氏揉揉早年因爲針線活做多了而發澀的眼睛,嘆道:“蘇兒,你的老師學究天人,又有殿下在那裏,爲娘老天拔地的,見識又短,你老師同意就好。” 趙氏自然是不敢提意見的,馬蘇就等她去做飯的時候,悄然把這事的緣由告訴了她。 趙氏翻炒着鍋裏的菜,嘴角噙笑道:“夫君何須對妾身解釋。” 馬蘇輕笑道:“你是我的妻,夫妻一體,何來的我貴你賤!” 趙氏身體後仰,靠在馬蘇的懷裏,夢囈般的道:“在嫁進來之前,妾身還有些擔憂,擔憂夫君和那些古板文人一般,每日呼喝妻兒……” 馬蘇低聲道:“那是腐儒,老師說了,男人的威嚴不是靠着呵斥家人來的,自然而然,無需遮掩。” 趙爲正在她出嫁時說過,說馬蘇現在看着不起眼,可卻是方醒的大弟子,還和朱瞻基親善,讓她苦熬也要熬到那個時候。 可現在看來,雖然生活不奢侈,也無家僕丫鬟成羣,卻簡單而溫馨。 這樣的日子也不差呀! …… 第二天,大清早方醒就聽說有人來訪。 “老爺,來的是一個年輕女子。” 方醒正在喫早餐,邊喫邊照看着土豆。 張淑慧已經喫好了,準備把土豆帶過去。 小白在喝粥…… 兩雙眼睛在注視着方醒,張淑慧淡定,小白委屈。 “沒有的事啊!” 小白馬上將面臨生產,情緒不大穩定,就低聲道:“少爺,哪有女子找上門來的?” 方醒覺得自己真是比竇娥還冤,就問報信的丫鬟道:“那人叫什麼?” 丫鬟還不知道自己犯了錯,“那人說是姓李。” “肯定是那個狼兵統領,爲夫去看看。” 等方醒到了前廳,看到獨自前來的李夢菱時,不禁傻眼了。 姑娘,你好歹帶兩個人在身邊啊! “見過興和伯。” 野性難馴的李夢菱,在面對着‘魔神’方醒時,也收起了桀驁。 “昨日多謝興和伯相救,小女特來致謝。” 這個拱手一點兒都不標準,方醒說道:“李……大人說笑了,不過是陛下明察秋毫而已,方某不敢居功。” 這位李夢菱沒有官銜,大家都覺得不好稱呼,最後就含含糊糊的叫李大人。 李夢菱馬上就瞪眼道:“昨日小女去問了金大人,金大人都說全靠了興和伯。男人說話要真!” 哎喲媽!這女人真是太直了吧?! 方醒看了門外的小刀一眼,乾咳道:“此事過了就過了,李大人找方某何事?” 金忠那個老傢伙,在不知道李夢菱的性格之前,哪敢攬功,否則家裏的葡萄架必定會倒塌。 李夢菱正色道:“小女此來,一是感謝興和伯,二是想請教興和伯,兵部說是要把我部調去北方屯田,小女不大願意,就向興和伯請教來了。” 屯田? 方醒覺得金忠太古板了,就說道:“方某覺着你部還是回去的好,等大明需要時,再行徵發,這樣兩者都兼顧到了。” 李夢菱點頭道:“就是!我們纔不去種地!” “可你也不能去鬧兵部吧?” 方醒無奈的道:“你且回去,我這邊上個奏摺,不過成不成不敢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