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朱棣被打臉(求月票) 作者:未知 兄弟姐妹們,月票!月票!不要讓人把咱們的菊花爆了! …… 風聲,還是不可避免的傳出去了。 “寶鈔可以兌換銀子?” 幾個在第一鮮喫飯的食客不敢相信此事,哪怕瀛洲等地完成了寶鈔的發行,可他們還是覺得在大明內部行不通。 “那得多少銀子啊!” “不說別的,我家裏的寶鈔加起來就有幾千貫,這算是少的!” “那些豪商的手中幾萬貫,十幾萬貫都有,加起來戶部怕是要關門了吧!” “我看此事難辦!” “不過若是放開,我也想把那些寶鈔都換了。” “可不許用金銀,你換了寶鈔用啥?” “咱們彼此之間可以用嘛!對不對?” “也是,到時候大家就是一個圈子,只用金銀,至於那些百姓,把寶鈔換給他們好了。” …… 有錢人喫飯當然要去酒樓,而窮人喫飯很簡單,隨便找個路邊攤就解決了。 麪條饅頭是最方便的食物,弄上一碗熱騰騰的麪條,和身邊同階層的人聊上幾句,這就是百姓的放鬆辦法。 “聽說寶鈔能換銀子了!” “聽說了,可這對咱們沒用啊!” “也是,我家裏也就那點錢,若是拿去換了,家裏哪來的花用?” “我看這是專門爲那些有錢人弄的!你們想啊,朝中從瀛洲弄回了大批銀子,這就是一塊大肥肉啊!這肥肉咱們能喫?肯定是不能的,最後還是要進那些權貴的嘴裏!” “這就叫做猶抱琵琶半遮面,權貴們喫肥肉也得講究個喫相,先把咱們都帶上,等開喫的時候,咱們就只能乾瞪眼!” “就是這個理!咱們連湯都喝不上!” “對對對!那些權貴天天能喫飽,肯定有肉,咱們喫頓肉就和過年似的,想想真是不公平!” “……” 朱棣就站在邊上聽着,王福生警惕的看着周圍,大太監和楊士奇冷汗都快出來了,心想這些百姓真是大膽啊! “走了!趕緊去幹活!” 漸漸的,小攤上的人都散了,朱棣皺眉走過去坐下,沉聲道:“來碗麪。” 黑漆漆的桌子,粗瓷大碗,大太監看到後也顧不得什麼微服,急忙過來憋着嗓子道:“你……這個把碗筷洗乾淨些。” 朱棣斜睨了大太監一眼,那男子就憨笑道:“客官您看看,那盆裏的水洗一次碗小的就換了,這一洗一清,最後您看那個小爐子。” 兩個大盆,一盆水髒,一盆水清,可見攤主是盡心了。 在兩個盆的邊上有個小爐子,燒的是煤炭,嗆人。爐子上面架着口大鍋,熱氣蒸騰的看不清裏面的東西。 “這就是消毒,知道嗎?” 攤主得意的說道:“這可是我家小子從書裏學來的,說是可以殺滅那個啥看不見的害蟲,所以您放心的喫,保證沒事。” 大太監也無話可說,宮裏的碗筷都沒這麼講究過。 麪條弄上,辣椒有些多,朱棣喫的很香。 喫完後,朱棣問道:“家裏的寶鈔可多?” 攤主蹲在地上洗碗,聞言說道:“不算多,也就幾貫。” 幾貫,也就是幾兩銀子的事。 “那可想去換了銀子?” “不想。” 現在沒生意,攤主碗也不洗了,回身道:“小的家中三個孩子,每日的開銷不小,若是換了銀子又不能用,那小的就得瘋了。” “再說那些人都換了銀子,那寶鈔可就值錢了,這筆賬小的還是會算的。” 小市民也有小市民的智慧,這是生活煎熬出來的智慧。不高,不大,不上,可卻能保護一家人雖然貧窮,但卻又能平穩的生活下去。 朱棣點點頭,“如果那些權貴都換了銀子,你覺着自己受委屈了嗎?” 攤主愕然,旋即臉上浮起了漠然:“咱們是平頭百姓,我家小子說了,不讀書就得受委屈,所以讀書纔是正理!” 這個教化之功堪稱是逆天了啊! 跟着的楊士奇撫須微笑,覺得近些年各地的教化工作做的不錯,改天是不是找個機會在朱棣的面前誇幾句呢? 近些年朱棣在教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更是親自審覈刊印了不少書籍發放下去。 這就是成績啊! 朱棣起身,大太監把面錢給了,大家都很滿意。 在轉身之際,朱棣想着問了問:“你家孩子在哪讀書?” 大明有官學和私學,看這攤主的模樣,弄不好捨得花錢上私學。 攤主吶吶的道:“平日裏在社學。” 這個不錯。 有人說社學已經頹廢了,可今日聽到這話,朱棣的心中陡然一振,覺得朝中每年補貼那麼多錢糧給社學也不是沒有用處。 “你家小子能在社學有這般見識,以後肯定差不了!” 朱棣的許諾可不常見,大太監準備回去就讓人調查這個攤主的兒子。讓人時時盯着,有什麼進步就給朱棣說說,算是一種消遣吧。 攤主眨巴着眼睛道:“客官,我家小子也就是在社學學了識字,後來社學裏的錢糧被剋扣,我家小子脾氣古怪,就回家讓小的買了那個科學的書,自己在家學習呢!” 呃! 瞬間,攤主看到朱棣和大太監的臉色都變了,變得有些古怪。 不要得罪自己的顧客,這個道理古今通用。 攤主急忙解釋道:“其實錢糧小的也不稀罕,只是我家小子說社學裏勾心鬥角,教書的先生每日敷衍了事,學了那些子說什麼的沒用,後來就央求小的買了本科學字典,然後就不願意去社學了。後來就陸陸續續的買了科學的其它書,變聰明瞭,比我這個當爹的還聰明。只是小的想着這科學不能科舉,學的再好也免不了賦稅和勞役……” 朱棣沉聲道:“那你沒把孩子送回社學去?” 攤主擦着桌子道:“去了有啥用?社學出來的,多半都考不中秀才,免不得賦稅和勞役,回家還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這家裏花錢就養了個老爺。所以小的也想通了,只要他能學那個科學,能學出個名堂出來,小的就出錢給他去做事。不是小的吹噓,我家小子真的聰明,家中的事現在大多是他在做主,說出來的道理小的聽都聽不懂,多半都是那個科學的道理。” “咳咳!” 楊士奇聽不下去了,就乾咳着打斷了攤主的話,反駁道:“那些道理可有用?” “有用啊!真的有用!” 攤主興奮的道:“比如說小的這個大爐子吧,就是家裏的小子改的,您看……” 攤主把煮麪的鍋端下來,再把熬湯的鍋也端下來。一個單眼爐子,通過邊上的通道,就能把湯保持着微開的狀態。 “您看,這爐膛也是我家小子改的,還說什麼下面大,上面小,這樣纔不廢煤,還有什麼氧氣還是陽氣,小的也不懂。只是他說的煙管小的捨不得,那可是鐵管子,要花不少錢呢!” 街邊,幾人站立,一人絮叨。 不遠處,十多個侍衛在面面相覷,不知道那位皇帝是在聽什麼。 春風吹過,空氣中多了些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