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變化
現在有了鷹醬家的支持,軍統局在戴玉農的長袖善舞之下,又一次有了大的發展。
到1942年初的時候,軍統局的在冊登記人員,也就是被國家正式承認的在職特工人數,已經超過了六千多人。
外圍情報人員,暗樁,掌控的勢力人員,更是已經達到了近萬人。
在戴玉農忙於發展軍統局勢力的同時,葉少鴻也在暗暗的積蓄着自己的力量。
首先第一點。
那就是軍統局外置處的人數了,從1938年正式改組軍統局初期,外置處的人數,只有大貓小貓幾十人。
現在,到了1942年初,外置處登記在冊的內勤、外勤人員,已經擴展到了三百多人。
內部部門,也從一開始的情報科、行動科、安置科、調配科四大科室。
逐漸擴展到了六科一室。
新的的兩個科室,分別是情報二科和行動二科。
一室則爲祕書室。
肖正國作爲跟隨葉少鴻的老人,現在也雞犬升天了,被葉少鴻提拔成爲了行動二科的科長。
許忠義也被葉少鴻從警政部裏調了回來,擔任情報二科科長。
他們現在都是以少校軍銜,代掌科長業務。
李雲龍和池鐵城,則是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在葉少鴻的領導下,又立下了幾次功勳。
兩人也升職到了上校軍校。
餘小晚同樣如此。
雖說她是後來加入的軍統局,成爲了葉少鴻的專職祕書,現在也是少校軍銜了。
葉少鴻呢?
他靠着多年來立下的功勳,終於是打破了軍統局的固有限制。
在1942年初的會議上,由光頭委座,親自簽下命令,讓他晉升到了少將。
別覺得驚奇。
雖說,在軍統局的歷史上,戴玉農終其一生,也只是少將。
一直沒有晉升上去。
他的軍銜,也好似成爲了軍統局所有人的上升屏障。
總不能讓手下,都和戴玉農軍銜相當吧。
可事實呢?
伴隨着軍統局的發展壯大,這種桎梏,不得已的情況下,還是破除了。
除了葉少鴻之外,整個軍統局,還有十幾人晉升到了少將。
這都是真事啊。
別覺得驚奇,也別覺得這種行爲,打破了官場禁忌。
破除了軍統局的家規。
誰讓軍統局成立的時候,最早的密查組、十人團,裏面有很多都是黃埔學子呢。
都是光頭委座的學生、親信。
光頭委座玩制衡之術,那絕對是高手當中的高高手。
然後,葉少鴻就升職了。
現在的他,不僅僅是軍統局外置處的處長,警政部的副部長,還是軍統局祕書室的副主任委員。
已經超過衆多前輩,直接晉升成了軍統局的實權二號。
這是內部的權利擴張。
在外。
葉少鴻安置在滬上的莊亦凡、徐天一股力量,通過這兩年的發展,靠着徐天的謀劃,葉少鴻明裏暗裏的支持,也發展壯大了。
如今的莊亦凡,在滬上,已經成爲了青幫的頭面人物。
和曾經的湖上三大亨相比,其實也不差多少。
少的,只是那股一言而定江山的氣勢。
這也沒辦法。
誰讓現在的滬上,明面上已經成爲了小鬼子的地盤呢。
再也不是那種租界林立,彼此顧忌的時代了。
更何況。
伴隨着大戰的逐漸焦灼,滬上的小鬼子也徹底喪失了耐心,又看到O洲各大列強國家頹勢已現,難以抵抗小鬍子的攻勢。
在加上滬上的租借軍隊,被O洲列強抽調了回去。
小鬼子最終還是派遣軍隊,直接闖入了滬上各大租借。
從實際上,佔領了租借各區。
沒有了租借的周旋餘地,莊亦凡他們再想依靠青幫力量,暗中掌控滬上,已經沒有任何機會。
不過還好。
李羣現在已經徹底的掌控了吉斯菲爾路76號特工總部,作爲同屬一門的師兄弟,他也需要得到莊亦凡的支持。
莊亦凡也就抓住了機會,在滬上大肆發展自身勢力。
暗中更是掌控了滬上滬西的大片地盤,開設賭場、煙館、暗中進行走私、暗殺等活動。
積累的錢財,數不勝數。
莊亦凡這股明面上的力量得到了急速發展,軍統局的暗中人手就不行了。
狀況可謂是天地之別。
沒有了滬上各大租界的退路,現在的軍統局,在滬上,面對小鬼子特高課、憲兵司令部、還有76號特工總部的圍剿,已經艱難到了極點。
幾乎達到了步步維艱,難以抵抗的地步。
在此期間,軍統局滬上站,已經連續三次被小鬼子搗毀。
甚至還有站長級人員被捕叛變。
逼得葉少鴻沒辦法,直接暴露了在76號特工總部內安插的潛伏人員,纔在關鍵時刻,將那名叛變的站長級人員,直接暗殺掉。
很可惜。
最後行動暴露的潛伏人員,哪怕已經制定好了周密計劃,還是失手被擒,壯烈殉國了。
這是滬上。
外置處的職權,可是能統領所有淪陷區的站點和潛伏人員的。
伴隨着葉少鴻職權的提升,在軍統局內部話語權的增長,現在的葉少鴻,也能有一定的自主權,可以決定淪陷區的人員調度了。
經過長達兩年的謀劃佈局,現在的全國淪陷區,各個站點位置,大半人手,都已經成了葉少鴻的心腹。
最強大的一股力量,還是要屬滿洲。
陳恭樹這位,黃埔前六期畢業的經營,第一屆洪公祠培訓班班長的精幹人士,因爲有了葉少鴻的插手,他在滿洲紮下了根。
也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變相地對葉少鴻表達了忠誠。
內外合力之下,現在的葉少鴻,在軍統局,已然是實際上的強權人物。
話語權,僅在戴玉農之下。
那戴玉農爲何不行動呢?
因爲伴隨着抗戰的發展,他的主要精力,已經不放在軍統局了。
忠義救國軍,纔是戴玉農現在的心頭寶。
從一開始的幾千人,發展到現在,已經達到了三十餘萬。
這麼龐大的武裝人數,放眼整個華夏,現在的戴玉農,也足以算作是一方強力軍閥。
這就是戴玉農的底氣。
勢力膨脹的戴玉農,現在雖說依舊還是光頭委座的忠實小老弟,也不再像以前那麼敬畏,俯首帖耳,處處聽從了。
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在軍方內部,也敢和國府的軍方派系大佬們,正面說話了。
但戴玉農也不是沒有對葉少鴻施展手段。
葉少鴻外置處的地盤,現在早已被葉少鴻經營的鐵板一塊,水潑不進,戴玉農沒辦法。
最後,戴玉農就盯上了葉少鴻的幾個結拜兄弟。
徐百川他沒動。
因爲徐百川實際上,也是戴玉農的心腹。
然後,戴玉農就開始對王天風和鄭耀先動手了。
鄭耀先太精明。
抗戰數年,現在已經有了鬼子六的稱呼,內外盡皆驚懼幾分。
戴玉農就懷疑,鄭耀先的身份有問題。
開始安排人員祕密調查。
至於王天風。
戴玉農的方法就更簡單了,君子欺之以方,他明裏暗裏的,誘導王天風制定一份新的計劃。
王天風最終還是上了戴玉農的當。
一場新的陰謀大局,就在戴玉農這春風化雨的手段下,直接拉開了。
死間計劃。
最終,還是被王天風提了出來,並得到了戴玉農的認可,在葉少鴻不知情的情況下,悄然運轉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