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之光,行空中的天馬文字(吾道不孤)

作者:吳念真
說來是慚愧!爲了目的,有點想方設法,近於不擇手段的達成目標,走在灰色地帶的邊緣。

  從魔俠圖錄開始,幾乎都是依靠現代技術,即使個人並不崇拜科學家,個人不太相信物質的進化會帶來高級的文化及思想。

  將近兩百章都是圓自己少年時所知道的人物,那時候自己覺得及感到心靈很苦悶及孤獨,因此從人物傳記上看到不只我一個人有如此的心緒及生命。

  從他們的心靈及過程上,從此我知道了一些東西,尤其“精神”,一股千萬人擋在前面,都無妨的精神。

  這兩百章,幾乎網路上都找得到的人物,我留下來自己的書裏,順便悼念那永遠不會回來的青春記憶,永遠不會回來的年少時光。

  所以我常說我的書可以不用看,即使此書包括過去所有個人的生命過程,很私人但沒有什麼不可說的、沒有什麼不可寫的,只是要不要說、想不想寫而已。

  不合羣的書,不合羣的人(心靈),還是非常謝謝【吾道不孤】!

  一個知己勝過沒有知己,一個讀者勝過零讀者,縱然什麼都沒有,都還有一堆人物與你一起曾經活在這世界上。

  獨行,非獨行,孤獨,非真正的孤獨,因爲前面的人,都體會過人生百態,而超越,是一種態度(態勢),即使能力不足,都算盡情了。

  晚記─湊也要湊出個大神之光,耗了六個月,目的達到了,只剩十一月全勤一次看看。

  第一次寫網文書,突然動筆,連送審的大綱都是別人寫的,才知道老子實在沒太多時間寫,哈哈!

  硬是去完成一個課業般的成果,反正我一開始就不希望有太多讀者,因爲我這本書許多都是真實的,尤其每個女孩子幾乎都是有其人的。若被她們通通知道我是如此花心過風流過,那百年功,一朝盡毀了。

  所以唉其實也沒差了。因爲她們大多嫁人或失蹤了,不聯了。這本書什麼都寫,所以常常惹到路人不懂就跑來說3道4的,這是唯一出我意料的,我以爲自由很美,抒寫是一種真正的自由,如同書名天馬行空,然而我錯了,忘記中小學生很多,哈哈!連許多大學生及成人都不明白寫文的自由及寬廣了,侷限思維者一大堆,畫地自限,我實在沒辦法說小朋友了,也許世界是牢籠的原因就是如此了。

  不說了,先看書去。

  世界自有它的規則,人也有它的規矩,但大家心知道,如果實力強者,你夠強,那麼你可以無視這些規則及規矩;如果你不需要世界不需要人的眼光,你的勇氣及智慧足夠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你自己,那麼跳出芸芸衆生的是你;那是你擁有的獨道眼光。

  …

  小說新人獎決審意見與新人共勉─朱天心

  近年每看新人獎,尤以歷史最久的聯文新人獎和獎金最鉅、資格限定最嚴(高中生,這不是新人什麼是)的臺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總有一種愈益複雜微妙的心緒在拉扯着。

  我一向把看新人獎作品當作是我評審工作中的紅利,一可藉此瞭解則個這些對文學尚有興趣的年輕族裔們看到什麼想什麼,二可呼吸一口應該未被馴服、野野的新鮮空氣。

  但,失望的時候多。

  每讀到那心很大,眼睛看向遠方、甚至棄現實不顧自行創造一平行世界的作品,心裏就忍不住嘀咕,怎不把目光調向自身周遭,沒有那盯牢現實處境的紮實基本功,創作長路所需的續航力如何可能?

  反之,看到那不厭自身鎖屑、小情小緒、小恩小義的作品,又不住在心底吶喊,拜託擡起頭來看看別人看看外頭世界有多大、對既成的眼下現實能否別如此乖順擁護,能否勇敢些,對這現實抵抗、叛逆、角力……

  對新手,該如此求備嗎?或不合理甚至蠻橫的要求了兩條並不相容只能擇一的路徑?

