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鈕三兒,我做如下部署!
剛纔在樓下給他開車門的那個年輕人隨聲推門進來,後面還跟着鈕三兒,鈕三兒手放在腰間,緊緊盯着這個年輕人,對他的行爲很不滿。
年輕祕書“驚慌失措”,演技比鈕三兒差了一百個王小手。
“市長,不好了!袁文輝的人馬,在老西關跟幾家魚鍋伙發生持械對峙,現在西關一帶交通斷絕,在場的已經有千餘人,周圍商鋪都上了門板,眼看就要大亂!”
袁文輝!
津門的大混混頭子,幾乎沒有之一。
佟海山在的時候,勢力都不如他。
這傢伙早年間就投靠了土肥圓,現在土肥圓在津門乃至華北的影響力大不如前了,華北方面軍幾乎對他嚴防死守,努力清除他的殘餘影響。
但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袁文輝靠着以前的積累,幾乎稱霸了津門的膏腴之地,手底下煙館、堂子、戲院、旅店數不勝數。
至於老西關,是水陸交通要衝,自打前朝就是魚鍋伙的地盤。
所謂魚鍋伙,就是魚霸,只不過這些形成組織的魚霸團伙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賣魚,強買強賣、綁票敲詐、溜門撬鎖、豢養瘦馬,能掙錢的買賣他們都有涉及。
可兩邊向來涇渭分明,可以說是井水不犯河水,怎麼會起這樣的衝突?
林澤看向潘玉貴。
潘玉貴一笑,“彈壓地面,維護秩序,是憲兵司令部的職責,現如今津門憲兵司令部早已被聯絡部取代,可聯絡部信任的大迫通貞閣下又沒有抵津,林局長兼任着特務部駐津門辦事處的處長,要不要出面解決糾紛呢?”
林澤笑了。
姓潘的,你也就這點格局,這點手段了!
水平都不一定跟老高持平。
袁文輝莫名其妙大動干戈,主動挑起跟魚鍋伙勢力的糾紛,這背後肯定是潘玉貴授意的。
潘玉貴爲什麼要這樣做的?
出了這樣的事,林澤只有三個選擇,第一,因爲暫時摸不清津門地下勢力具體情況,所以選擇不管。
這樣無疑威信受損,那種剛到津門就營造的囂張跋扈人設也就不攻自破了。
強龍想要壓地頭蛇,靠的就是一股氣,這股氣要是泄了,也就別談什麼以勢壓人了。
第二個選擇,就是林澤不管不顧的前去。可袁文輝是什麼人?那是當年土肥圓扶持起來的,據說連川島小姐都跟他相好,他會給林澤面子?
大混混天不怕地不怕,到時候林澤出面了,說話也不管用,然後潘玉貴再出面救場,也就狠狠打了林澤的臉。
如果起了衝突,那就更好了,讓袁文輝跟林澤拼起來,自己在背後給袁文輝支持,把林澤拖到泥潭之中。
潘玉貴對林澤的實力很不屑,他覺得這傢伙除了有日本人的支持,還有什麼?所謂的協管局,不就是一幫巡警跟聯防員改頭換面嗎?
這有什麼戰鬥力啊!
袁文輝手底下的混混們可是經常練習武藝的,甚至一度號稱“袁部隊”,很能打的好不好!
第三個選擇,就是林澤這小子要是識時務的話,當場低頭服軟,請他潘玉貴代爲轉圜,那他也不介意出手讓袁文輝的人撤走。
反正他的目的也不是想把林澤怎麼樣,只是想在即將到來的林澤和大迫通貞的鬥爭中保持中立而已。
潘玉貴咳嗽一聲,挺直了腰桿,嘴角帶着笑意。
在他看來,林澤小兒只要不傻,就會向自己服軟,自己等會上晾他一會兒,還是寬宏大量接受他的道歉呢?
林澤站起身來,面色沉靜,說出來的話在潘玉貴耳中卻不啻於驚雷。
“鈕三兒,我做如下部署!”
“第一,讓弟兄們集合,進入警戒狀態,子彈上膛,隨時準備戰鬥!”
“第二,派人去請王竹林會長到老西關,就說戲臺有人替我搭好了,我要唱一出大戲給他、也給津門的上下百姓看。”
“第三,寫一篇佈告,明發出去,潘玉貴勾結混混,擾亂街面,從中漁利,罪大惡極,即日起協管局徵集潘玉貴的惡行線索,凡是證據確鑿的,協管局一查到底!”
潘玉貴臉色大變!
臥槽!
你他媽不按套路出牌!
事已至此,只能聲色俱厲,“林澤,你荒唐!你以爲這是你在北平讓你的巡警抓幾個小偷,攆幾個車伕嗎?袁文輝的人一個個龍精虎猛,還有不少日本浪人,哼,你口出狂言,老夫倒要看看你怎麼收場!”
林澤實在是忍不住了。
“哈哈哈,龍精虎猛?老子本來給你臉,你不要,今天老子就讓你看看什麼叫龍精虎猛!”
鈕三兒推開會客室的窗戶。
“踏踏踏踏!”
皮靴敲擊地板的聲音從樓下街邊傳來。
“行動一隊集合!”
“行動二隊集合!”
“調查一隊集合!”
“調查二隊集合!”
“局長衛隊集合!”
精挑細選的小夥子們,個個在一米七往上,精壯幹練,黑色的制服,一絲不苟的武裝帶,手上舉着長槍,腰裏彆着手槍,面色肅然,眼神堅定!
就連王小手也挺直了腰桿站在最前面,擡頭看向辦事處大門,等待着他們的領頭人從裏面走出來。
潘玉貴緊走兩步,從窗戶邊往下一看,大驚失色!
艹!
不是說他帶來的人,都是什麼巡警泥腿子出身嗎!
林澤冷笑,一個月十塊大洋的餉銀,另有伙食銀,家小都有保障,生老病死都有額外的錢拿。
加上每天嚴格操練。
你跟我說這是巡警出身的泥腿子?
這分明是精銳中的精銳!
林澤不再理會潘玉貴。
鈕三兒拿來大氅,林澤披上,轉身下樓。
在場百餘人靜靜佇立,眼神狂熱,看着林澤。
王小手高喊一聲:“全體都有!”
“局長有令!”
衆人一起高呼:“縱死必行!”
“請局長訓話!”
林澤伸出兩根手指,輕輕揮動。
聲音並不大,卻清晰傳到每一個人耳朵裏。
“目標,老西關,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