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遼國要增加歲幣

作者:烤餃
汴梁、皇宮,紫宸殿。

  每年的中秋,宮裏都會舉辦一個正式的中秋大朝會,規模跟元旦是差不多的。

  除了在京四品以上官員、誥命夫人都要進宮祝賀以外,各國使臣也會一同進宮,向官家和皇后祝賀中秋。

  不過今年的中秋節,顯然大家都過得不那麼愉快了。

  紫宸殿裏,氣氛有點凝重,大臣們不管是真心的,還是表演的,一個個都是一臉怒色。

  只有遼國使者耶律德度站在大殿中央,一臉有恃無恐的樣子說道:

  “陛下,增加歲幣到一百萬兩白銀、絹50萬匹、茶20萬擔,這是我國君主出於兩國友好,考慮再三的決定。對於富裕的南朝來說,這些歲幣也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想必陛下不會不同意。”

  左都御史吳辛林一下子站了出來:

  “既然是爲了兩國友好,遼國自作主張,擅自提高了一倍以上的歲幣,有這樣的友好法?這是強盜行爲,我朝絕不能答應!”

  耶律德度看了一眼吳辛林,然後繼續面向主位上的元景帝說道:

  “吳御史這話不妥,今年我國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災,做爲兄弟國家,你們周國幫助一下我遼國怎麼就是強盜行爲了?兄友弟恭不正是你們儒家推崇的嗎?”

  吳辛林冷哼一聲:“如果無理要求,我朝斷無答應可能,遼國狼子野心,可惡!”

  耶律德度也不惱,只是輕飄飄回了一句:“那周國就不怕我們遼國飲馬黃河?”

  禁軍副都指揮使陸志校出班,怒聲罵道:

  “那你們可以試試,我朝百萬雄兵等着你們。官家,這種無理要求斷不能答應啊!”

  朝堂上已經吵成了一團,崔彌遠一直站在第一排,一聲不吭,誰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態度?是強硬回絕,還是委屈求全?

  柴子昀假裝不經意見回頭看了一眼這隻老狐狸,輕哼一聲,出班奏道:

  “官家,遼國受災,要我國補償,沒有這樣的道理。而且歲幣一但制定,那是年年都要送去,這銀子加絹茶,一年幾百萬貫,這對我國也是巨大的財政負擔,臣請陛下三思!”

  柴子昀這是準備政治投機了,反正“反遼”是政治正確,他要拉攏那些朝堂裏的中間派,當然是要豎立自己“反遼先鋒”的旗幟。

  果然,聽到大皇子都反對,朝堂裏至少有一半大臣紛紛出班,聲援他。

  “臣等附議。”

  柴子昀一臉得意,因爲這些大臣裏面,果然包括了好多“清流”,這些大臣以前都是對他若即若離的,現在有隱隱站到他這邊的趨勢。

  崔丞相不發話,但他的黨羽則主動跳了出來,戶部尚書,四虎之一的趙鴻光出班道:

  “成國公此言差矣,遼國與我朝已經相安無事幾十年,雖然偶爾有些小小的衝突,但大體上是和平的,現在遼國有難,如果我朝不伸援手,這有違道義。

  子曰,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既然我們是兄弟之國,怎麼可以坐視不管?這讓天下人如何看待我朝?如何讓四邊夷民臣服?如何體現我央央大國的氣概?”

  陸志校一聽就哼了一聲:

  “趙尚書這話我就不愛聽了,要讓番邦夷人臣服,從來都是靠打服的,也沒有聽說過花錢讓他們臣服的,這樣只會助長他們的貪婪,把我朝當作冤大頭。

  官家,臣以爲,這歲幣不必增加,不如撥給禁軍和邊軍,修整武備,以防遼國的狼子野心。遼人不可信,今天要一百萬兩,明年就會要兩百萬兩,難道我大周永遠被他們勒索?”

  陸志校此話一出,引得殿內武官們的一片叫好聲。

  趙鴻光笑道:“把銀子給邊軍?給禁軍?恐怕十兩銀子,有一兩花到那些軍士們身上就不錯了。”

  這下輪到文官們嘲笑聲一片。

  文武官員,絲毫沒有顧忌上頭坐着的皇帝,也不管遼國使臣在那裏,會不會家醜外揚。

  元景帝坐在上頭,如果仔細看,就能發現他是在輕輕地搖頭。

  他是社恐患者,但不是傻子,心裏明白着呢。

  增加歲幣,那就是養虎爲患,資敵行爲。

  但把銀子撥給軍隊,那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現在滿朝文武,哪個不貪?哪個心中真有家國?

  他的眼神從崔丞相身上劃過,

  元景帝內心明白,這位丞相不是“主戰派”,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保住他的相位,保住清河崔氏的利益,所以兩國交戰絕不會是他的選擇。

  一旦兩國交戰,到時恐怕就會暴露出一些被掩蓋的醜陋面。

  再說了,到時戰敗了,總是有人要負責,要麼是樞密院,要麼是他這個丞相,問題是崔彌遠現在身兼兩職,絕對跑不了。

  所以崔丞相不會冒險,也絕對不敢冒險,他最終會選擇妥協,增加歲幣。

  元景帝的眼光,又看向了自己的那位大養子。

  元景帝明白現在朝堂的危局,但他無力,也無心去改變,沒有這個魄力,他這脾氣比道家還道家。

  但他又想找一個雷厲風行的接班人,有強大的心臟,在繼位後整頓朝綱,所以這個“太子”人選,必須是性格剛毅、有些手腕、不會輕易被人左右的皇子。

  這也是他沒有選擇柴子晉的原因,他覺得柴子晉就屬於乖寶寶一類,聽話,但跟他一樣太軟。

  可是他現在覺得自己良好的願望可能會落空,因爲他和皇后都已經發現了,大皇子柴子昀聰明有餘,幹煉不足,格局太小。

  看起來沒有一個“明君”的潛質。

  可是沒辦法呀,他這個官家已經五十多歲了,身體又比較弱,已經不允許他再去培養第三批養子了,他等不了十年二十年。

  所以遼國要怎樣,愛咋咋滴吧。

  這就是這位皇帝的內心的想法,不得不說,大周朝要完蛋了。

  皇帝不管事、皇子丞相在爭權、文臣武官拼了命在貪錢、當兵的窮死、老百姓苦死,這所謂的盛世之下,其實早就千瘡百孔,不堪入目。

  遼國敢提出這樣無禮的要求,說明人家早就看透了

  大周,不過是隻虛胖的紙老虎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