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求封賞 作者:未知 感謝書友:“赤焰的噩夢瘋”的萬賞! ...... “禮儀那是對友邦,瓦剌可是大明的友邦?” 方醒譏笑道,黃鐘大冷天搖着扇子,一臉正色道:“伯爺奉旨前來,你等有何事趕緊說,否則太原就是終點!” 蘇德板着臉道:“我等帶着小王爺的禮物來到了大明,希望能見到大明皇帝,轉述小王爺的話。” 這話含糊不清,可方醒卻點點頭道:“知道了,那就馬上出發!” 蘇德怒道:“興和伯,我等千里迢迢趕到太原,歇息幾日總是要的吧!” 烏雲也面露疲憊之色,那些使團的男子都憤憤不平的在嘀咕着,可卻不敢在方醒的面前喝罵。 這位當年可是幹掉了整個瓦剌使團,只是爲了一個女人而已! 方醒起身道:“老七!” “老爺!” 辛老七收刀上前,目光盯着蘇德。 方醒吩咐道:“收拾東西,咱們午飯後出發。” 辛老七轟然應諾,然後帶着人收拾着那些醋罈子,一一擡出去裝車。 “太原的醋不錯,你們也可以嚐嚐。” 方醒當然不會阻攔瓦剌使團進來洗澡,只是不知道他們想不想洗而已。 蘇德只是簡單的洗把臉,然後走到方醒的身邊說道:“興和伯,我們的糧草已經斷了。” 方醒正在閉目養神,聞言淡淡的道:“脫歡難道已經窮到了這個份上嗎?居然連使團的糧草都湊不齊!” 蘇德的眼神堅定:“子虛烏有!這一路艱難,如何能帶着大批糧草上路?若是大明供給不起,那我們也沒話說,大不了一路餓着到北平罷了,至少不用去金陵!” 方醒笑了笑,他從這話裏聽出了忌憚之意。 朱棣遷都,在大明內外都引發了激烈的反應。 在大明內部,官員們自然是不樂意的。金陵那麼舒坦,俺們爲啥要去北平挨凍啊! 江南煙雨纏綿,吳儂軟語誘惑,讓人生出甘願罷官歸鄉里,此生只做江南人的想法。 可朱棣卻用強有力的手腕和意志把遷都的事落實了下來,期間有多次暗地裏的勾兌。那時候方醒還在牀上挺屍,只有小白在身邊照顧。 而大明外部對於大明的遷都抱着高度警惕,因爲北平距離草原太近了,朱棣隨時都可以提兵出塞。 這個該死的皇帝啊!你咋不早死呢! 醋罈子裝車,辛老七進來稟告可以啓程。 “喫午飯吧!” 午飯是麪條,自從到了太原之後,方醒就愛上了這邊的麪條。 當然,只有麪條和醋是太原的,其它調料都是方醒自己帶來的。 馬三兒在書店已經問清了方醒那兩句詩的意思,面色蒼白的趕回來。 “……黑駝山下風雲動,黑駝山下,那是老晉王的陵寢,這是預兆着太原以後會有事啊!至於晉城處處是人間,這個老夫猜不出來,不過人間這話不大好,難道現在的太原不是人間嗎?所以你且警惕,有個風吹草動的,就趕緊跑吧。” 等看到是方醒的人在廚房煮麪時,馬三兒終於知道,自己的最後時刻來了。 麪條很好喫,加點陳醋更加的美味。 方醒吸溜的喫着麪條,覺得後世所謂的陳醋真的是差遠了,不是一個檔次的東西。 蘇德幾乎要把舌頭都喫下去了,他滿頭大汗的擡頭看看方醒,頓時大感欣慰。 大家都是一個喫相嘛!不丟人! 烏雲也是忘記了臨行前有人交代的矜持,喫的忘形。 方醒幾下吃完麪條,看着瓦剌使團的喫相,不禁微微搖頭。 我大喫貨帝國威武霸氣啊! 吃完麪條,烏雲過來問道:“興和伯,爲何太原的官吏沒有迎接?” 瓦剌使團在進入邊牆後,一路都有官員迎送,所以難免自視甚高。 方醒搖搖頭,率先走了出去。 黃鐘覺得這樣不好,就乾咳道:“伯爺親自來迎,地方官就不必出面了。” 方醒在外面遇到了馬三兒,跪在地上的馬三兒。 馬三兒可憐巴巴的道:“伯爺,求伯爺可憐可憐小的,小的該何時離開太原城。” 方醒皺眉看着街對面的兩個男子,說道:“你掛上那幅字,朱濟熿不想死,自然不會動你。” 一幅字而已,朱濟熿和朱高燧的性格類似,還多一些陰狠。 可越是這樣的人,他就越怕死。 “本伯爲人寬宏大量,朱濟熿最清楚不過了,只要他還沒當上皇帝,你就死不了!” 馬三兒幾乎被這話給嚇尿了,他起身回頭,看到對面的兩個男子一臉驚惶,終於是安心了些。 方醒剛纔的聲音不小,足夠那兩個男子聽清。他舉起右手,朝着晉王府方向揮斬下去。 “出發!” …… 北平,朱棣接到了方醒的奏章。 “興和伯說瓦剌人估摸着是來討封賞,一是脫歡襲爵,另一個多半是要錢糧。” 楊榮說道:“陛下,順寧王的爵位倒是好說,只是這錢糧,此時瓦剌和阿魯臺之間態度曖昧,大明若是給了,有些不妥。” 金幼孜說道:“陛下,臣也覺得爵位可以給,錢糧最多給一點,意思意思就行了,給多了就是喂狼。” 楊士奇同樣是這個看法,朱棣說道:“脫歡能屈能伸,興和伯果然沒有說錯,這就是個梟雄,我大明的隱患!當尋機滅之!” 楊士奇博聞廣記,他說道:“陛下,這個脫歡能在阿魯臺的手中忍辱負重,令臣想起了越王。” 越王勾踐,這位就是臥薪嚐膽的代表性人物,最後一朝覆滅了吳國。 朱棣不屑的道:“小兒狂妄,有朕在,脫歡永無出頭之日!” 楊榮心中腹誹:陛下啊,您若是一直在,脫歡當然不敢跳梁,可若是……山陵崩,大明怕是要轉攻爲守了! 朱棣前面幾次北征的效果都不錯,隨後交趾的平定,讓大明騰出了一隻手。 攻破朝鮮和瀛洲,獲取大量的金銀,大明的國庫終於充盈起來了。 而且大量的俘虜正在那些大工程中替代了大明百姓的勞役,目前的大明,當真是國勢蒸蒸日上,令人振奮! 楊榮心下一動,就說道:“陛下,臣以爲還是要查清楚瓦剌和韃靼之間有無勾結爲重。” 朱棣點點頭:“興和伯已經在查了,估計很難得到證實。不過這些都是小事,若是兩家聯合又如何?朕當再次上馬親征,一舉擊破此賊,掃清大明北方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