  多年來經驗告訴我,這不僅不背反,甚至是該早早做、同時做的兩件事。對無一刻一時一處不置身在現實(無間地獄?)的我們,再不滿意再討厭它,都得逼視它、理解它,知其強大不可撼動、知其叫人無奈處,唯其如此,知你對手或敵人的優勢短處纔好下手不是?才能歷史的(看遠)結構的(以自己心中的黃金國度參照之對抗之)來面對現實的處境。

  對我而言,這兩種努力都重要極了,沒有了後者,書寫將只是流水帳,再華美也就只是工匠技藝,沒有了前者,書寫將只是一場「小樓自成一統、哪管春夏和秋冬」與現實無涉的空言。

  這兩種無可取捨的努力難嗎?年既長,我以爲後者要難多了,你得調度準備的得多多了,像修行一樣一刻不鬆手那短時間內看來無明顯路用甚至會妨礙與現實相處的價值、信念、知識。

  非得取捨,二者有高下嗎?求仁得仁罷了,若不想讓自己的認真書寫流於一場街頭賣藝或只成就技藝美學,那後者的努力無疑是重要且有效的。我在我崇敬喜愛的作家身影裏看到,是故我也努力於此,並樂於以此與新人同行們共勉。

  小說新人獎決審意見、一場神祕的儀式─郭強生

  文學獎的稿子送到手上,明知十幾萬的小字可能又要讓自己眼痠頸僵,但是每一次拆封時,手上捧着那一迭決審入選作品,我一樣不改興奮與迫不及待的心情。

  像是收到了一份禮物。

  哪一篇作品,這次會讓我在擁擠卻又冰冷的地球上又有了「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會心歡喜?同時想到這批作品是從三、四百篇投稿中,經過初複審嚴格的討論與淘汰而終於過關斬將到了這一關,哪能讓我不心生等待禮物揭曉的好奇難耐?

  比起諸多其它的文字閱讀,「決審入圍作品」總有強大的召喚力讓我欣然走進這場化裝舞會。(匿名的,好刺激……)

  但不論是興沖沖或是悠悠哉,都不是一個評審應該有的情緒。過度的期待會讓人變得嚴苛而不免失望,太輕鬆又會讓人變得遲鈍而善心大發(是真實故事嗎好可憐……這麼費心雕琢好渴望得獎唉也算有用心……)。

  要等到整個身心狀況優良的那一日,沒有任何雜務,神清氣爽,把沙發椅墊調整到最舒適的角度,把燈光開到足夠的強度,取下眼鏡(這就叫老花),裸眼赤心地,進入審稿狀態……

  翻過最後一篇作品的最後一頁,審稿工作結束。

  總是心情起伏激動到不能入睡,牀上翻來覆去一陣又回到桌前扭開燈,把自己看中(看重)的幾篇又翻一遍。接下來一週時間,不時就在心裏模擬着,到了決審大會當天,在其他「業界高手」的衆委員面前要如何發言爲這幾篇拉票。

  習慣上,做完了這些手續,我在決審會議前一週就不再碰那些稿子,直到前一天晚上纔再拿出來讀一遍,以防自己真的萬一看走了眼,隔了一週突然發現物是人非(好在這種情形我至今還沒遇到過)。

  然後次日,來到決審會議現場,第一輪投票,開票,開始委員們發言(其實更像是攻防),我手中的一枝筆開始匆忙做筆記,準備下一次的發言:不是不是,你們沒有看出來其實作者在這裏想要說的是……

  我真的覺得我們的國會應該派人來觀摩我們文學獎會議的程序,看看我們的發言如何節制理性,沒有協商交換,三輪投不出結果就投第四輪,沒有話說。自己再怎麼不捨其中某篇,最後一定會尊重多數決,沒有人掀桌說不玩了。

  雖然多數決不是完美的法則,但是因爲過程透明公開,委員們的發言與投票紀錄都會被檢驗,所以,在宣佈首獎得獎者是……的那一刻,至少我會很驕傲地鼓掌,爲得獎者也爲自己——我們都打了漂亮的一仗。

  今年也是如此。

  而我爲什麼在這裏不談作品,而要解說我的工作過程呢?因爲對我來說,這個過程具有一種儀式性。

  《文學——不管創作、閱讀或評論——就是信者恆信的一種神祕儀式啊!》

  決審不是在分配獎金與名次,他們更重要的工作是應證了這樣的儀式經驗。幾個人坐在這裏,向文學的複雜性與完美的可能,坦露出自己類似虔誠的純粹與堅持。

  只是有時候他們的身份是評審,而絕大多數的時候,他們都只是認真的讀者而已。

  即使沒有形式上的一場評審討論,文學創作與閱讀的神祕儀式仍然時時刻刻在進行中,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們還在讀珍、奧斯汀與卡夫卡,爲什麼讀完之後我們總有那麼多話想要說,企圖把想說的話能說得有道理,更藉此希望聽到別人又是什麼看法。

  我想,這也是爲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仍想要創作文學的道理就在此。

  那麼,讓一切就從相信開始吧。心誠則靈,寫作也是。

  (梨樹文學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