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蔣幹其實沒有盜書(下)
黃蓋眼中閃過一絲喜色,接着道:“黃某非是爲了一家富貴,實在不忍麾下部曲戰死沙場,江東百姓再履戰火,流離失所,生民塗炭。若曹公能應允佔據江東之後善待軍民百姓,黃某願爲曹公說服軍中好友擇日過江投明。”
這些虛頭巴腦的口頭承諾,蔣幹哪有不允的道理。
當即大包大攬道:“黃公儘管放心,丞相心懷天下,江東百姓亦是大漢子民。若是歸順丞相,豈會有向自家子民揮刀之理。此事,幹願以項上人頭擔保!”
蔣幹知道,黃蓋口口聲聲說爲了麾下部曲以及江東百姓考慮,才決定投降曹軍。
其實這只不過是張遮羞布,爲他背叛東吳找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而已。
關鍵還是要給一些實質性的承諾和好處。
於是他接着說道:“在下渡江之前,丞相當面吩咐,若江東重將來降,必不吝高官厚祿,封侯賜地,世代不移。”
“丞相真這麼說?!”黃蓋驚喜的問道。
見蔣幹面露不悅,連忙道:“黃某非是不信子翼先生,實乃丞相厚賞,黃某一時驚喜,還請先生勿怪。”
蔣幹笑着拍拍黃蓋胳膊:“丞相乃心懷天下之大英雄,怎會吝嗇區區賞賜。黃公,你儘管把心放在肚子裏。”
黃蓋哈哈大笑,一時牽動了傷口,劇烈的咳嗽起來。
蔣幹忙幫他敲背捋胸,好一頓忙活才使他好了一些。
接下來黃蓋與蔣幹兩人便就投降的細節商議了半夜。
蔣幹希望黃蓋把願意棄暗投明的將領都串聯起來,找機會發動兵變,將周瑜等頑固分子控制起來,讓曹軍能兵不血刃拿下江東赤壁大營。
但是黃蓋表示這並不現實,他和韓當等人能夠控制的兵力不足一萬,恐怕發動兵變適得其反,起不到多少作用。
兩人商議了許久,終於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
那就是黃蓋會在未來半月內的某一天,向周瑜請命出戰。
等與曹操大軍接觸後,假裝不敵,然後且戰且退,到接近赤壁大營,便就地反向,匯合大軍攻打江東大營。
屆時韓當太史慈等將領會在營中放火爲號發動兵變,裏應外合生擒周瑜,獻與曹丞相。
爲了取信曹操,黃蓋親筆寫下降書,蓋上自己印信,讓蔣幹帶回江北交予曹丞相。
敲定好細節之後,黃蓋便讓莫敘將蔣幹原路偷偷送回軍帳。
翌日,蔣幹雖然只睡了不到兩個時辰,卻依然神清氣爽的起來。
鎮定的喫完早膳,他向周瑜告辭,帶着小僮坐上一葉扁舟,飄然回到江北。
回頭看着漸漸消失的周瑜軍營,蔣幹不由得仰天大笑。
“周公瑾,大勢如此,豈容你螳臂當車!待來日我蔣子翼再入你軍營時,你還能那麼瀟灑自如的見我麼?”
(蔣幹盜書在演義裏是一段極其經典,極其精彩的情節。我稍微做了一些改動,希望更加貼合史實。
畢竟周瑜明知道蔣幹是曹操的人,還把他請到自己臥室一起抵足而眠,甚至半夜裏故意讓他聽見與蔡瑁兩個族弟密談,這過於刻意了。
蔣幹大小也是個一地名士,不可能這麼蠢。
還有黃蓋遞降書這件事,如果沒有一個可靠的中間人,以曹操的精明,不太可能會上當。
羅老先生把這個中間人設定爲闞澤,我覺得似乎有些不妥,闞澤依然還是江東臣子,先天缺乏信任感。
所以我把這兩個事件結合在一起,讓蔣幹成爲這個中間人,使情節看起來更加合理順暢。
不過我筆力有限,寫的不好,請各位看官不要見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