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玉米能產多少
我棗祗有信心十年之內,在江南做到農作物三熟,孫堅肯定會派兵保護我的。
而荀攸他們都抽過去了。
怎麼一轉眼,棗祗開始配合主公亂來了?
難道棗祗瘋了?
到了第二天,棗祗就來請秦風,讓秦風去看他播種。
秦風來到田間地頭,很欣慰道:“你挑的這塊地不錯,是最肥沃的土地了。”
荀攸他們都是臉色很難看的模樣。
一批從來沒種過的作物,棗祗還選了最好的地播種。
你們兩個都是在開玩笑的吧?
這樣開玩笑,開的跟真的一樣,真的好嗎?
郭嘉便感到,這肯定是棗祗看不下去,因此作出那樣的事情。而現在看起來,棗祗也真是倔強的大叔,一點也不讓着主公。因此,兩人暗中是鋼起來了。
因此,一個敢拿,一個真種。
等到了收穫的季節,看你們兩個人怎麼辦!
其實荀攸他們也是這麼想的。
荀攸便感到,主公還是有失氣度,又感到,棗祗也不是一個好下屬。
你就不要在主公面前裝了,而主公要裝一個,你就配合一下咋滴了?
你就假裝答應,但不種,稍後主公會自己想明白,一定是被給這種子的人給騙了。
主公除了某些事情外,還是一個好主公的。軍事指揮能力高超,文化水平也是大儒級別的。
棗祗就道:“主公,棗祗打算在這片土地上爲您播種,請主公安排一些心腹之人,和棗祗一起看管,最好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看護。”
他還特別道,“主公的種子是最重要的,是新品種的源頭。”
秦風很感動,“棗祗先生說的太對了,趙雲,你派一萬軍隊下到村子裏,看管各村種植玉米。具體怎麼播種和養育,全聽棗祗的,只有他才能夠提高畝產。”
這次郭嘉他們傻眼了,失聲道:“主公,全部耕地都要種玉米?”
“是啊?”秦風很自然道。
衆人吐血了。
“主公,萬一您是被騙了,對了,到底是誰給您的種子,萬一一點糧食也生長不出來,問題可嚴重了!”荀攸驚呼道。
棗祗連連冷笑,你就繼續在這裏裝吧。你現在裝的越大,三個月後死的越慘。
到時候沒有了糧食,百姓們還不造反!
有這些人看着,天下人都知道不是我動的手腳,我也絕對不會爲你遮掩什麼的。
“一千斤!”秦風淡定道。
荀攸他們憂心忡忡跟着秦風離開了。
半個月後。
玉米種子完畢。
百姓聽說種的都是優質玉米種子。
他們第一次得知玉米,但聽說能有一千斤,他們都哭了。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主公親自選拔的新作物,會成爲超級農作物!
絕大部分人都是度日如年,如果產不出糧食,他們只能造反了。
……
種下秋糧後。
秦風主持召開的會議,就是擴大軍隊。
與會的文武興致不高,畢竟玉米達不到畝產,軍隊就沒有飯喫,那比百姓沒飯喫更加可怕。
但秦風相信這次擴軍後,未來與袁軍、曹軍等一爭高下,就更加得心應手。
要將規模擴大到十萬人。
這次擴軍後,地盤的安全係數將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天下誰敢側目?
他還是有這個信心的。
加上優質的農作物已經種植了下去,對未來更加有信心了。
佈置了具體工作後,會議就接近了尾聲。
會議結束後。
衆人往外走。
荀攸就叫住棗祗,道:“棗祗先生,爲人屬者,當儘自己的努力,嚴守自己的職位,謹慎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爲主盡忠。當主上有事失察時,需諄諄引導。若魯莽相對,不是臣節。”
棗祗當時就聽出畫外音了。
這位軍師,你這番話,也要看是一個什麼樣的主公。
就你那主公,表面精明,其實好大喜功。
不出三月,便讓天下人知道他的無恥。
然而棗祗說道:“我知道了,謹遵軍師教誨。”
荀攸點了點頭,也算是解決了一樁事情,提點道:“一個月後結果,就別提某些事情了,自有我去勸說主公。”
棗祗點了點頭,“結果就可以看出糧的質量了,我心裏有數。”
………………
三個月內。
秦風開始募兵,並且要求四十歲以下的男子,都要進行爲期三個月的軍事訓練。
三十歲以下的男子中,挑選三萬人,成爲正規軍。
保衛家園,保衛主公。
適齡男子踊躍參軍,因此募兵工作很順利。
秦軍的規模擴展到了十萬人,武備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
而蒲家鐵匠作坊馬力全開,夜以繼日的打造兵器。至於礦石,太行山內的礦物資源,還是有很多的。
轉眼過去一個月。
不過由於秦風的橫空穿越,歷史已經完全改變。
唯一不變的,是各路諸侯爭霸天下的心。
鄴城已經成爲了秦風的大本營。
這一日。
陽光明媚。
幾個士兵盯死了田,眼睛都不帶眨動的。
而典韋,一如既往,在朝陽下,帶着其他士兵習武。
隨着日上三竿,天地一片明亮。
“結果了!”
