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螞蟻雞(求追讀求打賞 )
“來來來,小晨試試這白切雞,我們自己果園裏散養的,你在外面絕對喫不到這麼有雞味的雞!”剛落座,知道林晨是粵省人的李國棟立馬夾菜招呼道。
看來李國棟在瓊島這麼多年,真不是白待的連雞味這麼廣府的詞形容詞都知道了。
“多謝,李伯!”林晨接下李國棟夾過來的雞腿,感謝道。
“嗯……這應該不是文昌雞吧?”吃了一口雞肉後,林晨很是意外地說道。
這雞腿皮薄肉嫩,骨酥皮脆,跟之前喫過文昌雞是完全不一樣風味。
“哈哈哈,還是小晨的舌頭靈,不像我家阿超,完全吃不出好賴,有喫的就只知道哐哐造!”見林晨能品嚐出雞肉的不同,李國棟很是得意地說道。
“爸,你誇老幺就誇老幺,幹嘛還要損我一些啊!”旁邊正埋頭乾飯的李超不滿地抱怨道。
“怎麼,我有說錯麼?你本身喫東西就糙嘛!”李國棟說道。
“好了好了,喫飯喫飯,阿超喫得糙也是好事,不然怎麼長那麼大個頭呢!”
“小晨,你別跟他們倆一般見識,鬥嘴慣了的!”劉桂芬連忙打圓場道。
見老婆發話了,李國棟也沒再說李超,而是得意的介紹起了他養的走地雞。
原來這雞還真不是文昌雞,而是五指山少數民族野外放養的一種小種雞——五指山螞蟻雞。
之所以叫螞蟻雞,主要是它體型嬌小,最大也不超過2斤,而且也愛喫林間的螞蟻、蚯蚓等各種昆蟲,所以被當地人稱爲螞蟻雞。
瓊中這邊雖然只佔了五指山20%多的面積,但也有不少少數民族居住,李國棟就是從少民老鄉手中購得的雞種,然後纔在自己果園養出了一大羣優質的螞蟻雞。
不過這螞蟻雞雖然品質優秀,但卻名聲不顯,別說跟大名鼎鼎的文昌雞相比了,就是隔壁儋耳市的儋耳雞也比它名聲大得多。
至少後世儋耳雞還被列入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目錄》,也是儋耳市的地理標誌產品。
所以李國棟現在有心將螞蟻雞的養殖規模擴大,把螞蟻雞的名聲給打出去。
嘗過螞蟻雞後,林晨相信它絕對是有市場的。
但自己大規模養殖的風險其實比較高的,所以林晨建議李國棟其實可以跟少民老鄉們搞合作社養殖。
這樣不但能在快速增大養殖規模,保證螞蟻雞林間散養的特性。
而且還能搭上市府扶貧政策的順風車,有市府的幫助,螞蟻雞的市場開拓會輕鬆很多。
李國棟聽完大爲心動,喫完午飯後拉着林晨就螞蟻雞合作社養殖的事,談了一個多小時。
直到劉桂芬都看不下去了,這才以午睡的名義將李國棟拉走。
老人有午睡的需求,林晨和李超倒是沒有午睡的習慣。
所以等二老離開後,兩人便也離開了主屋,由李超帶着去了他臨時用來養夜光藻的雜物間。
瓊中縣是瓊島少數幾個不臨海的縣市,所以李超的夜光藻也是他託別人從剛發過藍眼淚的海邊採集過來的。
事實上夜光藻本身的壽命並不長,也就2~3天左右,所以採集回來的種羣,很難養殖太長的時間。
它們是異養藻類,繁殖需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小範圍的水體很難長時間維持它們需要的溶解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