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送行
這三天裏,葉少鴻依舊很忙碌,他不僅要處理外置處的日常公務,還要不時的應付全國各個淪陷區站點,突然發的事情。
就比如,前不久因爲追殺汪逆一事,而徹底被摧毀的港島站。
他們剛剛重建,還沒有站穩腳跟呢,就暴露了行跡,又遭到了殖民地政府警署的針對。
有那膽大妄爲之徒,想要敲詐勒索他們。
榨取錢財好處。
不然,就要將消息上報,意圖在港島徹底趕絕他們。
以個人之力敲詐國家機構,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後世,那確實很罕見。
也不能說沒有,只能說很少很少。
可在民國,在港島殖民地,這就很正常了。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在這個時期,港島確實不在我們的管轄範圍。
那是約翰牛家的領地。
而約翰牛呢?也不是個好東西,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好好的構建港島經濟,發展港島事業。
他們只是看中了港島這塊地方的地理優勢,想要藉此來攫取財富罷了。
如此一來,他們的管轄髮式就有了變化。
肆意放縱地方黑惡勢力。
就連作爲執法機構的暴力機構警署,內裏也充斥着骯髒的惡習。
很正常。
港島如此,滬上不是也如此麼。
滬上青幫三大亨,他們是怎麼發家的,怎麼起來的,怎麼在滬上租借地區,成爲擎天大鱷的?
還不是他們販賣鴉片攫取利益,將勢力觸手探伸進了租借的巡捕房麼。
現在的滬上,很多巡捕房的探長,都有着青幫背景。
港島也是如此。
這一次,敢於跳出來,敲詐軍統局港島站的,就是港島的一個本地黑幫。
名叫山青會。
得知到這個消息,葉少鴻當時都懵了。
隨即,便有一股怒火,立刻從他心底深處升騰了起來。
“放肆!”
“小小地方黑幫,還敢挑釁我軍統威儀,是覺得我軍統局好欺負麼?”
“給我殺!”
“馬上回電港島站,總部會從羊城立刻抽調精幹人員,潛入港島,尋機解決這賊匪惡霸。”
“軍統威嚴,不可輕賤!”
葉少鴻下達命令後,自有手下人員去起草電文,安排此事。
這些倒是不用葉少鴻他去操心了。
後續的解決也很順利。
不過一天時間而已,那敢於仗着本地幫派背景,試圖敲詐勒索新成立港島站的地方惡霸,就被軍統局羊城站派遣過去的殺手,當街暗殺。
直接震懾住了在港島地區活躍求生的本地黑幫。
也震懾住了在港島地區活躍的外國情報機關。
與此同時。
正在金陵地區執行任務,籌謀佈置準備暗殺汪逆的水母暗殺組也傳來了新的消息。
他們通過長達半個多月的跟蹤調查,終於找尋到了暗殺汪逆的機會。
是汪逆公館的一個廚子。
這個廚子,是巴蜀川地人,他之所以能進汪公館任職,就是因爲他不是金陵本地人。
和小鬼子沒有血海深仇。
而且他是最近這一兩年,剛剛因爲個人原因,舉家遷徙到金陵的。
因爲有家小羈絆,所以小鬼子和汪逆也對他很放心。
這才讓他搬進了汪公館,成爲了住家廚師。
可以說是極爲謹慎了。
但錯就錯在,事情是有變化的。
在之前的調查中,這廚子,確實和小鬼子、汪逆他們沒有仇怨。
身家也清白,算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人員。
他也憑藉自身手藝,得到了汪逆一家人的信任。
可就在幾天前,意外發生了。
小鬼子針對山城的不間斷轟炸,炸死了這廚子留在川地的老孃和大哥一家。
他們一家七口,盡數慘死。
消息傳到金陵,傳到了那王家廚子手中,仇恨的戾火就被點燃了。
也恰好,被一直暗中關注汪逆行蹤軌跡的水母暗殺組知道了。
在池鐵城的親自謀劃下,李北伐和這廚子見了面。
將一份氰化物,交到了廚子手裏。
讓廚子尋找機會,在汪逆一家人用餐的時候,將這毒藥投放進去,徹底解決掉這投敵叛國的漢奸。
廚子身懷家仇,也沒過多考慮,就答應了下來。
不過他也有一個條件。
那就是必須將他在金陵城的家人,安全撤出帶回巴蜀老家。
池鐵城也答應了下來。
計劃準備行動之前,池鐵城將此事上報,發電回了山城總部,在備案的同時,也在徵詢葉少鴻的意見看法。
對於此事,葉少鴻倒是並不看好。
之前他親自帶隊,幾次追殺汪逆,一路從法屬越的河內,輾轉港島進而又抵達滬上。
三翻四次的行動暗殺,都讓汪逆僥倖逃脫了過去。
那時,葉少鴻就明白了一件事。
這個世界,也是有糾正意志的,歷史階段下,能對大勢產生影響的人物,不管其正邪對錯,都身負一定的氣運。
不是那麼好殺的。
在天地氣運的影響下,哪怕池鐵城他們這次的計劃很完美,可以說是佔據了人和之力。
他們的行動,大概率也不會成功。
很難有所收穫。
可那又如何呢,機會近在眼前,不嘗試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在短暫的思索考慮過後,葉少鴻還是答應了池鐵城的請求。
同時他也做出了指示。
不要薄待了那些敢於以身犯險,徹底拋卻生死的國之勇士。
在廚子行動之前,水母暗殺組就要將廚子家人,安全護送離開金陵。
還要拿出一筆錢財來,安撫廚子和其家人。
此事過後,不管成功與否,廚子的家人,回到巴蜀老家,都會得到國府的優撫照顧。
徹底解決廚子的所有後顧之憂。
電文發送過去後,葉少鴻也在關注此事。
只是兩日的時間過去,金陵地界,依舊還是沒有新的消息傳送回來。
他也只能繼續等待。
就在這種情況下,羅娃和她所屬的潛伏小組,經過前期的準備工作,也到了起程離開之日。
羅娃的那些小組成員,他們是以不同的方式,前後離開山城的。
葉少鴻也沒有親自去送。
只是輪到羅娃的時候,這小姑娘,卻自己找了過來。
她敲開了葉少鴻辦公室的房門,神色負責地看着葉少鴻。
就好像,要將葉少鴻的身影,死死的印刻在自己的靈魂中一樣。
隨後。
羅娃灑然一笑,便直接轉身走了。
沒發一言。
沒有招呼,沒有告別,只是來看一看。
見到如此一幕,葉少鴻也皺起了眉頭,他停下了手中正在書寫的鋼筆,緩緩起身,來到了辦公室的窗口。
看着羅娃的身影,逐漸從羅家灣軍統局總部消失遠去,最終他還是打電話叫來了李雲龍。
將一封剛剛書寫下來,封存好的信封,交到了李雲龍的手裏。
讓他追上羅娃,轉送給她。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
致辭國家民族危難之秋,葉少鴻也只能狠下心來,冷着心腸的,將這十八九歲的小姑娘,推上那懸崖邊緣。
就看她,有沒有那個能力,在這大好年華,爲國爲家,創立新功了。
不是身死便是成功身退。
誰又能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