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佬雲集
他是國民政府一級上將,同時還是桂系軍閥的代表。
早在1916年時,這位李長官就已經華夏軍界嶄露頭角,他先後以營、連、排長等職務,參加過護國戰爭、護法戰爭和粵桂戰爭。
等到1926年北伐之時,年紀輕輕的李長官,已經基本上統一了桂省,就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一職。
同年5月,他還在南寧開設了中央軍事學校第一分校,也就是俗稱的黃埔南寧分校。
可謂是風頭無兩。
不過,這還不算是最爲出奇的地方。
最爲出奇的是,這位李長官,他不是保定軍校出身。
他可以說是從底層一步一步,靠着自身努力,靠着驚天機緣,一點點攀爬上來的。
他只有小學文憑。
年幼時,在二等小學畢業後,他就進入了桂省紡織習藝廠當學徒。
後又進入了陸軍小學。
沒錯。
就是小學。
在陸軍小學畢業後,他考入了桂省陸軍速成學堂。
短暫幾個月的速成軍校畢業後,這位李長官,便直接加入了桂系部隊,從准尉見習官開始做起。
從此開啓了他好似開掛一樣的人生。
李長官的一生,難以評價其功過。
他曾經親自指揮過徐州會戰,在臺兒莊地域,重創了小鬼子的華北派遣軍。
打響了國內正面戰場成建制殲滅小鬼子精銳部隊的第一槍。
也確實曾經振奮過國人。
但其爲人,真的不太好評價。
此人,有能力,更有野心,甚至可以說,他的野心,在民國時期,絕對可以排得進前五之列。
他曾經跟隨光頭委座,親自參與發動了四。一二事變。
被光頭委座視爲心腹,委任爲第五陸軍總指揮,統率五個軍零一個師的強大力量。
他也曾兩次反叛光頭委座,掀起了蔣桂戰爭。
抗戰結束後,1948年,國民政府改憲立制,這位李長官,這位李長官當選爲國民政府副總,藉助前線戰鬥施禮,他又聯合國民政府內部的反光頭勢力,逼迫光頭委座第三次下野,曾短暫擔任過國民政府的一號。
他絕對是一個有野心、有能力、有極其強勢的人物。
不過在葉少鴻的心裏,他就無法和陳成陳長官相提並論了。
因爲陳長官是愛國之人。
而這位李長官,在葉少鴻看來,他就是一個野心家,一個政治投機客。
也正是因爲如此,當聽到徐百川說,李長官車駕隊伍到來的時候,葉少鴻他立刻就後退了幾步。
他沒有選擇上前迎接。
葉少鴻的退卻,也把徐百川擺上了檯面。
徐百川先是詫異不解的,向着葉少鴻掃了一眼,隨即有所明悟,默然地搖了搖頭。
最後,徐百川還是坦然地走上了前去。
“李長官!”
徐百川來到李長官的車駕前,先是擡手敬了一個軍禮。
他原本想着,這位李長官,應該也會和陳成陳長官一樣,見到有人前來詢問,會走下車來。
可結果呢?
車子確實是停下了,但李長官並沒有下車的意思。
他只是將車門窗戶稍稍地放下了一些。
連頭都沒有探出來。
“你是?”
悠然而清冷的話語從車中響起,帶着幾分徵詢質問的意思。
“屬下特務處第二處處長徐百川。”
“今日受我們處長指令,帶隊前來國防部,負責維護這一次會議的外圍安全!”
徐百川眼見李長官不願下車,他也沒辦法,只能簡單直白地,道明來意。
“特務處的人?”
“哼!”
“胡鬧!”
“戴玉農他什麼職務啊,連我們國防部的事情也敢管,他的手伸得也太長了吧。”
車駕內,李長官面色清冷,神色不虞地冷哼着。
話音落下後,這位眼高於頂的民國大佬,卻是再也沒看徐百川一眼,他甩了甩手中拿着的純棉白手套,拍打在了前車座上。
得到他的指示後,汽車司機不做片刻耽擱,毫不猶豫地就重新啓動了車輛。
直接從徐百川的身旁行駛了過去。
“哎!”
“我就知道,做着把門的營生,肯定沒好果子喫。”
看着一輛輛車子從身旁經過,從始至終都沒有一個人正眼看他,徐百川一時之間,有些黯然蕭索。
他再次搖了搖頭,這才走回到了葉少鴻身前。
“你小子!”
“我說你這一次你怎麼不主動湊過去呢,是不是早就知道,會有這個結果啊?”
“你就這樣看着哥哥我,在衆人面前丟臉啊?”
徐百川是有些惱火,但也沒到和葉少鴻翻臉的地步,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一直不錯,現在只是埋怨幾句罷了。
“四哥,這可不怪我啊。”
“是你要主動過去的,我可沒有慫恿你。”
“再說了,咱們這位李長官的脾氣如何,你應該早有所聞,既然早就知道,又何必過去討沒趣呢。”
就在兩人說說笑笑間,遠處又駛來了兩輛轎車。
看到那轎車前頭,副駕駛位置上的副官長相時,徐百川臉色再次凝重了起來。
“張長官來了!”
“張長官?”
葉少鴻驚疑不解的問道。
“嗯,張法愧張長官,你應該聽說過他!”
張法愧麼,葉少鴻他確實聽說了。
這位也是個傳奇人物。
他是粵系軍閥的代表,也是國民政府內部,和紅黨牽扯最深的二級上將。
他曾經親身經歷過四、一二事變。
見證了光頭委座的殘酷暴行,深感厭惡,然後他又轉頭加入了汪某人的麾下。
當然了,那時候的汪某人,還沒有投敵叛國呢。
當時的汪某人,是江城國民政府的一號。
在此期間,張將軍還曾經指揮部隊,和少帥、吳佩孚集結的25萬人反北伐部隊,正面廝殺過。
並最終將少帥和吳佩孚殘部擊潰。
爲第二次北伐,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是在這一戰中,我們熟知的黃埔三傑之手蔣先允,壯烈戰死。
1927年,汪某人背叛革命。
選擇於光頭委座苟合,當時張將軍麾下是有很多紅黨人員的。
比如一葉、驚龍和東北林。
這三位大佬,都曾經在張將軍麾下任職。
當時的民國政府內部,有一個說法,光頭委座殘殺紅黨,朱培得驅趕紅黨,張將軍容留紅黨。
可見其態度如何。
當時,在寧漢合流後,特務處還處在密查組期間,戴玉農也曾經派人去問責過張將軍。
責問他爲何不與紅黨劃清界限。
張將軍可是以打臉的方式,狠狠的正面硬鋼了密查組人員。
隨後,我黨於1927年8月在昌昌發動起義,這次起義的大部分軍官將士,其實都歸屬於張將軍的部隊序列。
當時他是有機會派遣部隊去追擊圍堵起義將士的,也是有機會熄滅那星星之火的。
可最後,張將軍選擇了放棄。
任由起義軍南下,這才留下了那燎原火焰。
9月時,李幾沉責令張將軍發兵圍堵劫殺起義軍隊伍,也是他尋找理由,拖延了時間,給了那點星星之火喘息時間。
這位老將軍,也是個妙人。
他在晚年時曾經親口說過,他後悔了,當時選擇錯誤。
如果當時的他,選擇了我黨,等到晚年時,他或許能成爲十大之首。
真真假假無法做判斷,但以當時的情況看,其實差不多。
畢竟,當時的十大,就有三位,曾經在他的部下任職。
也是他庇護了很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