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他好像誤會了
“他現在的事情可是很多的,戰爭來臨,他那個國際軍事科目前需要接觸很多的情報,哪來的時間?”
“彼得少將?”陳陽詫異道:“上個月的情報,彼得先生還是上校的職位...”
莫格耶夫淡淡的說道:“您不知情很正常,彼得先生是一個禮拜前才被火線提拔到軍事科部長的職位上的,原先軍事情報科的部長華格託列夫少將因爲情報工作失誤,已經被莫洛託部長槍決。”
“德國進攻蘇聯這麼大的行動,軍事情報科明明收到了消息,但卻遲遲無法確定,這讓部長非常生氣。”
“如果他們的效率能夠高一點,或許我們的邊境沒這麼快被德國人攻陷。”
“就現在這種情況,情報部門的負責人自然需要背上責任。”
“所以,我認爲,這個時候彼得少將肯定不會來華夏見您。”
“況且,以我們對您的瞭解,您手下的七十六號似乎沒這個本事接觸到德國人的情報。”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爲,是日本人要您轉交情報。”
“您覺得我們內務部會相信日本人給的情報嗎?”
陳陽拿起紅酒道:“原來莫格耶夫先生擔心的是情報真假的問題。”
“看來,閣下對陳某人的身份還是有些猜忌。”
莫格耶夫沉默片刻道:“不是猜忌,而是不明白陳部長爲什麼這麼做?”
“您現在是幫日本人做事,雖然您跟我們有過藥品交易,但情報這東西可不是藥品。”
“每一份情報都有時間性,我們不想獲得情報之後還要浪費時間在驗證真僞上面。”
陳陽哈哈一笑正色道:“莫格耶夫先生,你難道不知道,陳某人除了是聯合運輸部的部長還兼着金陵政府的工作。”
“你們都能跟山城方面合作,爲什麼不能跟我們合作?”
“金陵政府?”莫格耶夫上下打量着陳陽疑惑道:“陳部長的意思是金陵政府跟我們合作?”
話一出口,莫格耶夫下意識的渾身一震似乎感覺不可思議。
陳陽話裏話外透露出來的意思就是金陵政府想跟蘇聯合作,共享情報。
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難道說,金陵政府的目的是要獲得蘇聯方面的承認?
這個要求聽上去似乎有些荒唐,但細細琢磨,的確是有這種可能性。
金陵政府也一直打着和平救國的名義,自稱是尊崇中山先生遺志,他們這個政權想要獲得別的國家的承認,這的確說的過去。
現在的國際法是要通過別的國家承認才能擁有國際法人的資格。
不說別的,就如同蒙古國,他想要從民國離開自己獨立,那就需要獲得別的國家的承認。
金陵政府也是一樣,雖說現在英美蘇等國家只承認山城方面的民國政府,但金陵政府也在通過日本人的影響,努力找尋合適的合作伙伴。
就目前,也只有日本承認金陵政府的政權,別的國家基本上不跟金陵政府有瓜葛,簡單說就是不派公使,不派代辦,就連辦事機構也沒有。
這就令金陵政府的地位顯得很尷尬。
陳陽說他們希望跟蘇聯合作的意思,難道就是要蘇聯政府也承認金陵政府的地位。
難怪他要找彼得蘇華列夫斯基,以莫格耶夫的身份地位的確是做不了這個主。
“陳部長,您說的這件事實在干係重大,我不知道該如何答覆您。”莫格耶夫臉上露出一絲複雜的神色。
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國際經濟貿易科的情報員,就連盤尼西林的交易都需要請示上級。
讓他代表上級承認金陵政府的地位,他哪有那個資格。
陳陽微微一愣,只是情報共享,什麼叫做干係重大。
此時此刻,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隨口的一句話居然會惹出這麼大的麻煩。
“所以,我希望能讓彼得少將來一趟華夏,我們可以深入談一下合作的問題。”
莫格耶夫點頭道:“如果這一切真的像陳部長所說的這樣,的確需要彼得少將自己來華夏。”
“但是,我還是有些疑惑,這種事情應該是金陵方面國防部或者是金陵軍事委員會派人來談,怎麼會由您出面。”
陳陽聽的有些糊塗,但還是平靜的說道:“陳某人本身就是軍事委員會的委員之一,而且,馬上就要兼任滬市副市長的職務。”
“我想,我應該是有這個資格跟彼得少將談合作的吧。”
莫格耶夫恍然道:“原來如此,想不到陳部長還是身兼數職。”
“這也不奇怪,根據我們的情報顯示,金陵政府裏面的實權人物本來就不多,那些握有大權的人物基本上都是身兼數職。”
“比如那位領導,他就是兼任兩院院長,以及立法院的那位陳院長,也是有好幾個職務在身上。”
“不過,您要是想跟彼得少將見面,我覺得似乎還少了點什麼...”
陳陽聽明白了莫格耶夫的意思,打開公文包,拿出一個早就裝好的信封道:“這是我們最新獲得的德國方面的情報。”
“這份情報就當是一份見面禮,希望彼得少將能夠看到我們的實力以及誠意。”
“看來陳部長是早有準備,”莫格耶夫接過信封道:“請您放心,我會將您的意思原原本本的告訴彼得少將。”
“不過,恕我直言,您的要求彼得少將還是要請示上級才能決定。”
“對了,藥品的事情,陳部長能不能給一個準確的時間,這樣會增加上級對您的好感。”
不知道怎麼回事,陳陽隱隱覺得莫格耶夫的話裏有話。
他不就是想要跟情報科的負責人合作,爲什麼還需要上級同意?
難道他們的流程現在都變得這麼複雜了?
看着莫格耶夫凝重的神情,陳陽默默算了算道:“最快也要在七月二十號左右。”
莫格耶夫聞言似乎鬆了口氣:“那就太好了,總部估計要等上一兩個月,想不到只需要二十幾天。”
“陳部長,您這樣的效率,相信莫洛託部長也很願意跟您合作。”
“您就等着好消息吧。”
“告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