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把養豬的機會還給農民!(求追讀求打賞)
李文彬從小在妖都長大,大學創業的項目雖然跟農業相關,但對農村的瞭解還真不多。
何況後來更是在漂亮國的生物製藥公司待了好幾年,就更不瞭解國內的情況了。
“像聞氏、原牧這樣的大型禽畜養殖企業,肯定是有建立自己的糞污處理設施的,或者至少有委託第三方公司進行處理的。”
“但是其他散戶或者是小型養殖企業可沒有這麼好的條件!”
林晨說着,便給李文彬介紹起了國內禽畜養殖的情況。
事實上國內禽畜養殖業的排污問題一直都很嚴重。
這其中禽類和牛羊養殖還好一些,它們的糞便比較乾燥,直接收集後找塊地方鋪上地膜,直接堆積發酵就行,還能收穫不少有機肥料對外售賣,賺一筆外快。
而生豬養殖的話,可就是重災區了,很多散戶和小型養殖企業能夠挖幾個氧化發酵池,將禽畜糞便清入池中,發酵處理作爲有機肥料都不多。
畢竟這個處理方法雖然方便,成本也低,但是發酵時間長,自然需要氧化發酵池佔地面積也大。
這就不是每個養殖場都有條件能夠做到的了。
不管是挖發酵池還是額外弄一塊大面積的地,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而且用發酵池發酵的方法,還得最好附近有一定規模的農田或者果林,不然發酵完成後,這些有機肥料沒有去處,同樣是一個問題。
至於說請第三方處理,先不說費用的問題。
禽畜糞便廢水處理本身就不是什麼高利潤的行業。
這些生豬養殖場不但規模小,而且地點也分散,根本不會有專門處理糞便污水的公司願意上門去收集處理。
會虧本的!
所以很多的散戶和小型養殖場,往往都是將糞便污水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到野外。
有在農村種過地,挑過大糞的同學都知道,糞便是不能直接澆在農作物上的,不然管你水稻、小麥、蔬菜,還是枇杷、龍眼、荔枝、柚子都很容易被“燒”死。
只是因爲糞便發酵會產生高溫,不提前完成發酵,產生的熱量甚至可以直接殺死作物。
而且不發酵的糞便也容易使土壤酸化,變得不適合作物生長,影響作物的無機鹽吸收。
更不用說不管是人類還是禽畜的糞便中,都很容易帶有一些有害的病菌、蟲卵或者雜草種子,只有利用發酵過程中的高溫,才能將它們都殺死。
對農作物如此,對野外的植物也同樣如此。
所以直接排放禽畜糞便污水,不但會污染水源,而且很容易讓周圍環境寸草不生。
這雖然並不是不可逆的,只要排放停個幾年,完成了發酵,就能重新變成植被更繁茂的地方。
但是這期間造成的生態損失可是槓槓的,何況如果周圍還有村落或者居民區的話,也是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居住體驗的。
所以進入新世紀以來,隨着生活條件的變好,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不斷提升,環保問題便日益重要了起來。
而農村散戶和小型養殖場養豬的環境污染問題也就成了重點整治對象了。
很多地方的市府都採取了一刀切的政策,直接劃分禁養區,在區域內養殖戶都直接取締。
甚至有些比較激進的市府直接就將全市都劃定爲了禁止養豬區,像是莞城早在07年的時候,就宣佈從09年開始全市範圍內都禁止養豬。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不是在農村的小型養豬場已經很少了?即使能夠談下來,效果也比較有限吧?”
李文彬聽完後並沒有被說服,而是覺得這切入點,也並沒有好到哪裏去。
“那倒不至於,各地市府雖然管的嚴,但一來是散戶和小型養殖場的數量太多,想要清查過來沒有那麼容易。”
“二來養豬是很多農民的生計所在,配合意願比較低,所以雖然被清理了不少,但存量還是不少的!”林晨解釋道。
作爲重生者,林晨自然知道這場整治活動,轟隆隆弄了十來年,要直到2018年左右才完成了對大部分不太符合環保要求的散戶以及小型養豬場清退。
當然比較不湊巧的是,這時候正好遇上非洲豬瘟疊加豬週期,在生豬供給彈性不足的情況下,導致國內豬肉價格飛漲。
以至於環境生態部、農村農業部不得不下場聯合發文,禁止一刀切,隨意劃定禁養區的做法。
着重重新強調,除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域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養區域外,不得劃定禁養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