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定價和隱憂
“那這怎麼破?”
“只能提高單價麼?”林晨很不情願地說道。
“只能提高單價,或者能讓渠道商相信生長劑能夠大賣!“李文彬想了一晚上,也就想到了這兩個破局的辦法。
“那問題不大,最多就是多等幾天,相信等各科研機構試用過後,他們就會相信生長劑絕對能大賣了!”
林晨聞言鬆了口氣。
對生長劑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只要科研圈的試用反饋一出來,是個人都能看出生長劑能夠大賣。
而且如果不是實在沒辦法,他是不願意漲價的。
雖然搞錢是他重生之後最重要的目標之一,但他一直信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多年從事農業科研的經歷,也讓他深切的知道,現在華國大部分農業種植行業的利潤是有多麼薄。
沒必要做的那麼絕,把使用生長劑帶來的輸入,大部分都賺走。
當然他也不是聖母,只是一個有點良心的普通人。
他還是要先保證自己有足夠利潤的,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纔是讓農民們能夠賺到更多的錢。
“等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我擔心的是等得太久,公司的資金鍊會撐不住!”李文彬擔憂地說道。
確實現在公司的財政狀況並不容樂觀。
採購完原材料後,剩下的錢估計也就夠給員工們發一個月工資的。
如果不能儘快賣出第一批生長劑,回籠資金,那就要連下一批原材料都買不起了。
“怎麼可能等太久,看到生長劑這麼神奇的效果,他們肯定忍不住好奇,會第一時間嘗試的。”
“等第二天結果一出,科研圈肯定就討論起來了。”林晨不以爲意地說道。
對科研人員的心態,他可不要太瞭解了。
對未知事物,特別是自己領域未知事物的探索慾望,是每個科研人員都很難控制得住的。
“但我們的生長劑可沒有副作用方面研究,他們應該會顧忌對自己項目實驗的影響吧?”
“彬哥,你想太多了,除了少部分需要嚴格控制變量的實驗,多一個未知因素的影響,對實驗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
“何況真有顧忌,也可以不用在自己項目上,而是弄一些知道生長數據的植物,額外做一下實驗嘛!”
“反正生長劑一天見效,又浪費不了多少時間!”
林晨笑了笑,覺得李文彬還是太不瞭解科研了。
不過這也正常!
他雖然也是種子工程和科學專業畢業,但他大二就已經去創業了,本身就沒太接觸過科研工作。
“好像也是哦!”李文彬將信將疑道。
“放心吧,肯定是這樣的!”林晨拍了拍李文彬的肩膀,肯定地說道。
說話間,不知不覺兩人已經來到驗證量產版生長劑效果的試驗田了。
只是這試驗田既不是孟子傑的百香果試驗田,也不是劉承宇的龍眼樹試驗田。
孟子傑那邊百香果還繼續種着呢,暫時沒辦法再用生長劑。
而劉承宇這邊則是龍眼樹本身就是大樹,十多二十天的生長,基本看不出差別,也不適合。
不過好在劉承宇團隊的一位師兄剛好做完一輪種植實驗,試驗田空了出來,
所以林晨便跟他借了一天的試驗田,然後找劉承宇要來一些擬南芥的種子種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