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武俠第一人

作者:吳念真
1991年明報企業上市,查良鏞任董事長並簽訂三年服務合約,與于品海達成協議由智才技術性收購明報企業。/>1993年曾對香港總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進行筆戰,同年兩會期間赴北京訪問,並獲**接見。同年4月宣佈辭去明報企業董事局主席職務,改任名譽主席,更將明報集團售予于品海,宣佈全面退休。1994年查良鏞返鄉參加嘉興一中90週年校慶並於嘉興高專興建金庸圖書館。圖書館落成後再斥資1400萬在西湖興建雲鬆書舍,供個人藏書、寫作和與文友交往雅集之用。1996年秋當雲鬆書舍落成後,查良鏞改變初衷,毅然捐出斥巨資興建的書舍,現已成爲杭州的新旅遊景點,內藏金庸作品及手跡陳列室等。2006年12月完成劍橋大學碩士論文《初唐皇位繼承製度》。2010年完成劍橋大學博士論文《唐代盛世繼承皇位制度》。公職:香港廉政公署市民諮詢委員會召集人、法律改革委員會委員(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1985年至1989年)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6年至1997年)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2009年)。所獲榮銜:金庸一生獲頒榮銜甚多,不能一一概述,其中包括:大英帝國官佐勳章勳銜(1981年)、法國政府榮譽軍團騎士勳銜(1992年)、法國文化部法國藝術及文學司令勳銜(2004年);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榮譽院士;臺灣國立政治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日本創價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蘇州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吉林大學等校名譽教授;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名譽院長(原爲院長及博導,後辭去)、終身教授;1998年,獲香港市政局頒授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獲香港(及海外)文學藝術協會頒授當代文豪金龍獎,同獲此獎的還有巴金和冰心。2000年。獲香港政府頒贈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2001年,國際天文學會將一顆由北京天文臺發現的編號10930的小行星命名爲金庸。2009年,獲頒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2010年,英國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院士和哲學博士學位。2011年,國立清華大學授予金庸名譽博士學位。當年金庸與梁羽生訂下武俠小說之約時,曾想過筆名的問題。後來決定把自己名字的鏞字一分爲二(金庸於2007年出版的《金庸散文》中亦有提到),成爲金庸。這就成爲了他的筆名。金庸的作品以小說爲主,兼有政論、散文等。自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他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幾乎每隔十年就會掀起一股熱潮。最早期金庸熱是從港澳開始。接着延燒到臺灣,其後是在中國大陸造成影響,可說金庸熱潮燃燒至整個華語圈。近年來金庸作品也被翻譯成日文等其他文字,熱潮風靡東亞。金庸小說之間經常有所關係,除了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與笑傲江湖外。碧血劍與鹿鼎記,書劍恩仇錄與飛狐外傳皆有關聯。金庸曾把所創作的15本小說中的14本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970年的《越女劍》未入對聯內。作品初於香港明報連載,即甚受讀者歡迎;經作者集結修訂單行出版後,在華文圈廣爲流傳,尤以長篇作品更爲暢銷。其作品大量並多次被臺灣、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地的影視集團改編攝製成電視劇和電影。陳世驤曾說:金庸武俠小說可與元劇之異軍突起相比。既表天才,亦關世運。所不同者今世獨見一人而已。總覽金庸的幾部成熟武俠作品。除融合了武術,氣功,懸疑,言情。歷史等常見風格以外,還加入了很多古代文藝,以及天文地理等知識性元素。他的小說中塑造了新的武俠形象,打破了主人公必英俊瀟灑。聰明正直的傳統模式,亦展現出他對種族仇殺的負面態度。因此。金庸被一些評論者稱爲俠之大者。金庸曾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在《大公報》的專欄上寫隨筆。另爲《明報》撰寫社評二十餘年,以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傳爲美談。着名的政論包括上文所提及的褲核論、與《大公報》的筆戰以及文革時期的諸多時政評論。由於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筆撰寫感想、書評,而真正研究金庸小說,倪匡乃爲第一人。倪匡提出了金學一詞。不過金庸本身對這名稱有點抗拒,認爲有高攀專研《紅樓夢》的紅學之嫌。現在大多統稱金庸小說研究。當臺灣遠景出版社取得金庸小說版權後,隨着臺灣解嚴,一直被認定爲**的金庸小說隨之出版。在1980年,遠景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由沉登恩主編的金學研究叢書。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談金庸的叢書,當時任職《明報》督印人、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吳靄儀亦寫了《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及《金庸小說的情》,楊興安的《金庸筆下世界》。當金庸小說在中國大陸正式授權出版後,金庸小說研究更爲熱鬧,除小說內容、人物、歷史背景之外以至武功招式及飲食菜譜等不一而足。比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更是研究的重點。現時陳墨和潘國森依然經常評論金庸小說。第四次華山論劍:陝西電視臺的《開壇》欄目於2003年邀請金庸上華山,參加華山論劍活動,主會場設在華山的北峯,海拔高度1561米,除了金庸、主持人和嘉賓外,還有十幾位網友。金庸和北大教授嚴家炎、巴蜀鬼才魏明倫、武俠導演張紀中、編劇楊爭光、北大醉俠孔慶東在這裏坐而論劍。〖書網∷更新快∷無彈窗∷純文字∷www.〗

  (梨樹文學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