“這玉米結果好奇怪!別的都是在頭部,它是在腰部!”
忽然一聲喊。
典韋不打拳了,作爲守備新作物的大將,他對玉米深信不疑,其實不是信玉米,是信秦風。
但一直以來,百姓都不信。
所以他衝到了地頭。
結果,是判斷產量的重中之重。
“你們看好了,我去叫棗祗!”
少頃。
試驗田不遠處的籬笆院裏。
此刻的棗祗,正在想着許多事情。
“秦子悅竟然那麼從容自信,到時候看他怎麼下臺。”
棗祗是很憤怒的,沒想到禮賢下士的主公,其實是好大喜功的匹夫。
並且,竟然現在都沒有祕密召見他提這個事情。
他便感到,秦風一定是在等他去做結果的彙報。不過這樣也好,棗祗便打算結果了,也不去找秦風彙報。他會召集許多有經驗的老農來到,揭穿秦風的真面目,然而擡腳就走。
秦風的玉米就在地裏,老農們一看就知道結果了。
“現在全都在熱議玉米到底能產多少,到時候結果一出來,大家就會對秦風心知肚明。此事傳於天下,就讓他遺臭萬年。”
棗祗這樣想着。
“棗祗棗祗,主公的苗結果了!”典韋大吼着就闖進了院子裏。
棗祗猛然起身,臉色一變再變,終於是恢復了平靜,道:“走,去看看。”
一會後。
棗祗來到了試驗田。
望着一片天地間的翠綠,棗祗彷彿看到自己孩子一樣的心情,心疼。
長的沒有高粱高,但比高粱杆子壯。
就是不知道能結多少果。
他滿是嚴肅。
典韋他們都是期盼的目光,一會看看棗祗,一會看看苗子。
“棗祗先生,主公的苗子怎麼樣?肯定是一等一的好苗子吧?”典韋這樣說着話。雖然在荀攸這些高層間流傳着一些謠言,但典韋對主公的苗子深信不疑。
棗祗也是很仔細的觀察,雖然他根本不信秦風的苗子,但在學術研究上,也不會馬虎。
“果實太小了,也沒有高粱的數量多。”
衆人心裏一沉,完蛋了,不過,好在還有些產量,不至於餓死,但肯定要鬧饑荒。
典韋臉色蒼白。
棗祗很認真負責,道:“還看不出最後的好壞,不過兩天後,就能夠看出來了。”
二天後。
棗祗帶着一百多個農夫,再次來到了地頭。他沒想到到了現在,秦風還沒有祕密聯繫他,這個人真是自以爲是。
不過今天他也是有備而來,這些有經驗的農夫,會成爲他的口舌。
他首先爲農夫講解提高畝產的經驗,以免自己走後,其他作物也無法提高產量。
一個時辰後。
農夫們來的時候就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秦風的玉米的果實產量,傳說是極其的好苗子,未來高產作物的源頭。
看到棗祗還不去評估產量。
就有人忍不住道:“棗祗大人,咱們什麼時候去評估玉米?”
棗祗心裏一沉,此刻他已經解說完畢了,也到了最後一刻了,冷道:“現在就去吧。”
農夫們比較納悶,爲何棗祗的態度便的這麼冷漠。
棗祗帶着農夫來到秦風的玉米前,遠遠看去,就能夠看出果實已經成長了不少,可以進行判斷了。
“今天就能看出好壞了,我驗證產量好壞後,我立刻就走。典韋他們也根本不知內裏,也不會攔着我。”
棗祗便蹲了下去,開始仔細研究秦風的玉米。
而農夫們,都是翹首期盼的看着。
秦風正在開會。
荀攸特別開心的彙報着治下工作。對於秦風治下的商業繁榮,荀攸也是很震驚,古往今來幾千年,沒有諸侯這麼繁榮的商業。
錢是太充足了。
但又很擔心糧食。
這主要來自於秋糧是玉米,若是養活不了百萬百姓,如何是好。
荀攸又彙報着軍務,“我軍主力部隊已經達到了八萬人,蒲家作坊正在夜以繼日的趕製裝備。相信全部列裝完畢後,我軍的兵員,皆能達到主力部隊的水平。”
張遼徐晃他們心裏激昂,新兵練兵工作很順利。老帶新,加上主公全新的訓練方法,兵員素質極高。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